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0/12/21 8:07:00
第三节·服补阳药生活禁忌何为补阳药?凡处方中含有以下中药之一种或几种即是。如制附片,制川乌,制草乌,生附子、生草乌、生川乌、干姜、生姜、肉桂、桂枝、巴戟天、鹿角胶、肉苁蓉、吴茱萸、花椒、高良姜、仙灵脾、仙茅、小茴香等。凡服此类处方,皆需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药效,及早康复。(1)服药期间,绝对禁止房事!痊愈后,最好保持一个月一至两次的频率,尤其在冬三月。如在服药期间仍有房事者,服药无效,且病情可能会反复,或者恶化!因为肾是先天之本,主藏精。如果把人身比做树,那么肾就是树根。本来病属肾阳不足,根本已经亏虚,服药的目的就是把根本扶起来。但如果不知节精,则肾愈虚而病至不起,实在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任。(2)三分治,七分养。诸病莫不如此。在服药过程中注意不得操劳过度、劳心烦神。要保证按时并充足的睡眠,以静养心。白天可以适当运动,但不宜过于劳累。晚上11点前一定要上床睡觉,养成习惯,配合治疗,病情会很快康复,否则药效必差或服药无效。(3)尽量避免多下水和接触冷水。建议戴上防水手套做家务。女性在月经期时更要注意保暖和避免受寒。冬季洗澡不要太勤,以三五天一次为好,千万不要洗冷水澡。洗澡时水要够烫,洗的时间要够长,让全身皮肤发红,当然最好再搓得皮肤暖和起来。女性患者最好不要在晚上七时以后洗头,如果洗了一定要用电吹风吹干。女性在月经期期间洗头洗澡的频率更要注意。冬季建议患者在临睡前烫个脚,烫脚的时间要长,以睡前为宜,以脚转红且热为度,这非常有利于疾病的康复。(4)现代医学治疗不少慢性病要求病人吃一辈子的西药,这不是真正的治病。因此,完全可以在服用中药的基础上停服西药。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服中药的疗程来控制。病人不可盲目停用西药。比如如果突然停服降压药,或降血糖药可能导致血压、血糖升高,引起不适。但在服用中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血糖、血压略见上升,那是治疗反应,不应担心害怕,当继续服药。(5)在用激素的病人,要在阳气逐渐地恢复的情况下把激素慢慢地减下来。另外,不可在服中药时配合大量服用各种维生素片。第四节·服中药饮食禁忌凡病都需要忌口,因为食物也有阴阳五行属性,其或益于康复,或不利于健康。不忌口者效果必差。凡不能遵守忌口者可不必给予治疗。一般服中药或者针灸治疗期间要忌生冷、辛辣、油腻、煎炸以及发物。常规忌口罗列如下。一、食物方面:冰,香蕉,木瓜,芹菜,葡萄,绿豆,竹笋,酸菜,西瓜,空心菜,花生米,沙鱼,虾,蟹,鸭肉,鳖,鸭蛋,母猪肉,牛肉,鸡肉,辣椒,蚝,香油,芝麻,苦瓜。以上各种食物,经常吃的,可以照常吃,不经常吃的,在诊疗期间应请暂忌。二、饮料方面:酒、咖啡、酒酿、茶。服补阳药的忌口尤为特别,宜引起重视,以期得到更好的疗效。如下所列,皆属服补阳药期间所应该忌口者。(1)在服药期间忌大寒大凉饮食。如冰啤酒、冰淇淋、夏天不得喝冷饮。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绝对不可以吃。不得喝绿茶、花茶、绿豆汤以及市面上销售的各种凉茶。但可以喝乌龙茶、普饵茶以及各种发酵类茶。一边补阳,一边消耗阳气,你想干什么呢?(2)禁食腌制食品,如榨菜、酸菜、豆腐卤、咸蛋、咸鱼等。