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指南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的诊断及抗菌药
TUhjnbcbe - 2021/10/9 0:23:00
北京看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一、急性胆囊炎

(一)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和预后

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占所有急腹症的3%~10%。其中约95%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余为非结石性胆囊炎。总体上,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包括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等。不同病因的致病机制不同:

(1)胆囊管梗阻:多由结石嵌顿引起,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淤积和浓缩,高浓度的胆盐可损伤胆囊黏膜。此外,结石本身亦可直接损伤胆囊黏膜,引起急性炎症改变,而胆囊内的细菌会进一步加速胆囊黏膜炎症的发展。

(2)细菌感染:引起胆囊炎的细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感染途径为通过胆道逆行进入胆囊、血液途径和淋巴途径。

(3)胆汁淤积:如严重创伤、烧伤、长期胃肠外营养、大手术后等导致的胆汁淤积、胆囊壁缺血状态亦可诱发急性胆囊炎。此外,糖尿病、肥胖、蛔虫、妊娠、艾滋病等亦是急性胆囊炎的高危因素。

急性胆囊炎的病程若未得到控制,可导致近、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包括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肝脓肿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胆囊结肠瘘、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胆管瘘等。尽管急性胆囊炎的总病死率仅约1%,但由于我国急性胆囊炎患者基数庞大,因此仍不容忽视。

(二)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临床上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基于局部炎症、全身炎症和影像学三个方面的表现(表1)。对于急性胆囊炎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应用,建议如下。

(三)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分级和患者全身状况的评估

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表2)。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亦不同。

(四)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1.基本治疗:急性胆囊炎一旦诊断明确,在评估是否需手术切除或紧急引流的同时,应禁食,并充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早期应用抗菌药物和镇痛药物,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2.手术风险的判断和相应治疗方法的选择:

3.胆囊切除的时机和方式:

二、急性胆管炎

(一)急性胆管炎的病因与预后(二)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三)急性胆管炎的治疗一旦确诊为急性胆管炎,首先要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严重程度。急性胆管炎治疗方式应依据严重程度决定,应注意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急性胆管炎治疗包括抗菌药物、全身支持治疗、胆管引流及病因治疗等。轻度急性胆管炎多数仅需全身支持治疗和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控制,然后再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4h),可视具体情况进行胆管引流,待感染控制后再行病因治疗。中度急性胆管炎建议行抗菌药物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同时尽早行胆管引流[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如果引起胆管梗阻的原因需要手术处理,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病因治疗。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多数病情严重,应强调尽早行胆管引流,同时行全身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必须尽早给予足够的器官支持治疗,改善器官功能不全,一旦患者能耐受,尽早行ERCP或PTCD,同时结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待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后二期再处理引起梗阻的病因(强烈推荐)。对于怀疑急性胆管炎的患者,建议行血液培养,如进行胆道引流则需进行胆汁培养(条件推荐),早期应用抗菌药物(强烈推荐)。此外,对于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轻度和中度患者可行内镜下同期处理,而重度患者由于病情重,可能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建议分期处理。急性胆管炎的治疗流程见图1。图1 急性胆管炎的处理流程三、急性胆道感染的抗菌治疗(一)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样本采集

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在急性胆道感染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在任何有创性诊疗操作开始时抽取胆汁送细菌培养,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胆汁样本(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同时完成涂片,初步明确细菌类型。血培养或胆汁培养应尽量在抗菌药物应用前完成,否则可能导致培养结果假阴性。

(二)急性胆道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和用药方案

任何抗菌药物均不能替代解除胆道梗阻的治疗措施。轻度和中度急性胆道感染应在诊断明确后6h内使用抗菌药物。重度急性胆道感染,通常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表现,需在诊断明确1h内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时控制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

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年胆汁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及相关的文献报道,胆道外科近年的细菌感染流行病学呈现以下特征:

(1)胆道感染的细菌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约占70%,前5位是大肠埃希菌(30.90%)、肺炎克雷伯菌(12.70%)、铜绿假单胞菌(4.90%)、阴沟肠杆菌(4.50%)和鲍曼不动杆菌(2.20%);革兰阳性菌约占30%,以肠球菌属为主。

(2)—年监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7%~65.6%和23.6%~43.5%,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48.9%~56.6%和22.0%~28.5%,耐药率整体较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高;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3.4%~19.0%和29.3%~42.7%,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8.0%~28.0%和44.5%~59.9%,对碳青霉烯呈现较高耐药率。肠球菌属也出现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

(3)胆道感染通常合并厌氧菌感染,因此,在经验性用药时尽量使用广谱抗革兰阴性菌药物,同时联合抗厌氧菌药物,应注意避免选用喹诺酮等临床耐药率较高的药物。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抗菌药物使用史、肝肾功能、过敏史和其他不良事件(极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如果有胆肠吻合病史,则建议同时进行抗厌氧菌治疗(低质量证据,条件推荐)。

轻度和中度急性胆道感染可给予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同时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或直接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合并基础疾病、高龄、既往有腹腔感染或胆道手术病史等复杂情况时,可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等。

重度急性胆道感染可给予第三、四代头孢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同时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或直接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或替加环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

梗阻性*疸出现胆道感染症状如腹痛、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10.0×/L时,在胆汁引流通畅的基础上,需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经验性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联合硝基咪唑类;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合并有革兰阳性菌感染,必要时可给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尽量取得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

依据抗菌药物代谢及效应动力学特点,选择具有高胆汁穿透率的抗菌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等,保证药物在胆汁中达到足够的浓度(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选择用于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抗菌药物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将影响药效的因素考虑周全。

(三)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停药指征及抗菌药物疗程

停药指征:(1)体温正常72h以上;(2)腹痛及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临床表现缓解或消失;(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4)降钙素原0.05μg/L;(5)重度以上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重要器官功能恢复正常。

轻、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治疗仅在术前或手术中使用,术后应用尽量不超过24h(中等质量证据,强烈推荐)。重度急性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治疗至感染控制(手术切除或胆囊穿刺造瘘术)后4~7d(极低质量证据,条件推荐)。在有效胆汁引流基础上,急性胆管炎的抗菌治疗应持续至达到停药指征(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版)[J].中华外科杂志,,59(6):-.

编审委员会成员

组长:赵玉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院)、全志伟(上海交通大医院)成员(以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程石(首都医科医院)、邓侠兴(上海交通大医院)、耿智敏(西安医院)、龚伟(上海交通大医院)、郭伟(首都医科医院)、洪德飞(浙江大学医院)、李富宇(医院)、李敬东(医院)、李江涛(浙江大医院)、李静(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李相成(南京医院)、刘厚宝(医院)、汤朝晖(上海交通大医院)、王雪峰(上海交通大医院)、王坚(上海医院)、王广义(医院)、王剑明(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魏云巍(哈尔滨医院)、殷保兵(医院)、张永杰(海**医医院)、郑亚民(医院)、曾永毅(福建医院)

执笔专家:龚伟、王坚、洪德飞、汤朝晖、张永杰、吴向嵩(上海交通大医院)、周迪(上海交通大医院)、吴自友(上海交通大医院)

全文下载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指南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的诊断及抗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