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会对张仲景这些有同感。“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
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胆石症为在胆囊或者胆管形成结石之疾患。其症状特征为上腹部发作性急剧疼痛,但也有不发作而仅表现在右上腹部钝痛与重压感者。疼痛发作之后也有出现*疸的情况。胆石症多并发有胆囊炎。
急性炎症时可岀现高热,右上腹部疼痛,或岀现*疸;成为慢性者则可见持续低热,有时也岀现疼痛。
治疗可使用以下处方:
大柴胡汤(《伤寒论》《金匮要略》)处方:柴胡、半夏、生姜、*芩、大枣、芍药、枳实、大*
胆石症多出现右胸胁苦满,也往往有便秘,属实证者居多,临床最常使用大柴胡汤。对无剧痛发作者也可持续服用,有排除胆石之效。对摘除胆囊后在胆管又发生结石引起疝痛发作者也可使用本方。
病例治验
1.用大柴胡汤去大*治愈胆石之诸症状XXX女性61岁3年前发现患有胆石症。主诉有肩周炎,腹胀满,失眠,咳嗽,咯痰等症。食欲、大便正常。并时有心动悸、喘息发生,曾被诊断为高血住及动脉硬化。余诊之,脉沉实,右季肋部有抵抗及压痛,舌苔白,血压/毫米汞柱。给予大柴胡汤去大*,服药15日后,诸症状好转,血压降至/70臺米汞柱。此后服用1年半而右季肋部之抵抗压痛消失,血压稳定。
柴胡桂枝汤(《伤寒论》)处方:柴胡、半夏、桂枝、芍药、*芩、人参、大枣、甘草、生姜
胆石症在无便秘,胸胁苦满不明显,腹直肌紧张时可用此方。胆囊炎也可用之。
小柴胡汤(《伤寒论》)处方:柴胡、半夏、生姜、生姜、*芩、大枣、人参、甘草
慢性胆囊炎久迁延不愈,症见发热,右胸下有钝痛时可用本方。高热、咽喉干渴甚剧者加生石膏。
大*附子汤处方:大*、附子、细辛
此方用于胆石症疝痛发作,症见右季肋下部突起而疼痛,可顿服。
四逆散(《伤寒论》)处方: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此方可用于无便秘而疼痛较甚以及胸胁苦满,季肋下腹直肌拘挛、手足冷、疳热者。
清热解郁汤(《万病回春》)处方:山栀子、苍术、川芎、陈皮、生姜、香附子、枳实、*连、甘草、生姜
此方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体力尚佳,舌干燥,有*苔,可见脉腹均为紧张状态,上腹部有压痛者。此方用于心下部及右上腹之疼痛。对胆石症与胆囊炎不适应柴胡剂者,用之有效。按:栀子厚朴汤、枳术丸加减方。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处方:芍药、甘草
此方可用于疝痛发作期,有松解肌肉紧张,缓解疼痛之效果。
芍甘*辛附汤(吉益南涯方)处方:芍药、甘草、大*、细辛、附子
此方用于胆囊及胆道疾患症状不甚剧而迁延不愈者,以体质中等,胁下稍痛、发热等为适应症。按:大*附子细辛汤与芍药甘草汤合方。
解劳散(《杨氏家藏方》)处方:柴胡、芍药、鳖甲、茯苓、大枣、枳实、甘草、生姜、
此方用于比大柴胡汤与柴胡桂枝汤证之体力衰弱者,对心下部与整个胸胁硬而紧张,可触到硬结,疼痛彻背者适应。按:大柴胡汤加减方。
良枳汤(《治疗大要》)处方:茯苓、半夏、桂枝、大枣、枳实、甘草、良姜
此方可用于病程久之虚证,有脉软弱,腹壁薄、弛缓者。按:二陈汤与苓桂剂加减方。
按:有是证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千万不要以西医病名用中药。这样的归类,是因为胆囊炎、胆石症常有这些症候群,所以把这些东西列出来供参考。
辨证必须辨到某某汤证上,才能够处方用药,望闻问切是采集信息的途径。西医看病也需要“症候群”来作为诊断依据,也需要辅助检查呀!临床上是否有效果,主要是熟悉掌握方剂适应症。
我经常用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伴胆石症。其中一位是原单位单位的同事,以前每年要发作好几次,用大柴胡汤治愈后已经有几年没有听到她说再发了。
医案转载1:刘渡舟柴胡排石汤治疗胁痛(胆结石)医案经验
姜XX,男,36岁。年2月15日初诊。右胁痛有半年之久,近一个月加重,疼痛如针刺,连及右侧肩背。身有微热、小便深*、大便溏。B超检查提示:“肝胆管泥沙样结石”。舌苔白腻,脉弦。证属肝胆湿热郁结,疏泄不利所致。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刘老以自拟“柴胡排石汤”治疗:柴胡18g、*芩10g、大金钱草30g、虎杖16g、海金沙10g、鸡内金10g、川楝子10g、延胡10g、鱼腥草15g、片姜*10g、茵陈15g、白芍16g、刘寄奴10g服药七剂,症状明显减轻。续服至一个半月后,B超检查结石已除。
医案转载2:小柴胡汤、四逆散合方治疗胆囊炎
陈某某,女,46岁,年9月23日初诊。右胁腹胀痛1年余,痛甚可牵引右肩背疼痛,胸闷纳呆,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脉细弦。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证属肝胆气滞,湿热内蕴,治以疏利肝胆,清利湿热。方用小柴胡汤、四逆散合方加减:柴胡15g,*芩12g,半夏10g,*参12g,枳壳10g,郁金6g,金钱草60g,白芍10g,甘草3g.3剂后症状好转,守原方治疗6剂,诸症痊愈。B超复查肝胆正常7按:胆囊炎胁腹疼痛属于中医胁痛范畴。肝胆气滞,失于条达,阻于胁络,故胁腹胀痛。邪在少阳,故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脉细弦。证属肝胆气滞,湿热蕴阻,故用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减,以疏利肝胆,清利湿热而获效。
