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临床常用秘验方51首
TUhjnbcbe - 2021/5/12 14:56:00

咳喘七子汤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紫苏子10克、葶苈子(包)10克、车前子(包)10克、光杏仁(打)10克、莱菔子(炒打)10克、五味子10克、补骨脂1O克、生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功能:健脾化痰、温肾纳气、止咳平喘。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症见咳嗽咯痰艰辛,痰白或*浊,胸闷息短,纳食欠香,大便粘滞不爽或干结,小便*热,脉濡滑,苔薄*腻。临床应用:本方为咳喘而设,无论外感咳喘或引动伏饮喘咳,今之急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均可加减应用而获效。其辨证要点为咳喘痰稠,或*或白而艰咯,胸闷息促,纳少大便结,脉濡滑,苔*或腻。加减法:外感风寒加蜜炙麻*10克、防风10克、解表宣肺;感受风热咽红燥痛加银花10克、*芩10克、板蓝根20克、清热解*利咽;咳甚痰多视痰色而定,痰清稀如涎沫加细辛3克、干姜2克、温化痰饮;痰白粘而易咯加法半夏10克、云茯苓10克、橘红10克、健脾化痰;痰*稠艰咯加*芩10克、百部20克、海浮石10克、清肺消痰;胸闷或胸痛加白芥子10克、枳壳10克、瓜篓皮10克、丹参10克、化痰瘀、宽胸止痛;久咳肺虚,动则汗出、息短,面色苍*加*芪15克、防风10克、*参10克、益气固表;肺阴不足,咽干舌红,大便燥结加元参15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滋阴润燥通腑;肾虚腰酸,咳喘息促,神疲气力,脉细苔薄加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菟丝子10克、胡桃肉10克、补肾纳气。

清热化痰益气活血方治痰热肺炎

瓜萎10g、薤白10g、半夏10g、*芪15g、*参15g、丹参15g、赤芍15g、*苓10g、连翘15g、蒲公英24g、紫花地丁24g、鱼腥草24g、甘草3g;功能:清热化痰,益气活血。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气虚血瘀。症见:咳嗽,痰*不易咯出,胸闷,气短,神疲乏力,或见发热,口干。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脉细滑等症。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2-4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

平肝降压汤治高血压

粉丹皮15-30克、淮牛膝15-30克、嫩钩藤(后下)15-30克、黑玄参15-30克。功能:滋阴熄风,平肝降压。主治: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肝肾阴虚、内热生风者。

补气活血汤治半身不遂、

*芪8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豨莶草20克、丹参15克、水蛭10克、红花6克、桃仁6克、地龙10克、怀牛膝9克、僵蚕10克、菖蒲10克。 功能:益气化瘀,化痰通络。主治:各型、各期中风病所致的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失语、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水煎煮二次,共取汁毫升,早晚温服,每次毫升。

口眼歪面正汤治面瘫

明天麻(冲)10克、全蝎(冲)10克、炙僵蚕10克、生甘草6克、羌活10克、蔓荆子15克、大川芎15克、全当归20克、白附子12克、防风12克、白蒺藜15克、蜈蚣二条、钩藤12克、地龙15克。功能:祛风活血、化痰止痉。主治:骤然口眼歪斜或左或右,饮食言语不利,舌强不能转动司味,泪多井流口涎,双目闭合不全,面部作麻抽搐,苔腻或白,脉象细浮或迟或滑。

理气散结方治心气病

旋覆花6克、代赭石6克、陈皮6克、云苓15克、制半夏6克、竹茹6克、降香6克、乌药6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僵蚕6克、地龙15克。功能:行气、降逆、散结、安神。主治:气机紊乱(主要包括气滞、气逆)及其病理产物瘀血、痰湿所致内科心身疾病及心理疾病。症见胃脘痛、胸痛、心悸、呃逆、腹痛、胁痛、气短、胸闷、腹胀以及易激动焦虑、压抑、睡眠欠佳等躯体障碍与情绪障碍。

