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五小承气汤腹痛,腹胀,肠梗阻,高血
TUhjnbcbe - 2021/12/22 17:04:00
31腹泄——闫云科医案

岳某,男,1岁,学生。腹痛、泄泻四十余日,一日多则五六次,少则两三行,便前腹痛,便后痛减,嗳腐纳呆,饮食稍多则痛泻加剧。校医先后予氟哌酸、庆大雾素、理中丸、人参健脾丸,服之不效。病历日久,神疲形瘦,面*少华,自谓已成痼疾,遂萌辍学之念。其舅余乡人,今日导引来诊。视其舌,淡红苔*;诊其脉,沉滑有力;触其腹,腹胀如鼓,脐左右拒压。观其脉症,知为伤食泄泻。体虽虚,证则实,所谓大实呈赢状是也。当攻下以治,攻即扶正,泻实补也。若以形瘦神疲予以温补,恐难有愈期矣。拟小承气汤:川*10克,积实10克,厚朴6克。一剂。药后大便黏秽四五次,痛泻遂止。嘱服参苓白术散半月,并须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以护脾胃。(《临证实验录》)《经方直解》

论:这些症状,如不是脉沉滑有力之实象,我也会选择理中丸之类。因于伤食,腹胀拒按,脉象为实,此有停宿。一定问清病因,因于伤食,则此腹胀痛泄,不做虚治。

闫云科老师,辨证论治,确实是水平超群,不服不行。医理分析的也好,病实而呈虚状,泄实之后,而调理本虚以善后。

这个腹痛与泄泻,是脾胃虚寒典型症状。用理中丸与人参健脾丸,也是对应之方。为何不愈?此因宿食停积也。宿停为实,实病当下,实反虚治,所以不愈。

3腹痛——汪石山医案

一人,年二十余,因水中久立过劳,病疝痛,痛时腹中有磊块,起落如滚浪,其痛尤甚。诊之,脉皆细弦而缓,按之似涩。曰:此血病也。考之方书,疝有七,皆不宜下,所治多是温散之药,以气言也,兹宜变法治之。乃用小承气加桃仁下之,其痛如失。三日复作,比前加甚。脉之,轻则弦大,重则散涩。思之,莫得其说,问:曾食何物?曰:食鸡蛋二枚而已。曰:已得之矣。令以指探吐,出令尽而痛解矣。出处:《名医类案?疝?》卷六。《经方一剂起沉疴》

论:这疝痛磊块,起落如滚浪,应该是从肠子里,就是寒瘕的病理,此寒就是久立水中过劳,导至内虚而外寒,肠虚而有积寒,

疝当温之。而寒积之瘕,此当下之。此小承气加桃仁,不也是下法吗?此是疝病吗。痛时腹中磊块,是食积寒瘕,应不是燥屎。

阳明五十二,凡水寒土湿,阴气凝结,瘕块坚硬,多病溏泄。服暖水燥土之剂,阳回泄止,寒消块化,续从大便出,滑白黏联,状如痰涕,是即固瘕之泮解而后行者也。

33腹胀——闫云科医案

武某,女,55岁。腹胀半月余,于年5月16日来诊。询知病起于忧郁,年行肝脏血管瘤切除术。翌年,肝脏复长血管瘤,更术之。上月,B超又查出肝血管瘤。一忧瘤之屡长;二忧手术之苦;三忧医药费之昂,集忧成疾,致郁火内传阳明。虽无潮热、汗出、谵语、便秘,然腹胀,食后益盛,口苦、口臭、思冷、舌红、脉沉弦滑,皆胃家实证也。舒肝解郁之治,应在化火之前,若已成阳明,则当清泄通腑,以其未至燥化,故不宜大承气汤。拟:厚朴15g枳实10g大*10g一剂后,夫病陪诊,云药后即瘥。

论:这个血管瘤的病因,可能也因胃热,气积血瘀而积滞生瘤。

34腹部胀痛——黎崇裕医案

某女,4岁,年5月7号来诊。因饭前吃了番石榴,之后腹部胀痛,不大便两天,饮食无异常,口干,舌苔*腻润。辨证:食滞肠胃。治法:轻下热结,除满消痞。选方:小承气汤加味。大*6g,枳实9g,厚朴3g,全瓜蒌,1g,焦山楂9g,焦神曲9g,3剂。

