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献摘录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素问·痹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中藏经·论痹》:“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亏脏腑之为也。……而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气痹,又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痹也。……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痹叙论》:“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虽曰合痹,其用各殊。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三气袭人经络,人于经脉、皮肉、肌肤,不已则人五脏。……大抵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逢热则纵。”
《症因脉治·热痹》:“热痹之因,阴血不足,阳气偏旺,偶因热极见寒,风寒外束。内经云:炅气相薄,;则脉满而痛。此热痹之所由生也。”
《医宗必读·痹》:“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脏为先。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换,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
现代医学概论风湿骨病
风湿骨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引起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病因介绍。一是细菌因素,二是病*因素,三是遗传因素,四是性激素等为主因。常以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疾病预防。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2、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过度劳累,正气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但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3、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源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并发症。1、肾病:肾功能障碍,多与长期使用抗类风湿药镇痛药有关。停止用药后,即可逐渐改善。长期使用镇痛药,也有可能引起间质性肾炎,虽然进展缓慢,但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有可能引起肾淀粉样变性,只有控制病情发展,才不会发生。2、肺炎: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细菌感染,患者常合并肺炎。这也是风湿骨病的并发症之一。3、眼病:角膜和结膜干燥不适,少数患者可并发巩膜炎、虹膜炎,多发生在角膜边缘2~3毫米处。多见于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形成结节或坏死。4、泌尿系统感染:这也是并发症之一。风湿骨病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后,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5、传染病: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时间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当社会上流行某些传染病时,风湿骨病并发症比正常人更易受到传染。
常见症状。风湿骨病是缠绵难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尤以青壮年发病率较高(80%的患者年龄在20岁——45岁)。1、初发时起病缓慢,患者先是几周内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2、随后发生关节疼痛、僵硬、肿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自动和被动运动都引起疼痛。开始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3、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再累及其它关节。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晨间关节僵硬,肌肉酸痛。4、随着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发展,患者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著贫血,关节成僵硬而畸形,导致残废。膝、肘、手指、腕部成固定屈位,手指向外侧成半脱位,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
疾病检查。第一步,根据患者的叙述进行触诊。第二步,实验室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风湿免疫生化检查等。第三步,辅助检查如影像学的检查,ct检查等。
诊断鉴别。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各种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方式。1、西医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分六大类: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及特殊治疗。诸疗法各有不同的特点,一般应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组合不同的治疗方法。(1)用水杨酸制剂和非类固醇制剂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控制风湿活动;(2)在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使用青霉素以控制链球菌感染;(3)预防风湿骨病的复发。包括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清除慢性病灶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用抗生素等。2、中医对此类病症的治法有许多种,如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清热、泻火等。但总的不外乎扶正与驱邪两大类。扶正法的主要作用是调整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自身抗病能力等。
