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人:
妮可
日期
-05-18
患者故事
作为一名注重养生的广东人,我常年不抽烟不喝酒、一日三餐、准时准点,很少吃煎炸食物,更吃不了重油重辣。
但就是自律到这样的程度,还是在两年前查出了多发性胆囊结石。
医生建议保守治疗,按时吃药,注意饮食和作息,每半年复查一次。
身体倒也争气,一直和结石相安无事地过了两年多。
以为可以一直这么相处下去,没想到一次公司聚餐吃火锅,多吃了几块酥肉,就打破了我和结石之间的友好关系。
吃完那顿火锅后,腹痛了两天都没好,到医院一看,胆囊炎发作。
而且炎症还波及了肺,需要输液治疗。
医院和家之间,手背上满是针孔,感觉人生了无生趣。
这时候亲朋好友也发现我病的严重性,纷纷来探病了。
公司送来了一个超大水果篮、一大包黑芝麻糊,老板说:“别天天喝白粥,没营养,给你买的低糖版芝麻糊。”
我感激涕零,在几天的白粥小菜之后,黑芝麻糊的香气简直是救命稻草。
特意查了百度,说胆结石吃芝麻糊是有好处的。
没想到,这就是这包芝麻糊,把我送上了轮椅!
晚饭喝了一小包之后,深夜两点又被肚子痛醒了,前所未有的疼,疼到全身都是汗。
半天都不见好转,医院,到医院的时候,感觉疼得意识不清醒了,根本没办法走路,最后被架到了轮椅上。
这一次,医生说:建议切除。
被问到吃了什么,我说黑芝麻糊,医生就叹气了,“芝麻是什么?是可以榨油的不知道吗?高油。”
现在,我孤身在外,手术的话没有人照顾,所以还是想先稳定住,缓缓再回老家继续治疗。
医生说
每当生病的时候,我们都会收到很多亲朋好友的关心和营养品。
包装精美的水果篮、容易保存的各类营养粉……我们知道,生病的时候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叫营养品的东西,都真的有营养。
食用不当,非但补充不了营养,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有三种最常见的营养品,就不适合肝胆肾疾病患者。
01
首先是牛奶。
“每天一斤奶,营养中国人”,牛奶已经被视为补充营养的首选。
对于刚刚做完手术、无法进食的病人来说,牛奶也是很好的流质食物选择。
但是对于患有胆囊炎的病人来说,牛奶的作用可能会适得其反。
牛奶中的蛋白质,绝大部分是不易消化的酪蛋白。而且,牛奶中的脂肪消化需要胆汁,所以对于急性发作期的胆囊炎患者来说,喝牛奶会加重胆囊负担,使病情加重。
肾结石病人更不宜喝牛奶,尤其是睡前2-3个小时。
结石形成的高峰是钙在尿液中的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而睡眠状态时,尿液浓缩,最易形成结石。
如果是慢性胆囊炎患者,可以少量饮用,但最好是低脂和脱脂牛奶,减少脂肪的摄入。
02
第二种同样和蛋白质有关,如今在健身一族和病患中越来越流行,这就是蛋白粉。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供给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肝脏负担,加剧病情,尤其是动物蛋白。
而肾功能衰竭病人,则需要优质的低蛋白饮食,更不能把蛋白粉作为日常的营养补充。
数据发现,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和越来越多人喜欢高蛋白饮食也有关系。
用高蛋白取代碳水,更是流行的减肥方法,比如鸡蛋减肥、吃肉减肥等等。
摄入高蛋白食物后,尿中尿酸增多,容易导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03
最后是燕窝、鱼翅、花胶等营养品。
跟牛奶、蛋白粉比起来,这类营养品价格更贵,质量也更难保证。
从成分来讲,它们的成分都是以胶原蛋白为主,对于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活化细胞来说是有帮助的。
但是难以把控的产品质量,和错误的处理方式,会让它们价值大减。
在广东一带,花胶是很常用的煲汤材料。
但是你知道吗?中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0%,而在广东,全省慢性肾病的人群发病率为12.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数居全国前三位。
这跟不当的煲汤方式也有很大关系。
比如有人认为炖煮的时间越久,越有助于营养的释放和吸收,但是,炖煮时间过长,汤里的嘌呤含量就非常高,同时因为富含蛋白质,就加重了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肾脏负担。
如果炖煮燕窝的同时又加入了很多冰糖,那么在胶原蛋白被吸收之前,糖分可能已经先成了肚子上的脂肪……
所谓补品,缺了东西,才需要“补”。
但是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大多数人需要的不是“补”,而是“排”。
身体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也不再是“缺什么”,而是不必要的营养过多。
尤其是结石患者,保持规律的三餐,不暴饮暴食,多吃一点高纤维素的食物,比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全麦的谷物,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保护
少,即是多。
大多数人都不必吃什么营养品,注重均衡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平和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点击下方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