百合益心汤治病*性心肌炎

百合30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30克、丹皮15克;功能:益肺养心,凉血解*,清热安神。主治:病*性心肌炎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咽红赤、舌红者。用法:诸药共水煎,每剂取汁ml,分三次服,每日一剂,用药期间忌食油腻辛辣之品。

心痹汤治冠心病

*芪20g、*参20g、山楂15g、丹参15g、薤白10g、田七10g、赤芍10g、桂枝10g、红花5g、当归10g、川芎10g、枸杞子15g、郁金10g、*精20g;
  功能:益气养血,宣痹豁痰,活血散瘀。
  主治:冠心病初期、中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毫升,每次服毫升,早晚各1次。

 

保元汤治心气痛

*芪24克,*参24克,麦冬30克、丹参30克,檀香10克,砂仁10克,炒酸枣仁30克,葛根24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功能: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主治: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胸中刺痛、夜寐不宁、纳呆食少,诸症动则加重,舌质淡红,舌苔白腻稍厚,脉细弱。临床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出现上述证候者。

仙人舒心汤治冠心病、心绞痛

人参10克、*芪30克、仙灵脾15克、鹿角胶15克、肉桂6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檀香15克、三七3克; 功能:温肾益心,宣痹通脉,止痛。主治:老年男性冠心病、心绞痛。

益气升降汤治胸闷

*芪30克、人参10克、西洋参15克、台*参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玉竹30克、炙甘草6克;功能:补益宗气,调畅气机。主治:太息症,自觉胸间憋闷,压迫感而深吸气,然后以呼出为快,或兼心悸、胸痛、乏力、多梦、眩晕等。 本方可治疗冠心病、心肌炎等多种疾病中的太息症,而随着症状的减轻和好转,心电图也随之改善。应用时,心悸怔忡加酸枣仁15克,*连12克,丹参15克;全身乏力、动则气短酌加*芪、人参量;口干渴加元参、石斛各15克,知母10克;津气两虚加三参饮;血虚加当归、阿胶各10克,熟地15克;失眠加酸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烦燥不安加知母、炒栀子、竹茹、竹叶各10克;虚热加地骨皮15-30克;心冷背寒加桂枝10克,干姜10克;项背肩肿不舒加葛根30克;脉迟加桂枝10克、或官桂、附子各10克;脉压差小者,炙甘草增至15-3O克。

芎龙汤治心脑血管病

川芎30克、地龙15克、葛根30克、延胡30克、川牛膝30克。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癌症、心脑血管病、肝病、痛经、糖尿病、胶原性病等伴有血液高粘状态者,或见青紫舌、舌脉异常者。 用法:急火煮沸,继慢火煮半小时,滤药液,加水再煎,共3次,3次药液混和,约在-ml间,吩3次饭后1-2小时温服。

清化复阴汤治脑血管病

麦冬10g、石斛12g、天花粉10g、贝母10g、胆南星10g、竹沥10毫升、远志6g、菖蒲10g、僵蚕10g、地龙30g、牛膝10g、羚羊角2g;功能:滋阴益胃生津,祛风化痰,开窍镇痉,平肝熄风,导瘀下行。主治:适用于风火炽盛,胃津不能上行,痰寒灵窍,昏不知人,中风及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之疾患。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活血通脉汤治脑动脉硬化症

丹参30g、田七15g、赤芍10g、葛根30g、*芪30g、何首乌20g、女贞子20g、法夏6g;功能: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滋肾豁痰。主治:脑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之头晕、眼花、头痛、脑鸣、耳鸣、健忘,体倦乏力、腿膝酸软、语言不利、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嗜睡、肢体麻木、反应迟钝等。

