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最近几天横扫朋友圈的关于新型肺炎的新闻,我们小家庭对此的应对:
1:取消了过年回老家的计划,避免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2:勤洗手,进门必洗手;
3:每天保证开窗通风的时间;
4: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多休息,饮食尽量丰富但清淡;
5:出门戴口罩。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宅”在家里过个平安年。今天我们分享一些提高过年仪式感的建议,大家宅家里也可以也过个仪式感满满的春节。
记忆中孩提时,春节是一年之中最令人期待的节日。
着新衣,换新鞋,守旧岁,压岁钱,燃烟花....每一件都仪式感满满。
除此之外,打小毛笔字写得还行的我,包揽了家里每年春节的对联和福字,赢得左邻右舍不少夸赞,极大地满足了我少时的虚荣心。
呵,那时的年味,真浓,跨越二十年的时空,似乎还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喜悦。
这二十年来,经济驰骋,国富家强,城市化进程加快,物质的极大丰富,让人们不断地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蕴含着极为深邃的文化内涵。搭上21世纪经济与科技快车的下一代,更需要溯本追源的保护传统,作为父母的我们,怎么和孩子一起让年味重新浓起来呢?
我整理了这些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和孩子一起欢欢喜喜迎鼠年吧!
剪窗花
窗花是中国最古老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之一。现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操作性极强,红纸,剪刀,胶水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起来了。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学习剪纸相关知识。
当然,好的窗花作品需要深厚的技艺,不过剪纸我小时候也玩过,是一项丰俭由人的活计。简简单单也能出花,不用担心孩子没有技艺,简单也有简单的玩法。
包饺子
包饺子虽然似乎是北方的保留节目,但是我们家南方的也一直保持着在春节前包饺子的家庭习惯。不为别的,就为一家人一起动手包的热乎劲儿。
孩子不会包不要紧,面团除了饺子之外,还可以当橡皮泥玩,最重要的是一家人一起买料,剁馅儿,和面,包的乐趣,不是吗?
写对联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和孩子一起写对联是绝佳的给孩子普及中华语言文字魅力和笔墨纸砚文化的机会。
图片来源:*磊微博
适合大一点的孩子,小一点的孩子也可以看着大人写,慢慢培养起来。
做灯笼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
手工做灯笼,难度略大。适合DIY进阶版的孩子,可以利用的材料和灯的款式非常多,想象和可操作空间非常大。
如果是入门的家庭,可以爸爸妈妈先做攻略,结合家里已有的材料,如废弃包装盒、快递盒,然后查找一些简单易上手的款式,简单款先做起来。
一方面全家一起动增加了年味,一方面废物再利用,两全其美,善哉!
纪录片
全家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看电视也是不错的选择,除了春晚还可以看看纪录片。
春节纪录片我推荐《中国春节》,BBC出品。
这部片子从摄像、音乐、剪辑到解说无一不美,既能带来视觉盛宴,又能捕捉人世的至情至美,跟着一对老外,见识北方南方各种年俗,强烈安利。
春运(回家),全家福,北京站红帽子,冬泳,哈尔滨的冰雕城堡,北京郊区的打树花,广州回乡的摩托大*(姜粥),本命年(穿红),云南金丝猴(傈僳族)。
印象最深的是打树花,那种美丽比烟花更动人。
这里,我也收集了很多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