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魏清琳主任医师诊治胆囊炎急性发作医案
TUhjnbcbe - 2022/5/14 15:32:00

胆囊炎急性发作病案

主诉

间断性右侧胁疼痛7年,加重伴恶心1天。(22岁女性,年4月25日初诊)

现病史

患者自诉7年前因进食油腻食物,受凉后出现持续性右侧胁肋部胀痛,疼痛可向右侧后背部放射,自行口服“消炎利胆片”,疼痛有所缓解。此后,由于学习工作繁重,间断发作。1天前(年4月24日)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并呈进行性加重,伴明显恶心、四肢冰冷、全身虚汗,肢体蜷缩。

当时到急诊科就诊,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胆囊炎急性发作”。医生建议输液治疗3天,输液1次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于次日联系魏清琳主任医师后至针灸科就诊。刻下症见:神清,精神差,右侧胁肋部、后背部胀痛,恶心,四肢厥冷,口唇爪甲青紫,全身虚汗,疼痛难忍,肢体蜷缩。纳差,小便正常,大便少,疼痛致夜卧不安、失眠。

既往史

5岁时患急性胆囊炎,后经中医中药治疗后多年未发。

辅助检查

血常规提示有炎症;腹部彩超示:急性胆囊炎、胆囊积液、胆囊腔内炎性沉积物形成。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胁痛;证型: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胆囊炎急性发作伴胆囊积液

治疗

1.普通针刺

针刺穴方:中脘天枢气海阳陵泉三阴交太冲至阳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阿是穴

具体操作:上述穴位行平补平泻针手法。

2.刺络拔罐

膈俞、胆俞、至阳、双侧胁肋部阿是穴刺络拔罐。(留罐5-10分钟)

3.TDP照射腹背部。

治疗后胁肋及背部疼痛减轻,可忍受,四肢温暖,全身汗出减少,无恶心。嘱患者清淡饮食(以小米粥为主),少食多餐。回家后多睡觉休息。

后续治疗

其后患者因学习工作劳累或饮食不慎,上述症状偶有发作,魏清琳主任的研究生(研二崔未霞)按照以上治疗方案治疗,疼痛缓解。

方义分析

胁痛当责之于肝,腑会中脘、阳陵泉为胆之下合穴,“合治内腑”,太冲为肝经原穴,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肝俞、胆俞可疏利肝胆、理气通脉;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针刺脾俞、胃俞调理中焦,健脾和胃;天枢属大肠募穴,居人身上下枢要之处也,具有疏调大肠,调中和胃,理气健脾,扶土化湿、止呕之功,与膈俞相配加强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至阳穴为督脉上穴位,有利胆退*、宽胸利膈,温阳止痛之功;针刺上述诸穴,可以调理脏腑气机,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使肝胆通利,腑气下行,通而痛止。配合红外线热疗腹背,有助温通之功。再针气海关元,共奏疏肝利胆、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回阳救逆之功。

经典出处

《灵枢·五邪篇》“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灵枢·经脉篇》:“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肝与胆相表里,肝脉布胁肋,胆脉循胁里,过季胁,说明胁痛与肝胆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循经取穴,取本穴治疗气滞、血瘀以及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均佳。《杂病穴法歌》载有:“胁痛只须阳陵泉”。《针灸大成》记载:“至阳……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医案终)

?

??每个患者都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这位胆囊炎患者是一个研究生,她从五岁起就因为胆囊炎随父母开始辗转求医,先后到浙江嘉兴、新疆乌鲁木齐、甘肃兰州等地寻医治疗,在她读大二时曾因半夜医院医院输液治疗,三天后疼痛未止。我得知消息医院,开始了对她的针灸治疗,几天后疼痛缓解,随即返回榆中校区上学。此后几次每遇劳累、情绪不佳、饮食不当时胆囊炎疼痛偶有发作,医院建议手术,她的妈妈也认为与其反复发作,不如尽早手术根治。但孩子坚定认为中医可以治好,不愿意手术。

研究生阶段偶有发作,均在我处治疗后缓解,年4月再次发作,凌晨四点给我打电话,我当时正在外地出差,建议她先到急诊科就诊,B超检查如上所述,医生给予输液治疗,并建议她手术,输液后有所缓解。次日上午,医院,她当即停止输液,选择针灸治疗,又一次平安康复。当时我还担心她面临研究生毕业,要撰写毕业论文,发表文章,准备答辩等,会不会因为劳累而发作,庆幸的是一切顺利,直到现在已经工作近一年,都很平稳,未再复发。

孩子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有主见,因其内心对中医的相信和笃定,这也给我的治疗带来了很大信心和勇气,每一次治疗我都认真对待,不敢疏忽大意。整个治疗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这完全是医患配合的结果,是医患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结果,“病为本,工为标”,“医患相得,邪气乃服”!

整个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在成长,看着患者逐渐康复,恢复了活力,并且改变了对中医乃至对生命的认识,变得阳光充满活力,作为医生我也感觉到很有职业成就感。

?

欢迎大家!长按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魏清琳主任医师诊治胆囊炎急性发作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