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危害最为严重的脑血管病之一。患者一旦发病,在4.5小时的窗口期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进行治疗。每早一分钟用药,都对患者的病情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错过“时间窗”,患者有可能面临偏瘫,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在医院,有一支卒中绿色通道团队,他们24小时坚守在一线,随时准备出发,打赢“大脑保卫战”。
卒中绿色通道团队为患者提供全程“一站式”陪护,将患者从入院到用药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今年春节假期以来,这支团队平均每天接诊近10名患者,帮助患者转危为安,为生命保驾护航。
大年三十一下来了三位老年患者
“小分队”每个步骤都在加速度
“这里有三位可疑急性脑卒中患者,请协助建立绿色通道。”
“这就来!”
大年三十下午2时,医院卒中病房的一间办公室里,彻夜待机的电脑前,卒中绿色通道团队的医生们各自忙碌着。一声电话铃响,打破了春节假期的宁静。值班医生刘闫放下电话,叫上两名同事,一路小跑赶到急诊神经内科诊室。
救护车同时抵达,三名老年患者在家属和急救医生的陪同下,被推进诊室。刘闫带领的绿色通道“小分队”立刻兵分三路,同时对患者展开评估。
“大夫,我家老太太今天中午休息的时候突然右边胳膊和腿没力气,说话也说不利索了,在床上躺着还头晕,吐了一次,到现在已经将近3个半小时了,您快看看吧!”79岁的李奶奶由儿子女儿陪着,二人焦急地向刘闫说明情况,老人已经开始出现嗜睡的症状。
“别担心,我们就是来帮病人争取时间的。”刘闫一边安抚家属,一边开始给老人进行查体。见李奶奶闭着眼睛,她弯下身子,凑近了些,“老太太,听得见吗?”老人缓缓睁眼,刘闫接着问:“您多大了?”“嗯嗯……”老人想张口回答,话到嘴边却说不清楚。“现在右手能动吗?来,咱们抬一下右手……好,再抬下这只腿……”在刘闫的引导下,李奶奶先后抬起右手和右腿,右胳膊只能稍微抬离床面,右腿抬起来又马上落下。为了确认李奶奶的肢体感觉是否正常,刘闫又用工具刺激两侧肢体,并询问老人是否会疼痛,得到的答案是:左边疼,右边不疼。
查体、询问病史、评估、协助护士抽血、带家属缴费……每个步骤都在加速进行。随后,刘闫又和家属一起,推着病人一路小跑,直奔影像科。经过CT检查和会诊,李奶奶确诊为急性脑梗,刘闫看了看手表——2时26分,需要尽快进行溶栓治疗。
“老人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脑子里有‘栓’,最佳的治疗办法就是溶栓,给患者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刘闫对李奶奶的家属解释道,“脑血管里的栓通了之后,身体上的症状会有明显好转,能够避免遗留严重残疾,但也有可能伴随出血的风险,是否进行溶栓,需要家属签字。”
“医院,我们就听医生的。为了让母亲的身体恢复正常,我们愿意接受这个风险。”李奶奶的儿女一致赞同。
征得家属同意后,刘闫帮助李奶奶进行了静脉输液。在溶栓的60分钟里,刘闫全程陪伴,一会儿握一握李奶奶的手,一会儿帮李奶奶抬一抬腿,时刻
值班医生随时都在“紧急状态”
帮李奶奶办理完住院手续,送进卒中单元病房后,喝口水的工夫,急诊再次呼叫。
刘闫快速赶到,这次等待她的,是一位66岁的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在外院进行过溶栓治疗后病情加重,被急救车送来时,已经出现昏迷、呼吸不平稳等症状。“治疗之前,我爸还能说话,手脚也能稍微活动一下,溶栓之后,意识不清,四肢也不能动了……”患者的女儿双手掩面,带着哭腔。
“病人现在呼吸不平稳,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刘闫的语速明显加快,她一边快速给患者进行查体,一边向家属解释,“病人血压比较高,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可能是基底动脉闭塞,风险较大。需要对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后再做CT,完成检查后进抢救室,这样才安全。”
迅速完成气管插管,连接简易呼吸器,佩戴心电监护仪……刘闫和同事推着患者,快速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影像检查。“脑梗加重有两种原因,一是血管出现出血,二是脑中的血栓加重了。”刘闫说,检查结果证明,患者确实是基底动脉闭塞梗死加重。经过与神经外科介入值班医生共同讨论,决定对患者进行介入动脉手术,取出血栓。
“患者目前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进行手术会危及生命。虽然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是考虑到患者年龄相对较轻,可以试一试。”在刘闫和神经外科介入医生的沟通下,家属同意进行手术。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高鹏进行手术,将近两个小时的取栓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被平安送进监护室。患者女儿紧紧握住刘闫和高鹏的手,流下感激的泪水。
除夕当天,卒中绿色通道团队的三名值班医生,从早上8时到次日早上8时,几乎一直奔波于急诊楼和综合楼的各个诊室、检查室之间,“饿了就轮换着吃了口饭,然后立马又进入‘紧急状态’。”刘闫说,看到患者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转危为安,都由衷地感到欣慰。
“很多医生即使当天没有值班任务,也会每天来病房看一看自己的病人,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