这都是阴寒性食物,影响中药中的阳气。(3)禁食冷性肉类食品,如螃蟹、猪头肉等。这些都是阴寒的食物,与补阳药相反。肉类可吃些猪肉、羊肉,禁食狗肉。另外,有病人在服药期间因偶吃牛肉、牛奶而复发,故也需注意。狗肉、牛肉、牛奶都是发物。况且,牛奶性寒。(4)禁食酸野等酸性食品。这些东西既是腌制的,又会泻肝。(5)忌吃辣椒、烧烤、油煎炸、烘烤以及油腻等食物。这些东西既影响消化功能,又是致癌之物,本身是致病因子。(6)禁食生冷水果。除了龙眼、荔枝、芒果、无花果和榴连外,其它水果多为寒性,应尽量少吃。特别是不能吃西瓜、柿子、柚子、杨桃、香蕉。待病情好转后,可以适当吃些苹果,但也要切片热水烫泡片刻后吃,不可过多。水果虽然可以补充维生素C,但如果我们正常饮食,永远不会缺乏的。关键是水果大多性寒凉,影响药效。(7)忌吃各种海物、海鲜产品。咸水中的东西,都是阴性的。由于是蛎子,蛤类,更是阴寒无比,有人吃了腹泻,就是因为伤了脾阳。(8)淡水有鳞的鱼类可以吃,如草鱼、鲢鱼等,但忌食鲫鱼和鲤鱼,这两种鱼是发物。不可吃淡水没有鳞的鱼,如鲶鱼、*鳝等,因为它们都属于阴性食物。(9)忌吃带翅膀的禽及鸟类,如鸡、鸭、鸽、鹅等,特别是不能吃公鸡肉。鸡蛋可以少吃,但不能吃皮蛋。带翅膀的东西都属木,生风,会导致体内的肝风内动。公鸡尤其要紧。蛋类也有此类生风的特点。皮蛋是腌制的,属于阴寒性质的。(10)蘑菇、菌类也要少吃。生长于湿暗潮湿之处,必属阴性食物。(11)不要吃生的或者未熟肉类,如生鱼片、生海鲜、生泥螺、低于八成熟牛排、未熟白切肉、未熟羊肉、醉虾、醉蟹、不熟的蜗牛或田螺、*泥螺等。这些都会影响消化功能,且多含阴性*素。(12)尽量少或不饮酒。伤肝且不说,还会导致胆火上炎。且酒可助湿,胶着粘滞,影响人体元气运行。(13)蔬菜要注意不能吃以下几种:绿豆、海带、豆腐、豆花、莲藕、芥菜、野菜、胡萝卜、凉薯、扁豆、南瓜、魔芋、花椰菜等。这些多属凉性食物。蔬菜要吃自然的,才是健康的。但要吃本季节的,本地的,温性的。反季非本地寒凉性质的也不可多吃。(14)服补阳中药之前不得进食甜食,如豆沙饼、小饼干、各种面饼等。其它诸如含碱面食亦需禁用。切记切记!这些东西有碱性,会中和扶阳药的功效。以上注意事项是在服中药期间要忌口的,如病情好转或停药或医生有交待的另当别论。如需长期服中药,可适当视轻忌口,以防影响食欲。有病人问,那服药期间到底有吃什么呢?我认为可以吃些清淡的素食。一方面清淡饮食不影响胃肠功能,即可养元气,又可以保证药液的吸收消化,另一方面素食有益于健康,可以保证身体一个清静无荤的环境,有益于病情康复。况且素食还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欲望,有益无害,何乐而不为呢?第五节·网友求医问答录Yangyang:你给我开的药方里有15克制附片,合计煎了两个半小时,喝时还嘴麻,药也实在难以下咽,我只好一口气喝完马上漱口。医者佛:附子的加工工艺不同,其保存的有效成分与*性亦不同。药太麻口,就加蜜,再觉得麻,就入锅加点水,再煎煮一会儿,以不太麻口为度。丁香月:我原来不知道要先泡药,后来听说要泡了,有自以为热水泡药味会出快点,哎,无知啊。医者佛:泡药,一定要用凉水,这是常识。自由人:泡药代茶饮的,晚上10点泡上,第二天早上开始喝,行吗?医者佛:不可以。当天泡的,当天喝完。上弦月:我看有些中医的网站上说给脾虚的小儿煎中药不能加蜂蜜,改用白糖或冰糖,这是否正确?还有加冰糖、红糖是不是也要看药来选择,如果是,应该怎么对应呢?医者佛:我认为可以加蜂蜜,当然,用冰糖更好。一般方子都可加糖,加蜜,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有在葱的方子千万别加蜜,会引起中*的。