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诸窍疗法的历史与现状
诸窍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就是利用少量中草药,经配制加工后,再按病或随证选用吹药、滴药、塞药、吸药、点药、闻(嗅)、熏洗、浸渍、涂擦、或灌肠等法,通过诸窍(即上七窍、下二窍)给药来走行治疗全身性或局部性急慢性疾病,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或通过局部粘膜的吸收而产生的局部刺激,并通过脏腑经络的输布作用而产生神经性反射和药理效应、使之激发人体脏腑机能的机转,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祛邪扶正、恢复平衡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实践证明,本疗法确是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医疗方法。
诸窍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的重要部分。在祖国医学最早期的经典著作《灵枢·杂病二十六》中就有“哕,以草刺鼻,嚏,嚏则已。”的记载。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记载有纳鼻、塞肛、灌耳、坐药等多种诸窍给药的外治方法,为后世应用诸窍疗法莫定了广泛的基础。
以后,历代医家应用诸窍疗法者更不乏其人,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王涛的《外台秘要》、宋·严用和的《济生方》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燕廷贤的《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等文献中所记载的医疗方法都有涉及到诸窍疗法的。到了清代,诸窍疗法更引起医家的广泛重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