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飞机和飞艇崛起,尤其是飞机,一开始大部分人都不看好这些用轻木和帆布建造的飞行器,认为它也就搞搞空中侦察什么的,不过当飞行员把机枪、炸弹也带上天之后,地面上的人就再也笑不出来了,于是想方设法阻挡这些飞机。
除了发展战斗机、防空炮进行主动防御之外,当时人们还提出了静态防御武器,也就是防空气球。防空气球主要是依靠气球下方长长的系留钢丝绳威胁飞机,并且相邻的气球之间还可以横向拉钢丝绳,形成渔网状的空中防御网。
这些钢丝网别看弱不禁风,部署密度似乎也不够高,飞机很容易穿过,实际上气球在风的吹拂下摆动,钢丝绳也在摇晃,飞行员一边驾驶飞机一边观察地面炮火、空中威胁等,其实有不小的概率撞上钢丝绳,这种情况可能就跟新手学开车差不多,越想避开障碍物就越可能顶上去。
这些钢丝绳对飞机拥有很大的威胁,它们甚至能像锋利的刀子一样直接割进机体,就算没有也相当于狠狠地撞了飞机以下,影响飞行姿态,钢丝绳也有可能被螺旋桨缠住,如果直接撞上气球本身可能就更糟糕了。
飞机对这些防空气球颇为无奈,因为这些气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一经部署就能不吃不喝24小时在岗,在发起空袭的时候要么绕开这些气球错失目标,要么凭技术冒险穿过它们。直接用机枪扫射这些气球只是徒劳,因为以飞机的扫射效率很难短时间里清理出足够大的区域,而在目标上空呆的时间越久,被击落的概率也就越大。
与这些防空气球相似的就是锚雷,锚雷是一种靠锚固定在一定水域深度的爆炸物,可以威胁往来的船只,它不直接浮于水面的特性让它更具威胁。人们为了应对锚雷的威胁,开发出了切割锚雷固定钢丝绳的办法,大体上就是让扫雷艇拖着一条没入水中一定深度的钢丝绳前进,这条横向的钢丝绳在遇到垂直的锚雷固定钢丝绳就会碰撞在一起,随着力量的加大就会将后者割断,这样锚雷就会浮上水面,人们再想办法处理鱼雷。
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历史上人们确实用这个方法清除了不少锚雷,需要指出的是锚雷使用的固定用钢丝绳并不是非常的粗壮,这需要和雷体本身的浮力等参数相匹配,不然钢丝绳太重了直接把鱼雷坠入海底。
不知道是不是从海*那得到的启发,空*也想到了用切割的方法清除防空气球,假如给飞机配上可以提前割断或向两边拨开系留绳的设备,飞机就可以在防空气球面前畅通无阻。
图-2中型轰炸机是苏*在年开始使用的一种机型,作为一种双发飞机战术轰炸机,该机在实战中被证明非常的有效,很快成为苏*重要的轰炸机型。
苏联也在图-2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尝试,其中有一种被称为图-2Paravan的就是一种安装了系留绳切割设备的飞机。为了提前隔断绳索,设计师在机鼻的地方安装了一只突出6米的圆锥体,这个锥体顶端向两侧机翼横拉钢丝绳,机鼻和机翼结构都得到强化,尽可能让钢丝绳绷得紧紧的且经得起碰撞。
这样设计的结构,可以让飞机直接撞向防空气球的系留缆绳,不过如海上扫雷那样直接割断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受力不同,但是它倾斜的钢丝绳可以让系留绳滑向飞机的两侧,这样同样可以让飞机主体避开绳索的威胁。
图-2Paravan生产了2架,并且在年9月进行了飞行试验,实验证明增加的结构对飞机的飞行性能影响不大,机头增加的重量需要在机尾增加千克重量进行配平。不过对于切割或者拨开防空气球系留缆绳却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这种结局应该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防空气球在二战的前中期都很常见,例如英*偷袭塔兰托*港的时候,就是趁恶劣天气摧毁了港口防空气球时发起,而在伦敦大轰炸、莫斯科保卫战中,城市守*都大量使用了防空气球。在二战后期,随着资源消耗和航空技术进步等原因,防空气球在主战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这种静态防御武器似乎正在走入坟墓。
其实不止苏*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同时期的德*也在部分飞机上安装了此类设备,不过德*安装的不仅有钢丝,还有类似于刀片的切割器,这种设备能提高切割的效率。
不管如何,增加这些设备都会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加上空战的技术变化,人们逐步放弃防空气球,这些装在飞机身上的累赘也就没有存在必要。但是它就完全消失了吗?显然没有,今天的直升机保留了电缆切割器,其实就是一个剪刀状的结构,在飞机撞上电线等障碍物时,电线会滑向切割器V字型切口处,在速度的作用下能轻松切断电线,虽然它和切断防空气球系留绳完全不同,不过也算是一种技术延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