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从50岁开始便进入了胆囊疾病的高发年龄。别看胆囊小,其实它每天都在为身体健康工作,甚至决定了你晚年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寿命。
胆囊炎较常见,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常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而胆结石也有点“重女轻男”,在40-55岁年龄段多发。
发炎、结石到癌症
其实很短
胆结石?胆囊炎
(相互影响)
↓
胆囊癌、肝硬化、胰腺炎
胆结石?胆囊炎它们相互影响,胆结石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引发胆囊炎,而胆道感染反复发作,又极有可能是胆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胆囊炎→癌变对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炎,以及胆囊内的结石,别以为自己吃药忍忍就过去了,拖久了小心促成癌症,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尤其对于50岁以上的胆囊炎患者,因为身体免疫力在逐渐下降,应激能力下降,对痛觉反应迟钝,更容易增加癌变的几率。
这些行为最伤胆01
情绪因素
“忍”和“怒”都会催生胆囊炎,它与胆结石都属于中医“胆胀”病的范畴,与情绪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多性情温柔、忍耐性强、易怒而不敢言、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中,或者多性情急躁易怒,遇事不能忍耐,具有独断专行、语言高亢的两类人,都很容易伤胆。
02
三高饮食
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人,体内胆固醇增加,容易长结石。
03
吃得太素
长期低脂肪饮食其实也是对胆的一种伤害,低脂肪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引起胆结石。
04
不按时吃饭
不能按时进餐的人,会使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给结石以可趁之机。长期不吃早餐易患上胆结石就是这个道理。
05
暴饮暴食
暴饮或暴食,会更多要求胆囊和胰腺多分泌胆汁和胰液来消化食物,若胰液反流进胆囊,就可发生难以忍受的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肠胃炎,甚至急性胰腺炎等“餐桌病”。
06
肥胖
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的人,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07
运动少
许多女性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就会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郁积,使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什么检查可以查出结石?
由于B型超声检查敏感、准确、无痛苦、无损伤、无放射性、无需使用对比剂,且不受胆囊功能的影响,*疸和胆道梗阻患者均无限制,而且操作简便,比较经济,目前已成为胆石病首选的检查手段。
B超检查胆结石,准确性在95%以上,在存在胆汁的情况下,可以发现小至1mm的结石,也有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误诊率在5%以下,特别是在患者过度肥胖、肠胀气的情况下,胆囊显示不理想,常导致诊断困难,B超不能鉴别胆囊结石成分。
预防胆结石从3件小事做起
1尽量少饮酒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和(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2饮食一定要规律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3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把癌症拦在来的路上!转出去,提醒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