网友:细辛后下如何煎?要不要泡?我是把细辛泡了15分钟后,连同泡的冷水一起倒入正在煎的汤药中(当归四逆汤,已煎五十分钟才倒入细辛),然后又开大火把汤药重新煮沸(弄不好汤药随时就沸出来),重沸后小火20到25分钟。另外请问董博士,这当归四逆汤煎完差不多七八十分钟了,因我时间有限,只煎一次,这时间不知是否不足或者有余?医者佛:正确。网友:您给我对象开的药方中有45克制附片,您要求:处方中如果有制附片,或者制川乌、制草乌等中药,都要注意用开水先煎这些药物半小时,然后加其它药物,再煎一个半小时。合计要煎够至少两个小时。加水要加开水,不可加冷水。复煎时加开水煎半小时左右即可。那么,制附片也要先用凉水泡半个小时吗?另外,其他的药用凉水泡后,要把原来的泡药水都倒了,然后再加开水吗?有几样后下的药肉桂10,砂仁10,沉香10也要先泡半个小时吗?车前子30(包)是什么意思?红参10(另煎),该用多少水,煎多长时间,煎后怎么服?附子先煮一段时间,是为了去掉制作过程留下的有害物质,还是为了药性尽出。先煮完的水倒掉还是留用?医者佛:附子先煎,是为了去*,不是为了药性先出的。可以先用冷水泡附子半小时,把水倒掉,再开始煎会好一些,因为当前的制附片用了太多的盐卤等寒凉东西。如果附片制作工艺合格,其实不用泡,可以直接先煎。其他药凉水泡后不用倒掉,加火直接煎即可。后下的药不泡也可以。车前子要包住煎,免得煎糊了。红参因为贵重,可以单独煎好,用小量的水即可。然后混入药液中温服即可。具体可以看看我写的关于煎药服药的方法与学问这篇文章。上弦月:我们小区的自来水水质很差,我都是用益力桶装矿泉水来煎药,不知道好不好?医者佛:可以。因为现在自来水不太好。里面消*剂太多了。可以先烧开,凉后再用来煎药。这样稍好些。淡酒清茗:我现在煎药都用电子煎药器了,煎到还剩一碗水的时候,它就自动跳闸了。但它好象在火力调节方面挺傻的,从头到尾都是那般威猛,这样煎出来的药效会有影响吗?医者佛:煎药,关键在于自己掌握。用心煎药,则煎出的药治疗效果必然好。子夜星晴:很多时候分不清是滋补还是解表还是补阳药,能不能告诉一个大概,谢谢。医者佛:可以咨询一下医生。另外,一般可以折中计算。也并不是非常严格。就如做中国菜,放多少盐,加多少水,用多少料,都是适量而已。真要按天平来称了,反而不好吃了。煮药亦是如此。火有大小,碗也有大小,煎药的锅也有受热沸腾的时间长短,不可能有一个死的数据,全在自己用心体会。网友:中药有效,为什么还是那么苦?什么时候会出现排邪反应呢?医者佛:当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不同的人对于药物的反应是不同的。而且,体质也不一样。关键是药如果对症,不管吃多少,总有一天会出现排*反应的。这时医生要有定见,病人也要有定见。否则,邪气又被压回体内了。Yangyang:这几天,我儿子流鼻血次数突然增多(小时候三天两头的流鼻血),这是邪气侵入孔窍,正常的排*反应吧。医者佛:还是要检查一下,是不是鼻腔内有问题。如果服药后突然流鼻血,那就是好事了。值得祝贺。特别是垂危的病人,如果扶阳后鼻子出血了,是阳气宣通的表现。病人会转危为安的。其面色也将伴随着从苍白转为红润的。另外,瘀血流出来总比郁在里头好。不能强止鼻血,离经之血,如果不能排出,会郁在体内,化热为病。关键要找到病因才是。猫宅主人:我上回服药的反应是手脚的指缝间长疱,每天醒来时最痒,抓后就变成立体的水疱,发展到后来是疱上疱,好像癞蛤蟆,那痒起来可真叫抓狂啊,恨不得把手给剁了。后来好了以后,长过疱的地方皮肤都褪掉重长了,当年的冬天手脚也不象往年那么冷了。