药房没有焦山楂和焦神曲,改为生山楂和生神曲,抓药回去后病人担心药力不够,剂并作1剂煎服,用药后腹中水声辘辘,腹泻四次,次日已愈。《首经方》

35腹胀——杜雨茂医案

王某,男,3岁。本市某商店职工。年5月,因胃痛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胃炎,并怀疑有溃疡病而给予中西药治疗,月余后胃痛缓解,但脘腹仍胀满,再治疗效不显,乃出院前来求诊。观其面色萎*,但尚有神,形体中等,脘腹胀满较著,不喜按揉,食后腹满加重,嗳气频作.午后腹满更甚,坐卧不宁,喜缓缓散步。大便稍干,不甚畅利,脉沉弦缓,舌红苔厚白。结合住院病历分析此证,原为中焦虚寒胃脘痛,因叠进香燥及涩敛之药,致胃脘痛虽止而胃肠津液受损,运化阻滞,传导不利.致宿食内结,腑气不通而生胀满。前医虑其病久体虚,不敢疏导,仅用行气消胀,故而不效。实则此病人虽虚而不甚,今腑气不通,影响纳食,若再延误,则气血来源匮乏,正气将愈虚,故当先通腑气,稍佐固正,与小承气汤加味。处方:炒枳实9克,厚朴1克,酒大*9克,莱菔子1克,陈皮9克,麦芽1克,*参9克,炙甘草3克。

水煎服。服剂后,大便通利,脘腹胀满消除,饮食增加。舌苔转为薄白,乃以归芍六君子汤调理而愈。(杜雨茂伤寒论释疑与经方实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名医经方验案》

论:腹中燥屎,宿食停积,一般都是胃肠壅满亢实,都是拒按,不喜按揉,再后面就是几日不大便或大便秘结。坐卧不宁,是烦燥不安的意思,这就是火逆不降之象。

36腹痛(肠梗阻)——俞长荣医案

年月间,俞老曾接治一妇女,时年58岁。突然腹痛,腹胀如鼓,饮食不进,大便少通,医院急诊科。初诊为肠梗阻,经采取胃肠减压、灌肠等措施,大便虽通下少许,但痛、胀不减。又怀疑为胰腺炎、胆囊炎甚至恶性肿瘤等,作过胃肠钡透、片、B超、CT等检查,均未找出确切病因。住院3日,患者痛苦不堪。询知患者平日消化不良,常觉胃脘胀满,发病前有伤食史。俞老认为乃中焦气滞,脏腑不通所致,治以泄痞除满为主,予小承气汤原方加莱菔子、槟榔、火麻仁。口服剂,便通,胀痛解除。日后痊愈出院。

原按:本例以腹痛为主症,腹胀、腹痛、(轻度)便秘三症俱备,则与本论“大承气汤”证无异,理应予大承气汤峻下,便考虑到患者素体较虚,不宜攻下,故改用小承气汤加味以泄痞除满为主。此例无奇,处方亦仅寻常小方,但疗效颇满意。病属叹:“住院3天花费近千元不及中药3元钱。”弦外之音不言而喻。

摘自:俞宜年,许仕纳,法循仲景,方取诸家--俞长荣教授应用《伤寒论》方的经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5(1):15-17.《经方治验消化病》

37胁痛——刘含堂医案

牛某某,男,49岁,工人。年4月10日初诊。1年前因感右胁、上腹部疼痛,医院作B超检查,提示胆囊壁增厚、毛糙,透声不好,诊为慢性胆囊炎。经用药治疗后,病情缓解,疼痛消失。近1周来,因过食肥腻,致旧病复发,前来求治。现症:右胁及胃脘疼痛,低热(体温37.6℃),口苦,腹胀,呕吐,脐周按压疼痛,拒按,便秘。舌质暗红,苔*厚,脉沉滑数。诊为胁痛(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阳明腑实。治宜和解少阳、通腑泻热。用小承气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处方:大*1克,R实1克,厚朴15克,柴胡15克,*芩10克,清半夏10克,生白芍1克,炙甘草5克,丹参0克,茵陈15克,生姜6克,大枣4枚。水煎服。服3剂,大便通畅,低热已退,胁腹胀痛减轻,继以前药去大*,枳朴用量俱减至10克,又服0剂,告愈。追访年未复发。《经方治病经验录》

论:脐周按压疼痛,拒按,便秘,舌质暗红,苔*厚,脉沉滑数,本案为阳明腑证,承气之证。胃气不降,少阳上逆,所以见少阳经证。这个胁痛胆囊炎,只是副证,阳明腑实,才是主证。少阳不降,相火上逆,所以舌红口苦,胁痛呕吐。脉沉滑数,此不如用大承气汤。可以急用泄下,泄下之后,再研究是否用小柴胡汤。

