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出头的林阿姨(化名)前些日子偶感头晕,由于平素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想着很久没有体检了,于医院就诊,想要检查一下,交谈之间,林阿姨无意中透露了既往有胆囊结石的病史,只是很久都没有复查了。于是顺便做了个肝胆彩超,竟然发现胆囊内长了一个3cm的肿瘤,而且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CEA12.91ng/ml(正常值0-5ng/ml),遂到普外科就诊。
林晖主任接诊后进一步查了上腹部增强CT和超声造影,结果提示林阿姨得的有可能是传说中的癌中之王——胆囊癌。于是收住入院,所幸经过检查,林阿姨的病灶还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经过系统的术前评估,5月6日,林晖主任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申请了术中快速冰冻,手术中见到胆囊管旁有个肿大淋巴结,林主任意识到事情不妙,于是连同淋巴结一并切除活检,半小时后冰冻病理回报证实了胆囊癌,并且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
由于术前已经预期到可能是胆囊癌,在与家属进一步沟通后,*小靖主任、林晖主任、李嵩主治医师手术团队进一步为患者实施了胆囊癌根治手术。
切除了胆囊床周围2cm以上的肝脏组织并进行了规范的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林阿姨恢复顺利,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并恢复饮食,经过1周多的治疗,顺利出院,所幸病理回报除了胆囊管周围出现了淋巴结转移,切除的肝脏组织和清扫的其他淋巴结尚未发生转移。
直到此刻,林晖主任才对林阿姨坦言,如果再迟3个月,可能肿瘤已经扩散而丧失了手术机会,闻听此言的林阿姨这才意识到“癌中之王”的可怕,由于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林阿姨此后还需进行为期半年的化疗和长期的复查随访。
科普时间到胆囊癌素有“癌中之王”的恶名,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发生转移,且胆囊癌发病隐匿,通常病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于30%,总体5年生存率只有3-5%,经常手术探查时发现已侵犯周围脏器而不得不实施姑息手术,而姑息手术后患者生存期很短,通常只有3-6月,很多胆囊癌患者从确诊到死亡时间都不超过1年。因此,胆囊癌虽然在医学界威名远播,但在普通老百姓耳中甚少听说,存活的胆囊癌患者更是微乎其微。
胆囊癌有明确的发病危险因素,多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慢性炎症、胆囊肌腺症、吸烟、肥胖和糖尿病等有关,因此,胆囊癌多以预防为主。规律(一日三餐)均衡饮食是预防胆结石的最好办法,还应注意避免过度摄入高脂、高胆固醇、高热量饮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配合适当运动体重控制,有利于预防胆囊结石。无症状胆囊疾病者应定期复查肝胆彩超,若有指针,及时手术。
什么时候选择手术?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或保守治疗无效并恶化、胆囊穿孔等,无症状的胆囊结石>3cm、胆囊充满型结石、合并胆囊息肉>1cm、瓷化胆囊均首选手术治疗。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胆囊切除手术的金标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但一般要求发作时间<48-72小时,局部炎症水肿轻,上腹部无明显粘连(尤其既往腹部手术者)。我科目前进行了大量的日间手术,即在24小时内完成入院、检查、手术和出院的全过程。对于无明显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控制良好的慢性胆囊炎及无症状胆囊疾病患者,可纳入日间手术,当天住院、手术,当天或第二天即可出院,创伤小、疼痛轻,有利于尽快康复,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
无“胆”怕不怕?胆囊的大小和人胆量的大小(即平时所说的“胆大、胆小”)并没有什么关系。无“胆”即指胆囊切除术后,无“胆”怕不怕?胆囊切除后其实并不可怕。部分患者术后早期可能会出现脂肪泻:即进食油腻或饱食后出现腹泻、吸收不良的表现,但是不需过度担心,人体的胆总管可代偿胆囊的部分功能,起到浓缩和储存胆汁的作用。通过饮食调整:1月内减少脂肪类食物摄入,术后3-6月少食多餐、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部分患者配合部分药物调整,多可逐步恢复不影响生活,因此,切除胆囊并不可怕。
团队简介普通医院的重点科室,集医、教、研为一体。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人才。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及指导下,科室规模逐渐壮大,现包括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甲状腺和烧伤整形外科三个亚专科。*小靖主任医师,教授普通外科主任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对普外科危重症、疑难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腹腔镜技术在肝、胆、胰、脾、胃肠及腹外疝等疾病中的应用,肝内外胆管结石及个体化保胆取石治疗。林晖主任医师普通外科副主任,肝胆胰疝外科组组长门诊时间:周三上午、下午;周六上午擅长肝胆胰、胃肠外科、腹外疝等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对普外科常见病与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李嵩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肝胆、胃肠外科及腹外疝等普外科疾病的诊治,擅长腹股沟疝、胆囊、阑尾等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END来源:普通外科李嵩
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扫医院服务号订阅号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