医者佛:哈哈,排出*素,一身轻松。那是湿邪从四支末端排出来了。我妹妹曾经是从大腿部位长出密密麻麻的疹子。数天后疹子消失了。多年的膝痛即自动消失了。不少有伏邪的病人通过出疹子来排邪气,一般来说,如有瞑眩反应,效果必好。而且,这种反应一般是一过性的,多是在服药数小时后出现。不用担心,这是在排*呢,并且,可以改变原来的三阴体质。自由人:服过补阳药之后,出现浑身自下而上像有小虫在爬的感觉,说难受不是难受,说舒服不是舒服的感觉,应该也是排病反应吧?左手大拇指外侧起水泡,是否说明肺经在排*吗?这时病人应该怎样做?医者佛:是阳气在经络中通畅的反应。肺经的水邪排出了体外。病人应该继续服药,不需犹豫。另外,灸法对你非常合适,可以极大地扶助阳气。第一节·病家十要明代名医龚廷贤有此《病家十要》,其旨精而其意显,颇合于临床。凡诸病患,皆要认真研读再三,并信受奉行,方不致自误也。一择明医,于病有裨,不可不慎,生死相随。二肯服药,诸病可却,有等愚人,自家耽搁。三宜早治,始则容易,履霜不谨,坚冰即至。四绝空房,自然无疾,倘若犯之,神医无术。五戒恼怒,必须省悟,怒则火起,难以救护。六息妄想,须当静养,念虑一除,精神自爽。七节饮食,调理有则,过则伤神,太饱难克。八慎起居,交际当怯,稍苦劳役,元气愈虚。九莫信邪,信之则差,异端诳诱,惑乱人家。十勿惜费,惜之何谓,请问君家,命财孰贵?当前社会,疾病横行,病家无奈,一心求医。岂不知求医何如求已,试看病家十要之四、五、六、七、八条,即是求已之法。若能以此十要为法,我相信即使是大病重病亦能得愈。若病家不能执此十法,即使是轻疾微恙,亦可能加重。病家十要,是不得已而为之。若知道养生保健之法,并遵照四、五、六、七、八条,久久行之,则天下必无生病之人了。如此方是苍生之福,亦是医者之福。第二节·如何作个好病人?家人生了大病,正如处在一个交叉路口,这个路口的选择将会决定病人的生命。这个路口有两条路:一条路已经在视线可及的不远处被完全堵死,而另一条路的方向上有弥漫的云雾遮掩,看不清前方的状况。第一条路代表西医,病人在西医处已经救治无望。第二条路是中医,云雾代表我们对中医知识的普遍匮乏和偏见。请问你会如何选择?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第二条,因为虽然前途未知,但至少能看到希望。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是困难的,我并不勉强每个人都一定要相信中医,在这里我只是想提醒各位在别无选择、走投无路的时候,唯一的那个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它在绝望中给了我们自己一个机会,一分希望。因此,做个好病人,先要学会选择对自己的生命有益的治疗手段。因为对中医的偏见,来找中医治疗的病人多属慢性病和虚证,但这些患者往往有意无意间存在这样的认识错误:有的认为,有好的医生,好的药方,病马上就可以好;或者认为,自己的病,只要靠药物就能完全治好。实际上要分开来看,实证患者得到即时对证的治疗,马上就会见效,愈后也非常好,所谓一剂知,二剂已。因为此时人体自身的正气仍旧充足,只要得到药方的对症治疗,邪气很快就会被击溃。但如果是虚证(目前基本上每个慢性病都是虚证),说明这个疾病已经有些时日,人体的正气已经不是那么强大了,医生只有先扶正,再驱邪,或者扶正祛邪同时实施并以扶正为主。但由于人体正气不足,不足与邪气决一生死。就决定了不会马上好。什么时候正气扶起来了,什么时候邪气才能赶出去,因此,有时需要调养数年才能治好。所以病家一定要有耐心,心态要好。针对第二点错误认识“病只要靠药物就能完全治好”。