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慢性肾脏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
TUhjnbcbe - 2021/1/27 9:44:00

点击上方《笔华医话》可以订阅!

应用经典古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江苏省无锡市华源中医养生堂

王晓雷主任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中最重要表现。临床上根据蛋白尿病人的不同特征,可以归属于中医的“阴水”、“虚损”范畴。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而回到血液中。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mg),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为阳性。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慢性肾炎中医治疗经典古方典型病例临床体会

一、蛋白尿的形成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小球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有两种,即机械屏障——滤孔;电荷屏障——负电荷。

(一)机械屏障——滤孔

肾小球滤过屏障从里向外由三层构成

1.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上有许多直径50-nm的小孔,称为窗孔。水、各种溶质以及大分子蛋白质可以自由通过窗孔;但可以阻止血细胞通过,起到血细胞屏障的作用。

2.中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呈微纤维网状结构。血浆中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不能通过基膜。基膜是肾小球防止大分子蛋白质滤过的主要屏障。

3.外层是肾小球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突,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形成裂隙。裂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隔膜,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它可以阻止由内、中两层滤出的大分子蛋白通过,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

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裂隙隔膜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膜上大小不同的滤过孔道,只能使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有效半径较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一般来说,有效半径小于1.8nm的物质,都可以被完全滤过。有效半径大于3.6nm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白蛋白(分子量约)则几乎完全不能滤过。

(二)电荷屏障——负电荷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所以滤过膜的通透性还决定于被滤过物质所带的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物质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限制它们的滤过。虽然血浆白蛋白有效半径为3.5nm,但由于其带负电荷,因此难于通过滤过膜。

当各种病理损伤(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作用于肾脏时,会导致受损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促使肾脏组织(功能肾单位)缺血、缺氧。由于缺血、缺氧损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受损,就会吸引血循环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出致病的炎性介质(IL-1、TNF--α等),此时的病理损伤会造成受损肾脏的炎症反应。

肾脏处于病理状态,肾小球基底膜(GBM)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其滤过孔增大或闭锁、GBM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脏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都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故此期在临床上形成蛋白尿。

二、蛋白尿的病因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一)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根据病变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分为两种:

(1)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3、C4),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蛋白质,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为+~++++,定量在0.5~3.0g/24h之间,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预后较差。剧烈运动、长途行*、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等。

3.肾组织性蛋白尿:又称分泌性蛋白尿。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

(二)非肾性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又称溢出性蛋白尿,如多发性骨髓瘤。

2.组织性蛋白尿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三、中医治疗

(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属于中医学“精”,“精微”等概念。肾脏疾病出现蛋白尿,属于中医学“精气下泄”范畴。脾不摄精、肾不藏精,而精气不固,精微下泄是出现蛋白尿的直接病机;肝失疏泄、肺失布精,也可影响脾肾而出现蛋白尿;湿热、风邪、瘀血等实邪壅阻,精微外泄亦可致蛋白尿。

中医学并无“蛋白尿”名称,但从脏腑功能及病机有关论述,应属"虚损","精气下泄"范畴。中医学认为,蛋白尿的长期不消退与脾肾两虚有关,脾虚则健运失司,清浊不分;肾虚则气化无权,封藏失司,以致精微下泄。蛋白尿痼疾除重视脾肾外,还与肺的宣发敷布,气化功能,肝的气血疏泄,升降功能密切相关,临床上不可忽视。

肾炎蛋白尿病人初期多以面目浮肿为特征,《素问平人气象论》云:“面肿日风”。此外,肾炎蛋白尿患者小便多有大量泡沫,也为风动之象。可见,风邪在肾炎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还发现,没有湿热也就没有肾炎,因为无论慢性肾炎哪种类型和那个阶段,其特点是尿中蛋白,管型和混浊,《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故此混浊乃湿热证的显着标志。有统计资料表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湿热证的发病率为69.7%说明湿热证在本病极为常见。

慢性肾炎蛋白尿缠绵难愈,“久病多瘀”。因此认为,血瘀是本病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病理现象,因虚致瘀,因瘀正愈虚。可以说湿热与瘀血并存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