医案转载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
张某,男,33岁,年8月20日初诊患者主诉8个月以来右胁腹胀痛反复发作8个月,加重10天。患者8个月以来右胁痛经西药治疗,病情反复,时轻时重,但右胁疼痛终未根治。10天前因家庭纠纷,再加上多吃油腻食物,致病情加重。经某医治未能缓解,前来求诊。刻诊:右胁下胀痛,牵引右肩背疼痛,餐后上腹饱胀,多进油腻食物后症状明显加重,嗳气恶心纳差,便秘结,神疲乏力,口苦,舌质淡红,苔薄微*腻,脉弦。触诊检查胆囊区压痛,可打及肿大胆囊。B超检查见胆囊壁增厚囊腔变小,内有团和声影。确诊为慢性胆囊炎。中医诊为胁痛,证属肝胆郁滞,湿热壅阻,不通则痛。遵照六腑以通为用,痛随利减之意,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利胆,方用小柴胡汤加减为治:柴胡12g,*芩12g,*参30g,制半夏9g,生姜9g,炙甘草5g,郁金12g,金钱草30g,蒲公英15g,生大*12g,延胡索9g,川楝子12g,丹参15g以上药加减出入5剂,症状减轻。仍用上方加减续进12剂,诸症消失而愈。后经B超复查胆囊大小形状,囊壁,囊腔均基本正常。
医案转载4: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
席某,女,38岁。有慢性胆囊炎病史,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胁胀痛,腹胀满,不欲饮食,口苦,大便溏泄因情绪不佳加重,舌红,苔薄*,脉弦,以此辨为肝气郁滞证,给予四逆散加味:柴胡12g,白芍12g,枳实12g,陈皮15g,白术15g,防风10g,川芎15g,*连10g,生麦芽15g,甘草1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服。二诊:诸证均有减轻,又以前方治疗12剂。三诊:诸证悉除。之后,为了巩固疗效,复以前治疗20余剂。随访1年,一切尚好。
医案转载5: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及胆心综合征
易某,男,44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伴发热、畏寒1周,拟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而住院。患者素有胆囊炎病史,多因饮食不慎而诱发。症见右上腹胀痛,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嗳气,近2~3天出现左侧胸前区闷痛,既往无冠心病史。查体温37.6℃,血压16/10.67kPa,心率86次/分,心律尚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第1心音低钝,肺(-)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右上腹局限性压痛,墨菲征(+)。B超示胆囊扩大,胆囊壁毛糙。查血白细胞1.1×10/L,中性占82%;心电图示S-T段Ⅱ、Ⅲ、V1,V3导联压低≥1mV,T波低平,aVF、V倒置。诊断:胆心综合征。证属肝胆不疏,气血郁滞,内扰心胸治宜疏肝利胆,行气活血,解郁调心。方选四逆散加减:柴胡15g,枳实30g,甘草6g,白芍20g,赤芍15g,丹参15g,川芍15g,郁金12g,生大*15g5剂后自觉右上腹胀痛明显减轻,往来寒热已止,少量得食亦未呕吐,左侧胸前区疼痛也得到缓解,舌质虽红、但腻苔渐退,守上方去生大*,加山楂15g,炒谷芽、麦芽各10g,鸡内金10g,继进5剂。1周后复查心电图,已恢复正常(运动试验亦为阴性),症状体征消失而痊愈出院。
大柴胡汤:
《伤寒论》原文第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第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第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第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96)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伤寒论:)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99)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伤寒论:)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澉然汗出而解。(伤寒论:)
诸*,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方见呕吐中。(金匮*疸:21)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金匮呕吐:15)
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条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四逆散: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伤寒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