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不仅仅有真枪实弹的惨烈厮杀,还有战火硝烟之外的心理较量,这就是战争中的心理攻势。在这一方面我*自土地革命时期就掌握了十分成熟的心理宣传策略。特别在朝鲜战争中,我*在俘虏宣教方面的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也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治宣传员。
我们这次要讲的主角就是活跃在战场一线的优秀*治宣传员——刘禄曾。
投笔从戎,毅然赴朝
年12月刘禄曾出生在上海的名门望族,祖父刘秉章是满清的四川总督,大学时很顺利地考上了东吴大学法学院,可是这优渥的家庭背景有时候反而成了累赘,由于祖父的成分问题,刘禄曾想加入解放*文工团的念头被打消了。
刘禄曾只好在东吴大学工作,但是内心想当兵的愿望从未忘怀。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方便翻译敌*的各种情报和文件,更好地和敌*俘虏沟通,当时各大高校紧急号召在读的英语系大学生赴朝鲜参战。
或许是天赋和兴趣使然,刘禄曾虽然不是英语系,却能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而且当兵也是自己一直的理想,于是主动报名参加,投笔从戎。
刘禄曾被编为 第九兵团*治部敌工部做英语翻译。
时隔多年后,刘禄曾依然能够清晰地记得当年跟随队伍 的场景:
“一个滴水成冰的夜晚,我随大队 。行进在朝鲜国土上,阵阵硝烟扑鼻,遍野火光耀眼,脚下一片瓦砾……”。
面对极其恶劣的战地环境,刘禄曾没有半点骄矜的大小姐作风,而是和队伍们一起同甘共苦。她和上海同行的伙伴一起在先头部队的防空洞里睡过,那里没有席子,连一根稻草也没有,就这样躺在冰冷的地上,半夜不知道被冻醒几次。但是刘禄曾都毫无怨言,因为她心怀的是祖国。
不过,战场毕竟是惨烈的,敌*的飞机在天空中隆隆的呼啸声,炮弹落到山头上瞬间爆裂开来,战士们瞬间被炸的血肉模糊……这种如人间炼狱一般的场景吓得刘禄曾发抖。
行*和打仗是要克服很多艰苦的,在朝鲜寒冷的冬天,有时候要走上一整天,走到宿营地的时候,脱下鞋往往是袜子和脚上破掉的水泡黏在一起;战地里遇到没有燃料的时候只能生吃食物,包括难啃的生玉米。
刘禄曾还要和部队的其他同志一起去山上砍柴,每次下山后都要背几十斤重的木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战地环境下,锤炼了刘禄曾顽强的品格,同时还有强健的体魄,如果以前的刘禄曾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女大学生的话,现在的她已经一名合格的 战士。
战地夜莺
刘禄曾的工作是十分繁重的,不仅要翻译敌*的*事情报和文件,还要参与审讯敌*俘虏,监听敌*电台,这些都需要熟悉专业的*事英语,而刘禄曾的日常英语就不够用了,所以她还需要恶补*事英语。
刘禄曾学习是十分努力的,她先从缴获的美**事用品和宣传品开始翻译,连缴获的美*枪械和*刀上面的刻字都不放过,遇到不懂的词汇就去查阅资料,不多久就积累了本厚厚的笔记。就这样,刘禄曾成功地掌握了美*的*事术语。
在*治部从事翻译工作虽然繁杂而艰巨,至少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刘禄曾还肩负着一个重要而危险的工作,就是要到战争最激烈的前沿阵地,用简单的掩体构筑一个“对敌广播台”。
“对敌广播台”在*事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通过敌*熟悉的音乐辅以广播员煽动的配词达到瓦解敌方*心的效果。这也是我*的拿手好戏,在解放战争中,国民**队在解放*的广播宣传攻势下投降的达几十万;在二战中,德*有用英语广播员使同盟*丧失斗志的成功案例,比如著名的“柏林莎莉,”被美*当做梦中情人。
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我*需要一名精通英语的战士,到前线用广播对敌人开展*治攻势,刘禄曾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去战火前沿做*治宣传。
虽然不是和敌人直接打仗,但是要穿越一层又一层的炮火封锁线,这是一条有生命危险的死亡之路,因为每隔7分钟美*就要这条战线上倾泻几排炮弹。
和刘禄曾同行的是几名运输兵,他们在这片开阔地上猫着腰前行,炸弹如同暴雨般狂泄而下,在地面上瞬间留下了十几个巨坑,轰炸声刚停,只听哨兵一声“快跑,”刘禄曾背着十多斤的行李一步不停地跳到前方的交通壕里,就这样,利用美*炮火投放的间隙,刘禄曾一行终于有惊无险地到达了离敌人不过几百米的坑道里。
在坑道里的数百名士兵中,刘禄曾是唯一的女战士。
坑道的生活更加艰苦,空气十分浑浊不说,几百人只有一个厕所,这对女同志来说是更加不便的,坑道里的三个炮弹箱就是刘禄曾的地盘,吃、住、工作都在这个狭小的地方上完成。而且还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只要有一发炮弹落到坑道里,里面的战士包括刘禄曾在内,都会全部牺牲。
刘禄曾的工作条件也十分简陋,只有一个扩音喇叭和扩音话筒。她每天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广播向美*宣传我*是正义之师,是不可战胜的,美*是侵略者,必定失败的主题。
刘禄曾深谙*治宣传的精髓,她意识到单靠这些教条式的宣传很难从深处瓦解敌*斗志的,就在广播的间隙时,播放一些美国流行歌曲。
奉行享乐主义的美国大兵,本来就对枯燥且危险的战争并没有多大的积极性,听到自己国家的当红歌曲和爵士乐后,厌战情绪就更强烈了。刘禄曾觉得还不够,她特地在圣诞节当天晚上,专门为美*播放了一系列西方圣诞音乐,使美*的心理防线进一步瓦解。
