“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堪为千古教子明训。然而孟母究竟为什么要三次搬迁,真实的原因是啥?笔者和大多数人一样是说不清楚的,今翻阅资料显示确有具体的原因,不妨借助一说,看看个中原委,究竟是怎么个说道?
第一次迁居:孟子名軻,俗称亚圣,也是仅继于孔子之后的圣人。圣人是人们的敬称,圣人也是人,人的天性是一样的,小孩子时大都顽皮,小孟轲也不例外。天性顽皮好动,板不住坐冷板凳刻苦学习。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有时说教不管用,就又打又骂,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近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子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这就是第一次择邻。《三字经》所谓“昔孟母,择邻处。”概缘此说。
第二次搬迁又是为啥?住上新居,孩子该安心学习了吧?可是小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去河边洗衣服,让孩子自己在家读书,回来时小孟軻又脚底板抹油,遛了。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同龄小孩子,他会到哪里去呢?听到附近一家有叮叮当当的响动,循声而去,见院子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位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抡锤打铁,火星飞溅。小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当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见状,孟母心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还得找个合适的地方搬家。于是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读书了吧。这便是为了孩子第二次迁居了。以愚之今见,这那里是选择环境,相反恰恰是躲避呀!
第三次搬迁又为啥?令孟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异年清明节到了,坟地里人来人往,火爆的不同寻常。小孟轲又遛了出去,看个热闹。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看在眼里,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木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这才拽着手把他拉回家来。孟母无奈不得不盘算着第三次搬迁了。
鉴于前两次的不妥,这次找到一个隔壁是一所学堂的房子,有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先生,教着一群年龄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都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读书。拖腔拖调的声音,有点像唱歌,调皮的孟轲觉得好玩,也摇头晃脑地跟着念。孟母见状,心里高兴,以为儿子喜欢上了念书。没有钱交给先生,干脆就把家里很久都舍不得吃的两条干肉当束脩,小孟轲也就算入学了。
可是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很伤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母亲问他:“你这些天书读得怎么样?”孟轲说:“还不错。”孟母一听,气急了,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逃了学,还有脸撒谎骗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织布为了什么?”说着,揪着小孟軻的耳朵,拖到织布机前,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小孟軻吓得愣住了,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厉声说:“你贪玩逃学不好好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才”。这就是《三字经》说的“子不学,断机杼。”“幼不学,老何为?”来历。
在母亲的严词与坚决态度面前,小孟軻震撼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地读书,再加上他的天资聪慧,后经孔子的孙子子思严格教诲,终成大器,著有《孟子上·下卷》一书,即“四书五经”中“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一部分。后世称之为“亚圣”。儒家思想的传承人。
古今大都赞成并颂扬孟母的“三迁”之举,力求让小孩子近朱者赤,避免近墨者黑。所以这教子故事流传甚广,堪为佳话。
其实呢,教育历来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完成的,社会环境不可忽视。但按今天的社会环境,聚集的人群,又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构成了小区,网格,高楼林立,居住环境几乎是难以选择的,而只能是人们去适应。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择校!可谓“孟母三迁”的新版本。这或许就是社会前进,一切进步了。不管怎么说,诚如《大实话》说的“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名人都说:教育兴国。科学强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是百年大计呀!永远不变的真理。
作者/苑枫图/网络
#读书随笔#
感谢浏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