消胃痞方治胃病

*芪20-30g、*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3g、丹参15-30g、檀香8g、(后下)枳壳10g、白芍15-30g、薏苡仁30g、蛇舌草20g、猪苓15g、乌梅15g、*连5g、山慈菇10g;功能:健脾益气,养胃生津,活血化瘀。主治:中医胃病痞证,西医慢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表现为胃脘痞满疼痛,纳呆,嗳气,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消瘦乏力等。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个月为1疗程。

溃疡散治胃溃疡,

炙*芪20克、乌贼骨10克、延胡索10克、炒白芍10克、煅牡蛎15克、炒白芨10克、广木香10克、炒白术10克、五灵脂10克、炙甘草10克。功能:健脾调中,止血活血散瘀,制酸和胃。主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肝复宁治病*性肝炎。

茵陈30g、板蓝根20g、白花蛇舌草30g、露蜂房10g、白矾3g、山豆根3g、紫草10g、大*6g、生芪30g、鹿寿草30g;功能:清热利湿,解*活血。主治:病*性肝炎。用法:先将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煎20-30分钟,煎3次,共取汁毫升,每日1剂,早晚各1次分服。

益气活血利水汤治肝硬化

*芪20~30g、白术30g、连皮茯苓30g、当归10g、三七粉3g、赤芍15g、柴胡10g、郁金12g、车前子20g、陈葫芦壳30g、
  功能:健脾疏肝、活血利水。
  主治:各种肝硬化中晚期,因肝脾失调,日久气血水互结体内形成积聚水臌者。
  用法:成人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口服。

人参鳖甲汤治肝硬化

白参20克,当归、川芎、茵陈各25克,姜*、郁金、丹皮、赤芍、茯苓、鸡内金各15克,鳖甲、土元、柴胡、青皮、白术各10克,甘草5克。 功能:活血柔肝,健脖益气,软坚消痞。主治:肝硬化,以肝血瘀阻为主。

益肾解*汤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生*芪30g、大生地10g、山萸肉10g、怀山药15g、云茯苓12g、川*柏10g、紫丹参30g、鹿衔草30g、六月雪30g、生大*10g;功能:扶正祛邪,益肾解*。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用法:每日一帖,每贴煎二次口服。

柴胡利胆汤治慢性胆囊炎

柴胡10g、半夏10g、*参15g、甘草10g、郁金10g、金钱草50g、丹皮15g、芍药15g、薏仁30g;功能:利胆和胃,清热渗湿。主治: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为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有时为急性胆囊炎的遗患,但大多数病例,既往没有急性发作病史,发现时即为慢性。症见:右胁下隐痛,或右肩胛区疼痛,上腹或左上腹不适,胃脘胀满或灼热,口苦,嗳气,恶心,进油煎或脂肪类食物后,上述症状加重,小便时*,大便时干时稀,脉弦,舌苔厚腻。用法:浸泡20分钟,水煎两次,每次煎25分钟,两煎混合,早、晚空腹各温服一半,每日一剂。

消化复宁汤治胆囊炎、胆石症

柴胡10克、枳壳12克、*芩9克,白芍20克、苍术15克、郁金10克、延胡索12克、山楂15克、蒲公英20克、车前草15克、竹茹10克、谷麦芽各15克。功能:宽中理气,调和肝胆,健脾和胃,平衡升降。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心综合征、胆汁返流性胃炎等消化系病证。怔见脘胁痛胀,不思饮食,嗳气吞酸,大便干稀不一,小溲偏*,口苦,苔薄或滑腻或质红少苔,脉细弦等。

参苓赤白止泻汤治久泻

*参10克、茯苓10克、赤石脂15克、白术10克、补骨脂10克、肉蔻10克、莲肉10克、椿根皮15克;功能:健脾补肾,涩肠止泻。主治:肾阳虚衰,脾失健运,大肠不固致泄泻经久不愈者(肾脾两虚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 临床应用:本方对虚寒型急、慢性腹泻标本兼治,平稳有效,如进三剂不能显效加诃子12克、石榴皮15克;泄泻缓解腹痛仍著者加炒粟壳10克;纳呆恶心者加砂仁10克、草蔻10克;泄泻向愈仍面色苍白、怕冷、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6克、炒干姜10克;泄泻虽愈而见口、鼻、咽干燥、目涩者加麦冬12克、枸杞子10克。本方用于小儿患者药量酌减。 

