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朋友恋恋不舍地和我抱怨自己早早被切了胆囊,恰逢今年又是本命年,莫名成了“无胆鼠辈”,为此,我搭上了一瓶上好的15年波尔多,才勉强平了她的怨气。而朋友的朋友,中学同学的妈妈,闺蜜孩子幼儿园老师都因为胆囊切除以后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来找我看过病。
在人体器官里面,我感觉大家最舍得的就是阑尾,其次是就是胆囊,排第三的是甲状腺,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胆囊的比没有扁桃体的还多。胆囊切除术确实不是什么高深的手术,也就邻居家娃出去撒个欢儿的时间,胆囊也就进入无菌托盘了,收获的是肚皮上的仨洞。遇上生死局,一撩衣服还能挡挡酒。但真的胆囊就这么无用吗?今天我就要浅谈下胆囊是不是真的这么没有存在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帮大家初步解惑。
胆囊长得很像只库尔勒香梨,平时躺在肝脏后面的胆囊窝里,如同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古有传说始皇帝有件宝贝叫做秦王照骨镜,传说可以见到人体的五脏六腑经脉走行,有谋逆之心的人会出现“胆张心动”,因此是帝王窥探臣心的不二法器,胆囊平滑肌的属性暴露无遗,也说明古人的智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在空腹的时候,胆囊通过胆道系统持续收集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进食物或者脂肪的时候,平滑肌收缩,大量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吸收。也正是如此,做完胆囊切除的病人,对于油腻饮食的消化功能会明显减退,从而诱发脂肪泻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健康的肝脏每日平均分泌-ml胆汁,胆囊不仅要收集胆汁,还起到胆管内压力平衡的作用,很多病人觉得切除胆囊就不得胆结石了,事实上,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胆总管结石或者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保留胆囊的病人。同时,胆囊本身会分泌免疫球蛋白,大大提高肠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近些年,欧洲的一些学者不断研究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增加的问题,且右半结肠更多见些。目前多数文献支持失去胆囊后,初级胆酸24小时排入肠道,与肠道细菌接触,产生大量的次级胆酸,而次级胆酸会促进肠粘膜细胞的有丝分裂,容易引起癌变,因近端结肠胆汁浓度较高,因此结肠癌发病的可能性要高于左侧。
除了肠道,胃也是胆囊切除术后的直接受累器官,本身胃、十二指肠的蠕动,胆囊收缩都是同步的,但对于切除胆囊的患者,失去了节律的控制,会有大量胆汁反流至胃腔,造成弥漫性胃炎,也会提高胃内PH值,造成胃液杀菌效果的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主张不要随便切除胆囊。
首先非结石的慢性胆囊炎,可以通过饮食习惯、吃饭饮水以及药物治疗,控制急性发作,有些人甚至终身不发作。其次,对于小结石,单发的,同样可以尝试熊去氧胆酸或者中药治疗,确实在临床中观察到结石消失的情况。小于1.0cm的胆囊息肉、基础较差的病人、高龄老人,基本不发作的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也不主张盲目切除,每年随诊很重要。
相对而言,有一些情况胆囊就像个渣男,当断不断,状况不断,小则破财,大则没命,比如说诱发急性胰腺炎,超过3个公分的结石,快速增大的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陶瓷胆囊等等,有很多种情况,必须行胆囊切除才能永诀后患。
对于保胆取石术,推荐用于没有明显胆囊炎的单发结石,因为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有湍流、胆汁排泌障碍等等原因,单纯去掉石头,胆囊上的创面、湍流、胆汁淤积,依旧是形成结石的危险因素,这也是保胆取石的弊端。
最后,讲讲如何保护胆囊,首先养成吃早饭的良好习惯,这个大家都很清楚了,集聚了一夜胆汁的胆囊,受到食糜的刺激后,会一次性分泌,这样食物混着胆汁进入小肠,也减少了胆汁对小肠粘膜的刺激,次级胆酸的减少,会减少结肠癌的发生,因此吃早饭可以间接预防结肠癌哦。最好是4小时进餐,规律刺激胆囊排空,防止胆汁淤积产生大量胆固醇结晶,其次,多饮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豆制品、萝卜等,清淡饮食、尽量少吃油炸食品以及动物内脏,少饮酒、不要熬夜,都是保护胆囊的良好生活方式。在药物治疗方面,中成药有消炎利胆片、胆宁片、西药有熊去氧胆酸以及促进胆汁分泌的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都是治疗各种胆囊疾病的武器,因此不要说切就切!!
最后,在年,祝大家远离夺冠,照顾好我们珍贵的胆囊!
消化科竹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