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新气功实施高氧、低代谢整体疗法,为练功者增强免疫、恢复健康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通过练功,不仅使我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而且连困扰我多年的许多慢性疾病,如胆囊炎、荨麻疹、慢性肾盂肾炎等等,也不翼而飞了。康复第一个五年后,除了练功,我还习练太极、木兰拳剑等健身系列,继而参加了社区健身队和康复俱乐部艺术团,多次到区、市参加表演或比赛,有时还应邀外出公演,向社会各界宣传“癌症不等于死亡”的理念。健身康复活动丰富多采,康复之路越走越宽广,我的心情也松轻愉悦了许多。
路,总是艰难而曲折的。曾记得,第一次放化治疗月余后,即年11月B超复查时,发现甲状腺左侧叶里可见15mm14mm肿块,医生提示“甲癌复发,建议跟踪。”一月后再复查,显示同样声象。后经主刀教授及有关专家会诊,直面B超影象,反复观察分析,甲癌复发的提示被否定,原来所见肿块,实为甲状腺左侧次切残存的腺体因放疗烧伤所致的疤痕。这是一场虚惊,但此后的10余年里,因淋巴结肿大而提示甲癌复发或转移或性质待定达20余次之多。如年,我双膝、大腿及腰背部突然疼痛难忍,经CT扫描结论,我成了甲癌骨转移嫌疑犯。特别是在术后13年的年3月,一张“颈部双侧多个淋巴结肿大,多为甲癌复发。”的报告单,还呈现在我眼前。尽管提示并不确切,一点不动声色是不可能的。但多年来的磨难练就了我冷静分析、从容应对的思维定势,我没有惊慌失措而”草木皆兵,严阵以待。”我只默守一条,不多疑盲从,不轻易再续放化治疗。我坚持强身健体,增强免疫,练功练心,性命双修。我相信郭林新气功的神奇疗效,坚信人体潜能的抗病能力是无可估量的。就这样,风雨中拼搏,险途上迂回,我赢得了一年又一年!
康复期满六年后,我志愿加入了“癌症康复工作者”的行列,被大伙推举为湖南省癌症患者康复俱乐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内部刊物《康复乐园》执行主编,主管“生命强者艺术团”工作,还是“癌症康复学习班”的辅导员之一。我满腔热忱地接待来自全省各地的癌患朋友们或家属们的访问和咨询,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帮他们排忧解难,教他们习练郭林新气功,每天不厌其烦地向他们重复着看到、听到的抗癌康复的动人故事,家里的电话简直成了癌友们的咨询热线。这些年来,我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闲时间,有空就阅读报刊杂志或上网搜索查询,及时地把癌症治疗的前沿成果和癌症康复知识传授给病友们。病友们感激敬重我,看着一张张原本愁云密布的脸,慢慢地舒展了,红润了,灿烂了,我得到了莫大欣慰,我深深领悟到我的付出,值得!乐观向上,积极奉献,让我获得了人生最大的快乐,也更好地促进了身心健康。
以上是我20余年来抗癌康复所走过的路。一位晚期癌症患者,而且患的是*性最大,死亡率最高的未分化癌肿,却超越医生预言的存活期而健康快乐地生存至今。这究竟得力于什么呢?对于这个不知有多少人询问过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其一,沉着冷静,看淡人生苦难,是我战胜疾病重要的思想基础。
我是一位人民教师,为人师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和*的培养教育,使我早就领悟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也懂得生、老、病、死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教授初断我患癌时,我没被吓倒,照例上班直至进院治疗;术前术后,我都叮嘱先生不要通知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我从不把自已当病人看而要求家人照顾什么;我更不怨天尤人,咀咒苍天为什么偏偏把不幸降落到我的头上。我常常因自已患病给家人增添沉重的心理包袱而深感内疚。于是,在家病休期间,我除操持全部家务,还悄悄地为我的先生和我未成家的孩子,添置4—5年春夏秋冬的被服和衣袜鞋帽,因为我担心也许哪一天,那可恶的癌魔卷土重来,我一觉“睡去”不再醒来。从容、坦诚、心如止水,让我赢得了战胜疾病的最佳心理状态,能理智而客观地面对现实。
其二,乐观向上,用满腔热忱拥抱生活,是我抗癌致胜的重要法宝。
患病前,我是一位严于律已且性格十分内敛的女性。“宁可负我,决不负人”是数十年来绝对的处世原则。我不善于也不喜欢与人交流,即使遇到什么烦心事,也从不向别人(包括家人)渲泄求助。现代医学认为:心理和精神因素会影响生理、病理发生突变。长期处于深重、抑郁的心理状态,是我不幸患癌症的主要原因。
患病后,我彻底改变了自已。变得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变得知足、淡薄、平易坦诚。怀着对人生的依恋,我不再清高孤独。加入群体抗癌队伍后,每天和病友们一道健身、说笑。我还学唱歌、跳舞,听音乐,学电脑,上老年大学等,现在,我的朋友中,有病友、功友、拳友、学友、舞友,网友,日子过得舒心而充实,从而愉悦了身心,促进了健康。
其三,坚定信心,主动参与综合治疗,是我战胜癌症的关键所在。
当一纸“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理报告单,递到我先生手里的时候,他惊呆了,而我却安慰他说:“只要曾经有过一个(指甲状腺未分化癌)成功的病例,我就一定是第二个。”先生见我如此豁达、坚定,立即补充说:“如果没有第一个,你就是第一个嘛!因为奇迹是可以创造的!”后来,在查询有关资料时获悉:甲状腺未分化癌,其复发转移率最高,患者大多在半年至一年内死亡,其治愈率为7%,这7%中还能没有我吗?!就这样,我从困惑中走了出来,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抗癌康复的征途。
肿瘤的手术切除及放化治疗是否实施,是需要大夫们根据医理、病理、生理以及病况程度全面权衡而决定的。但放化治疗的时段、剂量、以及配合支持手段的选择是决不能照本宣科、一味地追求专业目标和科学规范的。患者必须主动参与制定治疗规划,及时如实地向医生反映自身的适应情况,并敢于提出个人意愿等等。以避免走弯路或错路,造成瘤去人亡的悲剧。
我的化疗方案是著名肿瘤治疗专家申文江教授应我的恳求而精心设计的。但在实施过程中,我根据自身的耐受能力和感受,6个疗程的化疗方案,仅作了两个疗程就果断要求中止了。
10余年来,多次复查B超提示:“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甲癌复发?或性质待定。”但无论情况怎么紧急,我从不手忙脚乱,乱医乱治,也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避免了过度或不当的治疗。
癌症的治疗是残酷的,我坚持综合治疗,不轻易放过任何治疗机会;抗癌康复的路是漫长的,我严密监控,从不掉以轻心,至今我仍坚持每半年复查一次,随时监控身体的各项指标,及时进行调理。这是我10余年来多次化险为夷、存活至今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说不上我是成功者,因为前程未卜,但我已活了下来却是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我,虽早已年过古稀,并非疾病缠身,而是健康快乐地活着。医生说我创造了生命奇迹!我深深体会到:抗癌康复靠的是自已救自已,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