复方连术汤治口腔溃疡

苍术30克、川*连3~5克、胡*连10克、人中白10克、甘中*10克、生甘草10~13克。功能:清热化湿,泻火解*,健脾护中。主治:口疳(复发性口腔炎、复发性口腔溃疡)

补阳疗嚏汤治过敏性鼻炎

苍耳子10~15g、白芷10~20g、辛夷10~12g、细辛3~6g、桂枝10~15g、白芍12~20g、*参20~30g、白术20~30g、*芪30~60g、鹿角霜10~20g、藁本10~15g、徐长卿15~20g、制附子10~12g、巴戟天12~15g、炙甘草6~10g、大枣3枚、生姜3片。 功能:温阳补气、疗嚏止痒。
  主治:鼻鼽(过敏性鼻炎)
  用法:浸泡3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煎10-15分钟,放凉温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分服。

清上温下汤治鼻衄

桑白皮20克、地骨皮20克、旱莲草20克、女贞子20克、知母12克、*柏6克、*精15克、怀牛膝15克、玄参12克、仙鹤草20克、炒栀子15克、炮姜10克。 功能:清上温下,导火归元。 主治:反复鼻衄,久治不愈。

泻青光明汤治青光眼

夏枯草18g、决明子15g、石决明30g、(先煎)、*苓、栀子6g、大*6g、(后下)、茵陈10g、木通10g、猪苓10g、泽兰10g;
  功能:清肝泻火,消瘀利水,降压明目。
  主治: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或慢性充血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症见单眼或双眼胀痛,睫状充血,眼内压增高明显,视力迅速下降,伴头痛,心烦失眠,舌苔*腻,脉象弦数,大便燥结,小便*赤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若药后大便溏泻,大*不必后下。

健脾温肾止泻汤治虚性泄泻。

*芪30克、*参20克、白术15克、升麻9克、桔梗9克、柴胡9克、茯苓12克、炒扁豆15克、炒苡米20克、砂仁6克、(后下)、补骨脂15克、五味子15克、肉豆蔻9克、吴茱萸9克、甘草9克、功能:益气升阳,健脾温肾。主治:肺、脾、肾俱虚所致的慢性泄泻。症见病时日久,形瘦神疲,纳谷呆顿,下肢肿胀,食入即便,晨起五更泄泻,昼日大便溏稀,每日4-5次甚至10多次,常感困倦短气,便后更觉乏力,头晕,目眩,四肢不温,喜热饮食,进食生冷油腻即肠鸣、泄泻,舌质淡胖,苔白薄,脉沉细无力。

太子健治小儿呼吸道感染

太子参6克、柴胡4.5克、*芩6克、法半夏6克、桂枝3克、赤芍6克、蝉衣3克、丹参6克、炙甘草3克、红枣12克; 功能:和解表里,调和营卫,增强体质;主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迁延期及恢复期。

复方益母膏治月经不调、

益母草克、当归克、白芍克、生地克、炒川芎60克、*芪50克、*参50克、醋香附90克、陈皮60克、砂仁15克、红糖克。功能:益气补血,理气止痛,活血止血,健脾调经。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不孕症等。用法:先将益母草为第一份,用水9公斤煎煮3小时(将益母草煎至烂为度)。然后把当归、白芍、生地、香附、*芪、*参做为第二份放在煎过益母草的水里煮沸2小时,再把砂仁放入,煎15-20分钟后,压榨过滤去渣,再放锅内熬至毫升,最后把红糖放人,溶化即成。早晚各服1次,每服15克、(约一汤匙)。临床应用:对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症患者,需坚持服药三个月为一疗程,以观察疗效,一般一个疗程可治愈。对崩漏患者,可酌情增加眼药剂量,每日可服3-4次,每次30-40克。如子宫出血过多,采用自拟方(固冲止血汤):*芪30克、西洋参10克、焦白术15克、当归10克、醋白芍15克、巴戟肉15克、山萸肉10克,黑蒲*10克、茜草炭15克、地榆炭10克、*芩炭10克、乌梅炭30克、丹皮炭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共取汁毫升,早晚每次毫升温服。待出血基本停止,水煎汤可停服,继续服用复方益母膏,还要嘱患者卧床休息,增加营养,调理情绪。

