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它是诊断消化道肿瘤最直接高效的手段,很
TUhjnbcbe - 2021/5/28 17:55:00
白癜风初期有什么征兆 https://m-mip.39.net/pf/mipso_7738506.html

4月15日-21日为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发布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5个篇章,普及防癌抗癌要点。

在诊断方面提到:胃镜和肠镜是诊断消化道肿瘤最直接、高效的检查手段,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点击图片看大医生在线讲解)

上线大医生:钟世顺

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今日探讨:内镜检查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意义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最可靠的方法,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结直肠镜可以观察结直肠部位病变、肿瘤或溃疡,如有需要可取组织检验或行大肠息肉切除。

为何消化道肿瘤早诊率低?

临床上害怕做胃镜的现象非常普遍,主要是觉得麻烦、痛苦。拒绝内镜检查是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中国排名前五的肿瘤里有4个消化系统肿瘤,包括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

由于恐惧胃镜、肠镜,很多人排斥通过内镜检查进行消化道肿瘤的筛查,是导致消化道肿瘤早诊率低的重要原因。

肿瘤并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多胃肠道肿瘤还是可以治愈的。

食管癌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40岁,不论男女,有以下因素之一者:

1、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2、有上消化道症状;3、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4、有食管癌家族史;5、具有食管癌的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胃癌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40岁,不论男女,有以下因素之一者: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杆菌感染;

3、既往有癌前疾病(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恶性贫血等);

4、胃癌患者一级家属(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5、存在其他胃癌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大肠癌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50岁,有以下因素之一者:

1、大便潜血阳性;

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3、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4、本人有癌症史;

5、有排便习惯改变;

6、若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这些症状中的两项符合也属高危人群。

胃肠镜检查其实并不可怕

很多人畏惧胃镜和肠镜检查,认为胃镜和肠镜检查十分痛苦,而不做检查,导致一些患者到了肿瘤晚期再做检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我们建议有症状及早做检查。

其实,现在的电子胃镜和肠镜镜身细,柔软,顺应性好,再加上医生操作熟练,一般5分钟就能完成胃镜检查,20分钟就能完成肠镜检查,并无太大的痛苦。胃镜有恶心感,肠镜只是有些腹胀感。

实在怕痛还可以选择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没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检查者,麻醉医生静脉注入短效微量静脉麻醉药,体检者进入睡眠状态,整个检查过程没有任何不舒服,检查完成后,停用麻醉药,患者很快就能苏醒。很多检查者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我做完了吗?我怎么不知道”。

大医生介绍

钟世顺

博士,主任医师。目前担任福建省消化内镜分会消化道肿瘤诊治学组委员兼秘书,超声内镜学组副组长,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内镜下诊治以及肠道微生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福建省青年人才计划项目基金资助一项,在SCI源期刊和各种核心期刊发表论著三十余篇,参编专著二部。

节目预告

4月23日20:00-21:00

话题:痴呆的早期识别与防治

嘉宾:高丽丽

医院脑病科副主任

收听方式:调频fm.6、学习强国、蜻蜓FM、喜马拉雅

收看方式:I看直播海博TV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它是诊断消化道肿瘤最直接高效的手段,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