驱邪法则主要是指根据因感受风寒湿等外邪的偏盛和病症的差异而采取对症的或清热解*、或祛风除湿散寒等治疗方法。
临床治疗一般要求:⑴控制关节及其他组织活动,缓解症状,稳定病情;⑵增强体质抗病能力,巩固治疗效果,预防病情的加重和恶化,尽量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关节畸形;比如:平时加强锻炼,尽量避免或减少气候与环境对病情的影响;⑶修复受损关节,尽量恢复关节功能和劳动力。出现风湿骨病的症状之后,如果经过充分的休息或治疗,肌肉及韧带可以得到恢复,症状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不伤及到肝、胆、脾、肾等,没有副作用,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疾病护理。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饮食保健。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
中医痹证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病,近几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患者愈来愈多。中医痹证的病因,历来都是以《内经·痹论》“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作为痹证病因三要素。目前痹证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以前的不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改变,食品中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等成分增多,发胖者居多,体质也随之改变,再加上气候变化、居室、工作环境的改变,临床症状也发生改变。现在单纯的脾肾阳虚痹证少见,一般都是脾阳虚加湿热、脾肾阳虚与肝肾阴虚同见、脾胃湿热、肝肾阴虚、阴虚血瘀等证型较为常见。《内经》中有皮痹、肉痹、脉痹、筋痹、骨痹之称。《素问·长刺节论》“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根据这些痹证的特点,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是局部疼痛或游走性疼痛;二是局部关节肿胀或重着,引起关节肢体功能障碍,屈伸不利。治疗痹证首先是止痛和恢复关节功能,其次是调理气血,恢复经脉之顺畅;第三是补虚,滋养脏腑之精血,以巩固疗效。
1、温经活血止痛是治疗痹证第一要法。痹证的成因以寒、湿二邪为常见,引起的病变又是以“寒邪凝涩”、“经脉闭阻”为主,症状是以肌肉、关节、筋节等的酸胀、疼痛为主,若日久积深,寒湿与痰瘀凝滞于末梢关节或踝、髋、趾等处形成有形之物,呈梭形肿大之改变。痹证若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或肿胀酸软功能受限,不论其兼证的偏寒、偏热,在临床中都有一个特点:得热则痛减,得热则舒,遇冷痛剧。因此中医辨证论治上都是以温经止痛、温通行滞、温通渗湿为主。
2、调理气血是治疗痹证的第二步。导致痹证的根源是“本虚”,其症状表现为“标实”。风、寒、湿之气所以能深入经脉筋骨、甚至脏腑,是人体气血虚损所导致。故《内经》说“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疼痛、肿胀甚至麻木僵硬皆为“标实”的表现。在治疗上多以止痛为先,第二步则是在疼痛的基础上,采用标本兼顾的治法,这是巩固疗效的关键。很多病人不了解这一点,当疼痛缓解后即停药,结果不久又因外感、劳累等因素引起疼痛复发。实际上第二步调理气血很重要,即把止痛药和调理气血药结合起来,一般可继续服药3—6月,待疼痛、肿胀基本消失,舌苔转薄、口中和方可用补。
3、补虚是治疗痹证的根本。张景岳“诸痹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诸症”“是以治痹之法,宜峻补真阴,使气血流行则寒邪随去,如过用风湿痰滞等药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强调痹证“本虚”的一面。在治疗风寒湿痹时,往往多用温经活血、温阳通络、温化寒湿之药,这些药确实能治疗痹证,但易耗伤阴津,故后期临床多见阴虚液衰,精血不足之象,所以强调要以峻补真阴之品以使气血流行,则虚热自退而疼痛解,此乃治本之法。治疗痹证时应三步走,初期止痛,用药偏于辛温,不如此则不能止痛;中期则温通与调理气血并行;后期则以补虚收功。三者是可分而不可离,不能截然分开,是互相联系,但又各有侧重,不可偏执。
:中医之痹证,众人多以为是风寒湿三邪导致的痹证,此乃《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首创。其实经二千余年的发展,中医痹证含义已大大拓展。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痹病(风寒湿痹)。特指风寒湿三气导致的痹病。诊断狭义痹病应注意两点,其一,风寒湿邪所发挥的作用可各有轻重,但均同时遭受这3种病邪侵害;其二,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疾病的作用可各有不同,但应存在风寒湿邪的参与。
2、广义之痹。指无明显风寒湿邪参与,其他各种原因(包括邪盛、正虚、气机失调等)导致气血痹阻不通而引起的痹病。
痹证的发生,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
1、感受六淫之邪:正气虚损,卫气不固,腠理空疏,或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六淫之邪乘虚而入,侵袭肢体关节肌肉,使经脉闭阻不通,而发痹病。素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寒从热化,为热痹。
2、饮食所伤: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热痰浊内生成痹。
3、七情致瘀:以怒、思为多。怒则气逆,思则气结,两者均致气机运行失和,郁滞不通。“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瘀血既成,阻滞脉络,而发痹病。
4、跌仆外伤:外伤日久不愈,或失治,血瘀久积不散,损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演变为痹证。
中医痹证治疗原则。因风寒湿热之邪通常是引起本病的外在因素,所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是痹病常用的治则。由于正气虚是引起本病的内在因素,因此,和营卫、健脾胃、养气血、补肝肾也是主要治疗原则。因此,行痹还应结合养血,痛痹结合温阳,着痹结合补脾。痹证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其病机是气血阻闭不通,不通则痛,所以通经络是各种痹病的通治之法。罹病日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与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胶结难愈,因而化痰软坚,活血化瘀就成为痹病夹痰夹瘀时常用的辅助治疗。因此,中医治痹,并不简单分三步,其表现是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只能在遵循大法基础上,因人、因时、因质、因证灵活处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