时间一长,美*为了听到这些音乐,还特地跑到坑道对面去听,由于刘禄曾的声线甜美宛如夜莺轻啼,美*还给她取了个外号:“战地夜莺”。
原本美*十分反感 的战地广播,巴不得用炮弹炸平。听了刘禄曾的广播之后,美*越来越依赖刘禄曾的广播,甚至还不愿意去破坏,毕竟这是他们苦闷战地生活里唯一的乐趣了。
年,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刘禄曾用满怀感情地用英语向美*传达了这一讯息。
最让美*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原本以为 坑道传出的广播应该是录音机,直到见到刘禄曾后才知道,原来在这如此接近死亡的地方居然真的有名女性在这边亲自播报,对这位中国姑娘又多了一份敬佩
多年后偶遇战俘
年中美建交前夕,已经是国旅南京分社经理的刘禄曾跟随吴贻芳到美国考察,一天他们在纽约的一家餐厅吃饭,刘禄发现有个中年美国男子总是在看他,她疑惑着,这时这个人来到她餐桌面前,对她说:“这位女士,看你好面熟啊,你是不是姓刘?”刘禄曾说:“是”。这名美国人惊讶地回答道:“我是伯特纳,是当年抗美援朝的战俘,被你审讯过呢”。
此时虽然距离朝鲜战过去了26年,但是,回忆起当年审讯战俘的那一幕幕,刘禄曾都清晰地记得。
作为审讯员,刘禄曾遇到的麻烦很多。首先是审讯的大多数是人高马大的美*俘虏,一向嚣张跋扈的他们,看到审讯自己的是一个娇弱的小姑娘,刘禄曾在气势上就输了。
为了增强自己的气势,刘禄曾就在声音方面刻意加粗了嗓门,为此她还特地每天早上起床后,对着墙壁练习自己的声线,直到自己的声线练得和配音演员那样可以在几种声线中转换。如果接手的是气焰嚣张的俘虏就用比较粗的声线和严厉的语调,接手的是情绪低落的俘虏就用甜美的声线和温柔的语调。
对性格不同的俘虏,刘禄曾会灵活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巧妙突破。
有一次面对的是一个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的美国飞行员,看到刘禄曾一点都不怕,还嘲讽说她是小孩子,刘禄曾先严厉地训斥了一番,接着就故意把他和南朝鲜的战俘关在一起,还取消一切例常优待,在美国人眼里是看不起南朝鲜人的,因为他们眼里这个国家是依靠美*才存在的。
和南朝鲜士兵关在一起在美国飞行员看来是十分耻辱的一件事情,刘禄曾就是想告诉他,你和南朝鲜一样都是败*之将,没什么可神气的。
这种做法受到了奇效,几天后,那名飞行员主动跟刘禄曾道歉说:“刘*官,对不起,前几天是我态度不好,请不要把我和南韩士兵关在一起,我愿意配合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面对的是黑人俘虏,刘禄曾就会用会抓住美国的种族歧视*策,利用美国的国内矛盾作为突破口激化黑人,让他去帮助自己去监视白人。
有次一个美国兵面对审讯一直哭个不停,这时刘禄曾就会给她普及 的俘虏优待*策,她试着用言语去启发他:“你为什么要离开自己温暖的家,来到太平洋的这边,破坏别人的家庭?”这名美国兵自己知道自己理亏,所以就很快交代了问题。
不过,在刘禄曾的审讯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伯特纳。
在审讯中,刘禄曾了解到伯特纳这个人和其他参战的美国士兵不一样,在参战之前,伯特纳是纽约一家餐厅的一名洗碗工,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喜欢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后来伯特纳的胆子越来越大,想玩把大的,终于因入室抢劫而入狱。
当时恰逢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方就打算“废物利用”,跟他说只要要能够去参*,就可以免去牢狱之灾。伯特纳不想放弃将功补过的好机会,于是入伍加入朝鲜战争。面对刘禄曾的循循善诱,伯特纳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
伯特纳就和刘禄曾倾诉自己的困惑,他说自己意志消沉,对未来的生活没有一点兴趣,只想有一天过一天地度过余生。为了消除伯特纳厌世情绪,刘禄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了一番励志的话,让伯特纳领悟到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对抗虚无。
让伯特纳彻底信服的是刘禄曾对自己的照顾,让他感到了温暖。
加入战俘营不久,伯特纳突然高烧不退,刘禄曾知道后立刻安排*医给她看病,当夜还叫人开车送他回去。
伯特纳的病刚好不久,有个小战士用剪刀剪他的络腮胡把玩,刘禄曾立刻制止了中国小战士的行为,她还教育这名小战士,对待任何俘虏都要优待。
这件事让伯特纳印象深刻,因为在他看来。这个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中国人,对待自己比美国白人要好得多。
26年后偶遇刘禄曾时,伯特纳已经是高级餐厅老板了,伯特纳知道自己有如今的成就和当年刘禄曾的点拨有很大关系,所以在餐桌上和昔日恩人交谈的时候,多次对刘禄曾表达了感激之情。
正是刘禄曾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治宣传能力使得在朝鲜战争中赢得了敌我双方共同的尊重,她就是在朝鲜半岛上绽放的一朵传奇的铿锵玫瑰,她的传奇永远不会消逝,也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