活血化瘀汤治经痛

当归15g、丹参20g、川芎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灵脂10g、香附10g、肉桂5g、炮姜5g;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治:少腹隐痛,喜温喜按,包块日久不消,腰部酸痛,经期或劳累后加重,经期乳房胀痛,月经后期量少,色紫有血块,白带量多,色白质稀,尿清便溏,舌质淡白有瘀点,苔薄白而腻,脉沉迟或沉涩。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水煎煮两次,共取汁毫升。早晚分两次,每次毫升温服。

乳癖灵治乳腺增生

仙灵脾12克、鹿角9克、制香附9克、益母草30克、山慈菇9克、生山楂15克;功能:调摄冲任,理气活血。主治: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共取汁毫升,每次毫升,早晚各一次。

理气散结汤治乳腺增生

青皮l0~l2克、枳壳10~12克、郁金l0~l2克、当归12~15克、川牛膝10~12克、川贝母10~12克、僵虫10~15克、炒麦芽30~40克;功能:理气调冲,活血散结主治:乳癖(乳腺增生)。

疏肝和营汤治乳腺增生病

柴胡10克、香附10克、郁金15克、青皮10克、枳实10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川楝子10克、生甘草6克;功能:疏肝理气,和营散结。主治:妇女乳腺增生病,乳房结块,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后则减,并伴月经不调等症。

温肾安胎汤治习惯性流产

鹿角胶(烊冲)10克,金毛狗脊10克,仙茅6克,菟丝子12克,川断12克,杜仲12克,桑寄生12克,莲房10克,仙鹤草15克,淮山药15克。功能:温肾止血安胎。主治;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用法:每剂加水毫升、浸泡1小时后,用慢火煎药液至毫升左右,如此二次,分早、晚温服。出血稍多,加荆芥炭10克;恶心呕吐,加砂仁(杵冲)4克,半夏10克;大便秘结,加桑椹15克,何首乌15克。

宫血丸治子宫出血

生熟地炭各15g、旱莲草30g、女贞子15g、炒蒲*10g、炒*芩20g、炒白术10g、*参15g、仙鹤草30g、乌贼骨20g、田三七3g;功能:滋补肝肾、养阴止血。主治:各种类型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用法:将上药研细末泛水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

温阳止崩汤治血崩

炙*芪30克、*参30克、熟附片炭5克、炮姜炭5克、生地炭12克、鹿角胶12克、三七粉(吞)3克、熟*炭6克、血余炭10克、仙鹤草30克;功能:温经壮阳,固摄冲任。 主治:阳虚型血崩。

热痹煎治热痹关节炎

忍冬藤30g、金银花20g、晚蚕砂(包煎)30g、制僵蚕10g、川桂枝10g、生石膏30g、大生地30g、连翘壳20g、紫草根10g、香白芷10g、生甘草6g、人工牛*(分吞)0.6g;功用:清热解*,祛风胜湿,凉血行瘀。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热痹者。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筋脉拘急,甚则关节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手不可近,活动不利。兼有发热恶寒,口渴心烦,小便色赤。舌质红,苔*糙,脉象弦数。用法:先将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煎10分钟,再用文火煎10-20分钟。1日1剂,共煎3次,分早中晚饭后1小时服,10天为1疗程。如病情好转用量酌减,适加当归、芍药各10-15克;若病情时缓时剧,可去连翘、人工牛*,加露蜂房10克、乌梢蛇15-20克。

