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凌晨1时许,37岁的熊女士突然感觉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不适,可向肩背部放射,改变体位及休息后,疼痛仍缓解不明显。同时还伴纳差、乏力。医院就诊,经彩超查,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医生建议切除胆囊,但由于熊女士害怕手术,担心术后身体免疫力会下降,拒绝了医生的建议。然而,腹痛一直折磨着熊女士,为求进一步治疗,她经人介绍医院外二科入院治疗。
网图
完善入院检查后,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张滋凤发现熊女士的急性胆囊炎系胆囊颈部结石伴嵌顿所致,遂建议其切除胆囊。熊女士了解了病症的危害后,几经考虑,最终同意了手术。
术前影像
术中图
次日,张滋凤医师为其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表面被网膜覆盖,推开网膜,见胆囊大小约12*5*3cm大小,壁厚约1cm,充血水肿,胆囊张力极高。切除胆囊后取出,见胆囊颈部嵌顿一直径约1.5cm的类球形结石。
术后,熊女士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近年来,胆囊结石、胆囊炎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据统计,我国成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约10%,年龄6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3。这种高发病率,一般认为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且临床观察到近年来胆结石有低龄化的趋势。胆囊炎约95%合并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是将肝脏分泌的胆汁浓缩存起来的一个器官,肝脏分泌胆汁后,胆囊浓缩和存储胆汁,进食后胆囊排出胆汁,胆汁里的胆汁酸就会对脂肪进行消化和吸收。胆囊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但是也很脆弱,一不注意就会出问题,特别是胆结石和胆囊炎。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胆结石种类很多,依据位置不同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虽然都称为“胆结石”,但发病机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危害程度以及治疗方式完全不同。人们常说的“胆结石”通常指的是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肥胖、妊娠、糖尿病、高血脂、长期高脂肪饮食和不规律进食、以及遗传、环境因素等。
胆囊结石的症状得了胆结石后,初期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之后有些人会出现以下表现:如胆绞痛,即进食后尤其是油腻食物后出现剑突下及右上腹痛,常难以忍受,同时还可表现有恶心呕吐。有时表现为上腹部模糊不清的隐痛或感觉餐后饱胀不适,很多人(甚至包括医生)常误以为是胃痛或心脏病。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腹部B超检查判断有无结石,即可确定诊断。超声检查方便快捷、没有痛苦,是确定诊断的首选方法。
胆囊结石的治疗一般来说,胆囊结石并不要紧,一些静息性的胆囊结石终生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无需特别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复查。但出现了上述结石症状,甚至反复发作者,应及早治疗,国内外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无需担心,单纯的胆囊结石并不可怕,通过手术治疗后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虽然胆囊切除(任何手术)存在手术风险,但胆囊结石疾病会带给您更大的风险。如果不及时就诊治疗,诱发感染、或者结石随胆汁排放到胆管中造成胆总管结石,梗阻*疸,处理起来就相对复杂了;若是结石嵌顿刺激胰腺,诱发胰腺炎,导致胰腺坏死就更加严重了,有时会危及生命。所以,得了胆囊结石需要及早就医处理,别让小结石惹出大乱子。
需要指出的是,胆结石与肾结石不同,不能通过体外碎石来治疗,另外药物溶解和中药排石也不适用于胆囊结石,因为这会增加结石流入胆管或胰腺的风险,进而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和并发症。所以,手术治疗是最好也是最安全可靠的选择。
胆囊有什么用?能切吗?虽然胆囊切除术能有效治愈胆囊结石和胆囊炎,但病人不免会有各种担忧,担心切除胆囊后对身体的影响。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胆囊就紧贴在肝脏的后下面,是一个外形像鸭梨一样的空腔器官。它有一个形象生动的小名叫做“胆汁仓库”,肝脏分泌出的胆汁会贮存并浓缩在胆囊内,当我们进食后,胆囊收缩胆汁排出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胆囊并不产生胆汁,它只是胆汁的”小仓库”,即使因为胆结石被迫切除胆囊我们并不会失去胆汁,肝脏分泌的胆汁,经过胆管排放(胆管适应性代偿)会继续帮助身体消化食物。因此,切除胆囊之后,并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科普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张滋凤
外二科副主任医师
医院学会普外腹腔镜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从事普外科工作10余年,擅长胃肠、肝胆、血管等普外科疾病的诊疗,在肝癌诊治、普外腹腔镜手术、外周血管的微创治疗、腹部创伤的救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主持省级科题2项,参与国家级科题、省级科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