(二)中医临床治疗方法

蛋白尿可由肾气虚衰引起,亦可因其它脏腑功能失常或病邪内扰所造成,其中肾气失固,蛋白精微失守,漏泄于尿中排出体外是其主要病机。临床上多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病程冗长,病情迁延难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既要重视肾虚失固的主要矛盾,还要注意辨明引起肾气失固的各种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治疗。

(三)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典型病例

慢性肾病患者长期的蛋白尿,不仅仅会丢失蛋白造成低蛋白血症,而且也是导致肾脏疾病进一步加重、恶化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慢性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有独特的疗效。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中医对慢性肾病蛋白尿的认识及其辨治思路。

1.患者陈某、女、65岁,常熟市人,病史慢性肾炎16年,肾病高血压10年。症见头面眼睑或全身浮肿,胸腹满闷,尿少短赤,舌苔*腻,脉沉弦,尿检蛋白量多,迁延不愈,选用胃苓汤合防己*芪汤加减治疗。药用苍术(泔浸)30g、陈皮15g、厚朴(姜制)15g、甘草(蜜炙)10g、泽泻15g、猪苓15g、茯苓(去皮)15g、白术20g、桂枝12g、防己15g、*芪30g、玉米须30g、白茅根30g、薏苡仁30g、川牛膝15g、丹参15g当归15g。本法为利水祛湿法,适用于慢性肾炎湿热或湿浊内盛,迫精外泻之证。

2.患者陆某、男、53岁,江阴市人,病史高血压10年、慢性肾炎12年。症见面色黧黑,皮肤有瘀点(斑),腰痛如刺,固定不移,蛋白尿同时伴有血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尿蛋白久治不愈,方选济生肾气丸合益肾汤加减。药用川牛膝15g、丹参15g、车前子15g、熟地30g、山药30g、山萸肉25g、茯苓25g、白术30g、泽泻15g、益母草15g、丹皮15g、当归15g、红花12g、赤芍12g、桃仁15g、生山楂20g、三七12g(打细粉冲服)。本法为活血祛瘀法,适用于慢性肾炎伴高血压或三高患者的瘀血内阻、肾气失固之证。

3.患者吴某、男、53岁,无锡市人,病史高血压12年,慢性肾炎15年。症见头晕胀痛,急躁易怒,少寐多梦,颜面潮红,腰酸耳鸣,口干口苦,舌红,苔*,脉弦细数,尿检蛋白量多,久治不愈,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15g、栀子12g、*芩10g、杜仲15g、益母草15g、桑寄生15g、夜交藤25g、茯神25g、川牛膝15g、钩藤(后下)15g、石决明(先煎)25g、地龙15g、僵蚕15g、白蒺藜15g、夏枯草30g、蜈蚣3条、全蝎子5g、丹参15g。本法为平肝熄风法,适用于慢性肾炎阴虚阳亢,虚火扰肾之证。

4.患者顾某、男、48岁,无锡市人,病史慢性肾炎15年,高血压13年,症见面色浮白,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脘腹胀满,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弱,尿检蛋白量多,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芪30g、*参25g、茯苓30g、白术25g、山药25g、莲子肉15g、葛根20g、升麻10g、丹参15g、川牛膝12g、当归15g、川断30g。本法为健脾益气法,适用于慢性肾炎之脾气虚弱证。

5.患者刘某、女、37岁,无锡市人,病史慢性肾炎11年,高血压3年,症见乳蛾肿痛,疮疖红肿,皮肤湿疹,发热口苦,尿赤,舌红,苔*或白,脉滑数,尿检蛋白增多,久治不愈,方用五味消*饮加减。药用金银花30g、连翘25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30g、玄参25g、大青叶30g、紫草15g、七叶一枝花15g、苦参15g、土茯苓15g、白鲜皮12g、地肤子12g、当归15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牛膝15g、丹参15g、赤芍15g、*芪25g。本法为清热解*法,适用于慢性肾炎热*或湿*壅滞,内攻于肾之证。

6、患者张某、男、47岁,张家港市人,病史慢性肾炎5年,高血压4年,尿检蛋白量多,久治不愈,症见恶风发热,头痛肢酸,喷嚏流涕,或喉痒咳嗽。但见恶寒较重,舌苔白,脉浮紧等,治宜祛风散寒,方选荆防败*散加减,常用药有苏叶12g、荆芥15g、防风15g、穿山龙15g、青风藤12g、苍耳子10g、川牛膝15g、丹参15g、当归15、白芍15g、白术25、*芪25g、桂枝15g。

