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一出
心情忐忑地揭开一看
啥?胃息肉?
等等等等
不免让人担心
自己是不是要得癌症了?
息肉是什么?
会不会癌变?
息肉是人体器官黏膜上长出的“多余的肉”,常见的有肠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鼻息肉等。
息肉可以是单纯的增生,也可以是炎症引起的。息肉生长缓慢,也很隐蔽,如胃部息肉可能长到很大时,患者依然没有感觉。
一般情况下,息肉大多为良性,不会威胁生命。一查出息肉就担心患癌,是没有必要的。
但是,有些息肉确实容易发生癌变,需要及时处理或者定期随访。
一般来说,息肉变成癌需要5~15年时间,且癌变大多发生在40岁之后,因此早期筛查、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哪些息肉更容易癌变?
●直径大的息肉;
●短时间内迅速生长的息肉;
●多发性的息肉;
●遗传性的息肉,比如家族性结肠息肉容易癌变;
●腺瘤性息肉容易癌变,炎症性息肉癌变概率较小;
●患者年龄小于50岁。
切还是不切?
常见的息肉这样处理
肿瘤并不是一瞬间生成的
一些常见的息肉
有可能是癌症的前兆
发现这样的“病块”
及早诊疗,清除隐患,才是最佳选择
01胃:发现立即切除
胃部息肉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多是因为慢性炎症引起,或者是容易癌变的腺瘤性息肉,生长时间越长,直径越大越容易癌变,因此一旦发现建议积极切除。
对于直径<0.5cm的胃息肉,少于两个可直接由活检钳摘除。
对于0.5cm<直径<2cm的胃息肉,需要切下送病理科鉴别病理分型。
对于直径>2cm的息肉,由于手术创面较大,需要住院治疗。
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胃息肉与长期喜食辛辣生冷或硬的食物、剩饭菜和腌制食品、饥一顿饱一顿、吸烟、嗜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有研究表明,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炎性增生性息肉患者,大约40%的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
什么人要筛查?
由于胃息肉多出现在50岁以上的人群,推荐5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大便潜血和胃镜检查。即使息肉切除后的患者,也建议每1~2年复查胃镜。
肠:尽早切除
02
肠息肉往往症状隐蔽,只有很少的患者会出现血便、黏液便、大便性状改变等异常,一般是体检的时候才查出。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
但是,对于多发的肠腺瘤,癌变几率很高,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
因此,一旦发现有肠息肉,最好尽早切除,以免癌变。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遗传、高脂肪饮食、果蔬摄入少、吸烟、肥胖、缺少体力劳动等。
什么人要筛查?
肠息肉易复发,切除后也要定期复查。有家族史的人群,最好每1~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健康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若结果正常,可以过5年后再检查。
03
胆囊:大于1cm要切除
胆囊息肉多是良性,但它可能造成胆囊功能异常。如果息肉位置靠近胆囊管,长大堵塞管道后,可能导致胆囊积液和胆囊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癌变。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年龄超过50岁;
●单发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
●蒂粗大,尤其是基地宽,位于胆囊颈部;
●胆囊多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且有症状;
●胆囊息肉直径大于5mm,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或症状明显等。
为什么会长胆囊息肉?
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喜欢油腻饮食,如火锅、烧烤、蛋*、动物内脏等;饮食不规律,如不吃早餐,饥一顿饱一顿;经常熬夜和生活不规律;有家族遗传史等。
鼻:手术是首选方案
04
当鼻息肉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可能会堵塞鼻腔,导致鼻塞、出血等症状。如果堵塞咽鼓管,除了鼻塞还可能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打鼾、咽炎等。
一旦出现鼻塞感加重症状,医院做鼻窥镜检查。如果确诊是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以缓解鼻塞,恢复鼻呼吸,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为什么会长鼻息肉?
一般认为慢性感染和过敏是诱发鼻息肉的主要原因,近年发现鼻息肉可能还与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有关系。
05
宫颈:更年期女性尽早摘除
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宫颈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癌变。
建议年龄超过45岁,尤其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女性,应及时摘除息肉,将息肉送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为什么会长宫颈息肉?
造成宫颈息肉的原因包括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除此之外,还包括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环境变化、病*感染等。
参考资料
1.医院《息肉=癌前病变?切还是不切?》
2.人民网《息肉和癌是“近亲”!高危人群往往符合这些特征…》
3.健康时报《各种“息肉”会癌变吗?到底要不要切?肿瘤医生一一告诉你答案!》
作者:张盼盼
责编:鞠一楠
温馨提示
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