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走过一段人生。
往常,提到这部电影,人们会联想到凄美、爱念。但是今天,我想来谈谈影片导演蒂姆伯顿的童年创伤和影片中真正体现悲剧的精神内核,希望也能让你们回想起童年的创伤,并且治愈它。
蒂姆伯顿的童年创伤
1.父母冷漠,将蒂姆伯顿关在房间中,甚至钉上窗户。
2.从小就是边缘人物,老师不喜欢他
3.没有朋友,也没有契机交到好朋友
4.不被女孩喜欢
小时候蒂姆波顿被父母关在家中,后来送到祖母家。
在成长过程中他没有朋友,不被重视,甚至也没体验过爱情的滋味。
小时候的蒂姆波顿头发乱糟糟的,身材很瘦,没有什么值得人注意的地方,甚至还像爱德华一样木讷。
而这些特点,最后伴随着他一直长大,给他的心里也留下了不少的创伤。蒂姆波顿和哥特式风格的连接就是从小时候开始的。
说回到影片,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试听风格的强烈反差,其实这种撕裂感就是蒂姆波顿矛盾内心的外化表现。哥特式风格像是他的习惯,也像是他阴冷的生活经历。而彩色的,是他对于信仰的热爱,充满童真的期待。
从小到大被贴标签的蒂姆波顿,也因此在影片中添加了许多讽刺性地设置。穿着正常的人总是多数心术不正,那些边缘人物和丑陋的怪物才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存在。
最后为什么说这部电影真正精神内核是悲剧呢?其实不光因为男女主角没在一起,还是因为三个原因:
整部影片从爱德华的愿望(融入小镇、保护金)开始,结局也是以两个愿望破灭为终。
2.对于爱德华来说,永恒的生命,让他永世孤独。
3.爱德华的心灵也是孤独的,虽说他和金的故事很凄美,但是仔细看来,其实金从来没有了解过爱德华的内心,也从来没想过了解。(城堡就像是爱德华的意象,金只在最后分别的时候被迫进去过,此后再也没有第二次。)
这是一个看起来哥特的童话,更是一个看起来很童话的纯正悲剧。
蒂姆波顿之所以用这样的悲剧内核和视听语言,本质上是因为他内心有向往,但是却潜意识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幸福,这就是童年创伤带来的影响。
你是否发现自己在某一个层面或者领域对外界的反应异常强烈或者敏感?也许你是抗拒、也许你是易怒……总之这可能都是隐藏起来的创伤。
其实治愈创伤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它,感受情绪来来去去,然后逐渐去化解它们,疗愈自己。
如果我们细细观察自己,去爱自己,我们可能也会发现自己有和蒂姆波顿一样的创伤。(总是不去描述美满的家庭、故事总是以遗憾收场、故事中鲜少有友情、主角性格相似……)
这篇文章想要和大家探讨剧情,也是希望能够让看到文章的你们,观察自己,疗愈自己。
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