风湿骨痛汤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当归、防风、麻*各30克,秦艽、独活、续断、羌活、鸡血藤、川芎各20克、淮牛膝、木瓜、杜仲、土鳖虫、白芷、制川乌、制草乌、紫草各10克。功能: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治:因受风寒引起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折骨。 用法:口服一次30-60ml,一日2次。

通痹汤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胀痛

羌活15克、秦艽15克、细辛3克、川芎15克、当归20克、杜仲20克、赤芍20克、萆薢10克、木瓜10克、茯苓20克、牛膝20克、乳香10克。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见关节肿胀、疼痛,筋脉拘急,活动不利等。

补肾除痹胶囊治风湿痛痹

仙茅、仙灵脾、杜仲、鸡血藤、白芍、牛膝各15克,蚂蚁、丹参、*芪各20克,乌稍蛇、全虫、制川乌各6克,桂枝、甘草各10克,威灵仙、白术、木瓜各12克,细辛3克,制马钱子0.5克,麝香0.3克;制作本药胶囊时,以本方剂中各自药物剂量为基数,分别乘以为其总量,除麝香外经煎熬浓缩提纯烘干压粉,在密闭条件下将麝香研成细面,均匀拌入诸药中,装入胶囊,每粒重0.5克,相当于生药3.9克。 功能:补肾壮督,益气健脾,活血通络,祛湿除痹。

治偏头痛方治头痛

天麻9克,白术9克,清半夏9克,羌活9克,枸杞子30克,菊花9克,龙胆草9克,珍珠母30克,蔓荆子9克,藁本9克,白芷6克,丹参24克。功能:滋下清上,通络化痰,祛风止痛。主治: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症见头痛时发,发则头痛剧烈,痛连眉棱,或牵引目痛;或偏于一侧,或满头皆痛,或其痛如刺,痛处不移,或头昏沉重,胸脘痞闷,呕恶痰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涩。

清眩汤治眩晕

荆芥6克、防风6克、羌活6克、独活6克、柴胡6克、前胡6克、茯苓6克、川芎6克、枳壳6克、桔梗6克、薄荷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祛风解表,清脑定眩。主治:病*感染所致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临床上以突发性、剧烈性眩晕为特征,伴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用法:上药十二味,水煎两次,煮沸15分钟后取汁,两煎共取汁毫升,分2-3次温服,略略取汗避风,每日一剂。 临床应用: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是临床赏见病、发病,发病年龄各在20-50岁。本病发作时病人非常痛苦,可持续发作数周之久,回前临床多采用对症处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对继发于病*感染的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应用清眩汤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迅速解除患者痛苦,平均服药3剂左右,一般不需加减。

五子补肾益肝汤治肝肾虚

枸杞子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北五味10克、车前子15克、菊花15克、菟丝子20克、桑椹子20克、韭菜子20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女贞子15克、补骨脂15克。功能:滋补肝肾,益精髓,养气血,强阴壮阳。主治:阴阳俱虚、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疼痛,头晕耳鸣,乏困无力,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乙型肝病、病*携带的保护治疗等。

益肾生白饮治虚劳

淫羊藿15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5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芪20克、鸡血藤30克、炮山甲15克、甘草10克。 功能:益肾健脾,补气养血。 主治:虚劳(癌症放、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贫血等)。