38瘀血腹痛——闫云科医案

张某,男,年逾六十。素患心胃痛,泛酸嗳逆,时轻时重。因囊中乏金,服药一曝十寒,痛减便中断其治。近又疼痛七日,夜间尤甚,且胀满难耐,不得俯仰,蜷卧于床。口干ロ苦,水谷不思,大便干秘,二三日始一行。望其面色萎*,舌质带青。触之心下拒压,腹不胀满,切知脉象沉弦。

心胃痛,有九种。分别辨识,本例当属血瘀为患。书谓:久痛入络,久病宿瘀。仲圣云:腹不满,但自称满者,血瘀也。治当宽中行气,逐瘀导滞,拟小承气汤加味:

枳实10g川朴6g川*6g桃仁10g赤芍10g郁金10g二剂

二诊:服后痛益剧,随之大便黑粪甚多,解后痛减乃至消失,胃纳大增。自谓方药价廉功宏,遂信步来诊。思胃为水谷之海,脾乃生化之脏,今瘀滞已尽,则宜健脾强胃,中土得健,坤德厚载,病从何来?拟参苓白术散加三棱、莪术善后。

按:胃溃疡,服碱性药、解痉药,疼痛一直不止,而活血化瘀得愈者何也?盖其胃内壁破裂,脉络损伤,溢血与食物凝集,宿占于内,痹塞不通,故而疼痛。血为阴,故夜间尤痛。本案针对痛位不移、拒压、夜甚、舌暗四症,遵久痛入络之说而予逐瘀导滞,非无的放矢也。用小承气汤加桃仁、赤芍、郁金者,以瘀宿上腹也。若瘀在下腹,则用桃仁承气汤以治,以下腹为至阴也。《临证实验录》

39高血压病——孙纪峰医案

宋某某,女,86岁,主诉:头晕年,加重天。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年1月8日初诊。刻下:头晕头胀不适,口干,时觉面部发热,潮红,便干,腹部饱满有底力,舌质偏红,苔薄*,脉右弦滑细左滑,重按有力。中医诊断:头晕。六经辨证分析:时觉面部发热,潮红,便干,为阳明病的舌脉。舌质偏红,苔薄*,脉右弦滑细左滑,重按有力,为阳明病的六经辨证:阳明病。处方:小承气汤。

生大*15厚朴30积壳30天麻15钩藤30石决明30(4剂)

4剂服完、患者头晕头胀明显减轻,面部发热消失,大便通畅,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原方再予4剂.1剂服完,患者头晕头胀消失而愈。

按;本患者病情比较单纯,六经辨证为阳明病,选用小承气汤清热通腑,治疗阳明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降逆止眩,方证相合,疗效显著。有是证、用是药,高龄也不避硝*。《经方临证指要与医案》

41喉咙痛——闫云科医案

陈某,女,53岁。年元月15日初诊,述称喉咙疼痛40年。15岁行经,每经汛则喉咙疼痛,发热头痛,医谓扁桃体发炎,消炎五七日,始痛止热退。近几年不发热,喉仍痛,讲话多或语音高则疼痛尤甚。曾作颅、肺CT及喉镜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观其咽喉深红,扁桃体不大,舌质红,苔*白而腻。闻其声音嘶哑,口气袭人。询知胃纳甚佳,易饥思食,大便日一行,不硬。口干思饮,功夫茶顷刻不停。切其脉,沉滑略数。诊其腹,脐右拒压。

脉症相参,此阳明病也。何以见之?消谷善饥、口渴思饮、脉沉滑数、脐右拒压,皆胃家实热之象,非潮热、谵语、汗出、便硬方阳明病也。阳明病何以咽痛?《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人缺盆,下膈属胃。”阳明热结喉咙,是以作痛。治疗之法,当攻之下之,以承顺胃气。拟小承气汤加味:大*10g枳实10g厚朴10g白芍0g.甘草10g三剂

二诊:一日泄泻三五行,喉咙疼痛略轻,口干思饮亦减,脐右仍拒压,然较前为轻,脉舌同前。守方三剂。

三诊:喉咙痛止,渴饮明显减少,脐右压痛消失,示阳明实邪已尽。声嘶音哑,舌红脉数,为久热津伤,金破不鸣。改麦门冬汤滋之润之。

麦冬15g*参10g苏子30g甘草10g粳米30g红枣1枚五剂《经方躬行录》

论:最后这个麦门冬汤开的好。肺燥则火逆,则舌红声哑。真的厉害。

购书,请加好友(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小承气汤腹痛,腹胀,肠梗阻,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