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养生小寒养生温肾阳,固培元
TUhjnbcbe - 2021/4/21 23:33:00

小寒养生温肾阳,核桃杜仲虫草汤;

三九御寒慎冬练,减肥少甘多清淡;

艾灸膏方固培元,大道从简法自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较寒冷的日子,土壤冻结,河流封冻,有“数九寒天”和“冷在三九”之说。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一番春意换年芳

在小寒节气,应该滋养肾阳、培元固本。注意合理进补,切勿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饮食应该“减甘增苦”,日常饮食可选择高热量、性偏温的食物,选择栗子、大枣、桂圆、淮山药、莲子、枸杞等。但体质偏热、偏实及容易上火者,则注意凉热的合理搭配,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如杜仲虫草汤。少食性寒凉的中药,以免伤脾胃阳气。

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起居“三防”:一防寒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腹部保暖、膝部保暖和脚部保暖,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较为合适。二防感冒。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增强御寒能力。三防燥。补水也很重要,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也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冬练三九”,运动原则是:一要日出后开始锻炼,二是准备运动不可少;运动要适度,莫要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冬病冬治”穴位贴敷疗法。

“三九”是冬至后的三个九天,是一年中较冷的时间段。冬至日我们将经历较短的白天和较长的黑夜,自冬至日后,阳气将逐渐生长,并有逐渐上行发展的趋势,中医称之为“一阳生”。“冬病冬治”三九贴,即在“三九”天里,将配制好的中药以外敷的方式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每九天贴治一次,以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九贴贴敷时间:

头九20年12月21日——20年12月29日

二九20年12月30日——21年1月7日

三九21年1月8日——21年1月16日

起居保健

《*帝内经》起居调养强调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

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

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脚要保暖,睡前要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次,以补肾健脑。

“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于温暖,失去他万物无法生存。

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现代医学也认为,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应注意防寒,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同时应节制房事,《寿世保元》中指出:“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房事,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

故应节嗜欲,止声色,调摄精神,使人阴阳协调,气血冲和,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精神调养

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冬季受到使用火炉、暖气、气候干燥等方面的影响,人容易“上火”,情绪也易发生变化。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因此,冬季要注意情绪调节。

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

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

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

根据中医“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冬季膳食原则中应多吃温性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可选食:糙米、玉米、小麦、黑豆、豌豆等榖豆类;

青菜、豆腐、木耳、核桃、大枣、栗子、梨、苹果、桔子、香蕉、山楂、甘蔗、红薯、生姜、韭菜、大蒜、花椰菜等蔬果;

牛羊肉、鹿肉、蹄筋、鸽、鹌鹑、乌鸡、鹅肉、鸭肉、猪腰子及海参、鳝鱼、鲤鱼、鲫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多饮豆浆。

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

对于身体虚弱、慢性病患者,冬季也是运用中药汤药或膏方调理的好时机,俗语云“冬天进补,春来打虎”。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池晓玲说,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

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锻炼强身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事实证明,冬季适当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补阳光照射不足,冬季起床后用凉水洗手、洗脸,这对身体有益,可“唤起阳气”增强耐寒抵抗力,对适应环境变化有所帮助,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

︱简便易行的冬日健身法

1.晨起或睡前叩齿50下左右,舌在口内左右转动各5圈,鼓漱40次左右,分二三次咽津液入丹田。

2.调息入静后,再练吹字功40次左右。

3.吸气时两手经腰后上提至胸前、耸肩,呼气时念吹字(不出声),提肛收腹,脚趾抓地,两手由胸前落至膝,屈膝半蹲。

4.然后,双手攀足,站立或直腿,双手下按足背或抓脚趾,稍停,反复慢做10次左右。

5.再搓腰50-次,最后倒退走半小时左右。

也可学打太极拳或拍打功、疏通经络功等;或做慢跑、散步、跳绳、球类等到运动项目。但不可运动过量,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

预约方式及咨询电话西安市医院门诊三楼中医科()

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人员简介

刘亚绒中医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医近二十年,擅长应用中医方法治疗妇科痛经、带下病、不孕症、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和慢性胃肠炎、慢性胆囊炎,并针药结合治疗斑秃、肥胖症等;对于痤疮、*褐斑以及小儿咳喘、消化不良等疾病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翟璐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师从浙江省名中医王真教授陕西省保健协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系咳喘疾病、胃肠病、妇科、小儿病等,对慢性咳嗽、哮喘、支扩、慢性阻塞性肺病、月经失调、带下及消化功能失调、脱发、肥胖等疾病效果显著。

鲁攀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师从四川省名中医李明权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结石、水肿、虚劳等肾脏疾病。对咽炎、慢性咳嗽、小儿咳嗽及消化不良、妇科病、脾胃病、胆囊炎及脱发等疾病也有独到的见解及显著的疗效。

李丰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师从国医大师夏桂成传人任青玲主任。擅长用夏氏补肾调周法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乳腺增生,带下病,外阴白斑,产后病等妇科疾病,以及对复发性流产,胚停及辅助生殖周期的中药干预,同时对肺系咳喘疾病,脾胃病,男科病,中医美容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曹云云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师从辽医院赵刚教授。擅长运用中医治疗水肿、虚劳、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肾脏疾病。同时对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显著临床疗效。

李娜治疗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针灸协会委员,擅长针灸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肥胖症、失眠、痛经、月经不调、脾胃病证、便秘、慢性腹泻、斑秃、脱发、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常见病、多发病。

西安医院医院

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科室简介

西安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人才梯队合理,业务素质过硬。是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代表性传承人王凯主任为学科带头人,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一级科室。拥有先进的诊疗设施,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1人,医师7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针推、按摩治疗师4人,汇聚了擅长治疗肿瘤放化疗术后、脾胃病、肺病、心脑血管病、儿科、妇科、皮肤科病等各专业的优秀中医师。科室拥有四诊分析仪、中药灌肠机、水疗床、湿热敷等先进的治疗设备。临床中既能突出中医药特色,又能体现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针药并用。科室治疗方法丰富,开展了中医治未病、中草药、针刺、艾灸、耳穴、拔罐、颊针、腹针、头皮针、推拿按摩、正骨、中医减肥等特色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养生小寒养生温肾阳,固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