本法为祛风法,适用于慢性肾炎因外感风邪,内扰及肾而致病情加重、尿蛋白增多之证。

若兼挟热者,则有发热较甚,咽痛口干,痰*,溲赤,舌边尖红,苔薄*,脉浮数,治用祛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鱼腥草、板蓝根、紫花地丁、蝉蜕、川牛膝、丹参、赤芍、当归等。

若兼气虚者,多见感冒反复发作,恶风多,舌偏淡,脉浮缓,治宜益气祛风,选用玉屏风散加减,常用药如*芪、防风、白术、茯苓等。

7、患者张某、男、58岁,上海市人,病史慢性肾炎15年,高血压9年,尿检蛋白量多,久治不愈,症见腰膝酸软,下肢水肿,头晕目眩,纳少口淡,口干少饮,畏寒肢冷,自汗频出,便溏尿频,舌苔白,脉沉缓等,治宜温补肾阳,益气散寒,方选右归饮加减,药用人参15g,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5g,枸杞15g,甘草9g,杜仲25g,肉桂10g,制附子15g,牛膝15g,丹参15g,川断25g,菟丝子15g当归15g。水煎,空腹温服。

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晕,或虚狂,或短气者,必大加人参、白术;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吞酸者,加炮干姜;如阳衰中寒,泄泻腹痛,加人参、肉豆蔻;如小腹多痛者,加吴茱萸;如淋带不止,加补骨脂;如血少血滞,腰膝软痛者,加当归。

本法为温补肾阳法,适用于慢性肾炎,因肾阳不足,阳衰阴胜,腰膝瘦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咳喘,泄泻,脉弱者。病延日久及肾而致病情加重、尿蛋白增多之证。

(四)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蛋白尿,穴取:①大椎,肩鹛,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阴陵泉,肺俞,水分;②合谷,太冲,曲池,血海,三阴交,曲泽,委中,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肾俞.双侧取穴,先针背部俞穴,留针,针后加灸;次针足三里透阴陵泉,留针;再针其他部位,自上而下,不留针.2组穴位交替使用。

结束语

中医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病位病机认识日趋一致,在治疗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和改进。如诊断和疗效标准有待于统一,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疗程较长,远期疗效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需加强对本病的理论研究、临床病机的探讨,临床用药的简练,明确疗效标准,逐渐筛选出有实验依据,疗效肯定的专方专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巩固效果。

联系

新浪博客:

TUhjnbcbe - 2021/1/27 9:44:00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通常伴有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加速。同时血脂异常也可以加重肾脏损伤,导致肾功能下降。他汀类药物通过对胆固醇合成途径的抑制,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1他汀类药物降低CRF患者心血管死亡率

慢性肾脏病患者大部分伴有血脂异常,通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或各种脂*性作用加快了心血管疾病的进展。CRF患者常常伴有胆固醇的转运异常和甘油三酯代谢异常,他汀类药物通过降脂作用,能够延缓冠状动脉和肾动脉硬化的进展。临床研究也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血管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

2血脂异常和他汀类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慢性肾脏病容易并发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同样影响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发展。滤过蛋白(白蛋白和脂蛋白)内含的脂肪酸、磷脂和胆固醇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能够刺激肾小管间质炎性反应和泡沫细胞形成,增加了肾脏的损伤。肾小球系膜区脂蛋白的过多积聚能够促进基质增生,引起肾小球的硬化和滤过蛋白的丢失加速。3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肾功能保护作用血脂异常促使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发展。而他汀类在降脂的同时可防止肾功能减退,甚至改善肾功能。相关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增殖、抗纤维化作用,可以延缓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脏病的发展,对血脂正常者也同样具有减少尿蛋白并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的作用。

4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对于一般人群和CRF人群总体来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他汀类药物引起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约为0.5%~2.O%,慢性肝病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尤其需要留意的是他汀类所引起的肌炎和肌病并发症。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肌痛或肌肉触痛时,需要考虑停止他汀类治疗,并复查肌酸磷酸激酶值。综上:他汀类药物能够调节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脂和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同时还可能具有多种非降脂依赖的肾功能保护作用,从而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编辑:赵彩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肾脏病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