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胆囊炎
胆囊炎是指胆囊壁的炎症。在各种家畜都有发生,马属动物虽无胆囊,但有时亦发生胆管炎。
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等;胆囊结石;胆囊内寄生虫,如肝片吸虫、矛形双腔吸虫;十二指肠炎症的蔓延。此外,还继发于钩端螺旋体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瘟等疾病。
急性胆囊炎,病畜体温升高,恶寒战栗,轻微*痘,腹痛;肝脏部触诊,病畜疼痛不安。血液检查: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中、小动物B超检查,可见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若由胆结石引起,可见由胆结石形成的光团。
慢性胆囊炎,病畜表现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疸、腹痛、消瘦、贫血。B超检查,胆管壁和胆囊壁增厚。当继发肝硬变时,还出现浮肿和腹水。若继发于传染病,还有其所患传染病的固有症状。
使病畜保持安静,饲喂有营养、易消化的饲料。当病畜疼痛不安时,可内服水合氯醛,或者肌内注射阿托品、山莨菪碱。同时,应用青霉素、四环素或土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消炎,防止继发性感染。
病程中,应及时应用利胆剂,如去氢胆酸、消胆胺、人工盐、硫酸镁;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等保肝药物。对于化脓性胆管与胆囊炎、胆结石或穿孔,应采取外科手术疗法。
第三节胆结石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按胆石成分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胆红素钙石,主要成分为胆红素钙,呈棕黑色,硬度不一,形状不定,有时呈胆泥或胆沙状。多见于牛、话、大;
②胆固醇石,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常呈单个大的结石,白色或淡*色,质较软,多发生于鼠猴和狒狒;
③混合胆石,主要成分为胆红素、胆固醇和碳酸钙,呈*色和棕褐色,切面呈同心环状层。常发生在胆囊,见于各种动物。
一般认为是机体代谢紊乱,胆管和胆囊的感染性和寄生虫性炎症,细菌团块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形成的结石核心物质,以及胆汁瘀滞等,使胆红素颗粒、胆固醇和矿物盐结晶沉积于核心物质上面形成结石。
因动物不同而有差异,但主要表现消化机能和肝功能障碍,如厌食、慢性间歇性腹泻、渐进性消瘦、可视黏膜*染等。
依据临床症状,怀疑为胆石症时,可进行X线胆道造影和B超检查。
可采用中西善医结合的排石、溶石等方法进行治疗。对一些比较大的、药物不起作用的结石,实施手术取出结石或直接切除胆囊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免责申明:
本内容不是原创,供大家学习。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往期回顾----------------
第三单元其他胃肠疾病第二单元反刍动物前胃和皱胃疾病第一单元口腔、唾液腺、咽和食管疾病第十一篇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01年1月日)-电脑端-阅读原文-语音
科普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