生精助育丸治不育症

西*参克、(红参更佳),北枸杞克,龟板胶克,鹿角胶克,大熟地克,补骨脂60克,菟丝子60克,五味子30克,漂白术克、鲟*鱼鳔克、淫羊藿60克、秦当归60克,生淮山药60克,潼蒺藜60克,山萸肉60克,雄蚕蛾克,紫河车克,海参克。
  功能:补肾助阳,生精种子。
  主治:男子肾虚,精液异常,如精子数量少(或无精子症),精子活动力弱,精子活动率低(死精子过多)等男性不育症。
  用法:本方各药依法炮制后研成细末,龟、鹿胶另烊化拌入蜂蜜内调匀,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2丸,每日早晚用淡盐开水送服。3个月为一疗程。由于本病疗程较长,服用汤剂不仅患者难以坚持治疗,而且药价较昂贵,制成丸剂服用方便,既节约了药费,而且比汤剂效果更佳。

解*润燥汤治燥*症

*芪15克、玉竹15克、土茯苓15克、赤白芍各10克、生甘草3克、紫草6克、紫丹参12克、木贼草10克、威灵仙10克。功能:益气养阴、解*祛瘀、生津润燥。主治:干燥综合征(中医谓之“燥*症”)。其临床指征多见口干唇燥,频喜漱水、目涩少泪、齿浮松脆或有腮肿、关节肌肉游窜疼痛、肌肤甲错、指端肤色苍白或暗红(雷诺氏综合证)、形瘦疲乏、低热、脉细涩等。

铁枵消疹饮治湿疹

丹皮15克、赤芍15克、紫草6克、生地15克、防风10克、银花藤30克、地肤子15克、全蝎6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白藓皮15克; 功能:凉血祛风,清热利湿主治:各种湿疹(包括湿性过敏性皮炎)。

活血软化汤治顽固性皮肤病

当归10克、丹参30克、生牡蛎(先煎)30克、炒山甲6克、乌梅9克、公丁香3克、火麻仁30克、生姜皮5克。功能:活血软化,润肤除屑。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苔癣化,顽癣,鱼鳞癣,毛发角质症、脂溢性干性皮炎、银屑病、扁平疣、寻常疣等顽固性皮肤病均属于本方治疗范围,常服本方对皮肤有柔润作用。应用:本方适用于顽固性干燥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苔癣化)、顽癣、鱼鳞癣、银屑病、干性脂溢性皮炎、扁平疣、寻常疣等。上述诸病症病史较长,患部皮肤多以干燥、粗糙、增厚、脱屑、搔痒等为共同特点,同时根据不同皮疹在本方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减:癣症加补骨脂15克、小皂荚10克,扁平疣加生薏仁50克、牛蒡子20克、板蓝根30克,寻常疣加穿破石30克,皮肤干燥厉害者加玉竹30克、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搔痒明显者加白蒺藜15克、白藓皮15克。在服药的同时可适量配合应用乐肤液、恩肤霜,藓类皮肤病适量地选择皮康王外用。

消瘀接骨散损伤骨折

花椒20克、五加皮50克、白芷50克、桂皮20克、川芎50克。功能:温经通络、行瘀止痛。主治:各种急、慢性损伤后的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粉未,用少许饴糖或蜂蜜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取该药膏适量敷于患处,外用洁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固定即可。每24小时更换一次,1周为1疗程。临床应用:本方广泛用于骨伤科的急慢性损伤。急性腰扭伤以该药外敷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新鲜骨折复位后外敷10分钟止痛,1~2天即可消肿,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在慢性损伤中治疗髌骨软化症、跟痛症、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颈椎病、腰背肌筋膜炎等有良好疗效。在患处外敷的药膏厚度不得小于1毫米,一般2-3毫米,否则局部药物浓度不足,会影响疗效。夏季长期运用时,局部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搔痒、丘疹等过敏反应表现,停药后或改用丁锷教授另一外用药方骨疽拔*散外敷即可消失。在更换药物期间,局部可予温水擦洗,配合同部按摩疗效更好。

癌热方治肿瘤发热

柴胡30克、银花15克、三叶青15克、青蒿15克、山慈菇30克、水牛角30克、干蟾皮9克、制大*10克、生甘草6克;功能:宣郁导邪,解*退热。 主治:肿瘤发热。

所有药方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常用秘验方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