有这个错误认识的人往往会对药形成依赖性。其实药物只能帮助人体来战胜疾病,而不是药物本身可以杀死疾病。医生只是你身体正气的培养者和助手而已。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病家仍旧保持原来的不好的生活习惯,那么病可能好得很慢,甚至治不好。所谓三分治,七分养也是这个道理。药物治疗仅仅是从物质上治病,病人更要有开朗、乐观、积极的心理配合。其实,治疗疾病,一半在药物,一半在人事。心是五脏之君,君正道,国道正无危难。心平气和,四体自然安康无恙。因此,要养心安神。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但凡治大病,一定要遵守良好的养生态度,并且遵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日常生活,否则病必不愈。所谓良好的养生态度,就是本书所提到的“养生五宜”,大家可以认真地思考,并体会这五宜。一个人治病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治病是自己的事,养生是自己的事,别人都代替不了,医生只能帮助病人想一些办法,不能更改阎王的生死簿。古人云,医只能治病,不能救命,就是这个意思。只要明白了最终只能自己救自己,不存侥幸心理,那么吃药中的困难总能克服。明白了身体健康需要长期良好习惯的坚持,那么服药忌口也就不是什么难舍的事。学习一点健康知识,补一点养生常识,认真阅读这本书反倒成了快乐的事。病人要学会观察自己身体的感受,细心地体验治疗过程中自己身体的变化,要学会用中医的思维反映身体和疾病状况的能力。很多人听了一辈子消炎杀菌,信了一辈子抗生素与手术,现在突然给他介绍一个中医,他怎么能想到需要介绍自己大便、小便的颜色,是否有汗,是否怕冷呢。不信中医的,不妨继续选择西医治疗。即使选择西医疗法,建议病人谨慎选择手术治疗。并不是每个病都只有手术才能解决的,也并不是手术都有利于康复的。比如,原发性肿瘤如果不是影响了生命,一般不需要手术,因为手术会导致继发性肿瘤增长,而且会严重影响中医的疗效。中医临床上越是原发性肿瘤越容易治愈,越是继发性肿瘤越不容易康复。再如,本来没病的器官千万不要盲目切除。比如慢性扁桃体炎,西医经常喜欢切除扁桃体,理由是从此不会再得扁桃体炎了。其实,扁桃体炎根本就不是扁桃体的病,是机体的阳气不足了,阴火向上,顺肾经循经咽部,发为炎症。这是一种虚火,扶阳即能治愈,何劳手术之苦。再如,当前妇女乳腺囊肿、子宫肌瘤等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不少人听西医的话一刀切除囊肿、肌瘤,但几个月或者数年后,囊肿、肌瘤又出现了,只好再次手术。大家应该想一想为什么瘤子会又长出来,而不是总想着切除。其实,病人体内产生瘤子,这是阳气不足,气血瘀滞的表现,其病变并非只是乳腺、子宫,而是整体脏腑功能失调。一刀下去虽然切除了瘤子,但病人机体产生瘤子的体质并没有改变。盲目的手术不但切除了你的正常器官,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机体的完整性,会对未来的健康导致不利的影响。当经过西医治疗后,或者放疗,或者化疗,或者手术,病情越来越重了,或者指标越来越差了,想到中医也不晚。虽然按中医的理论讲世上没有不可治的病,但同样按中医理论没有可以完全救活的人,病或许可治,但有些人元气已虚弱到不堪一击的程度,这就不是药力能挽回的,特别是经过放化疗的病人大伤元气。去医院看看去就知道了,许多人是走着去化疗的,但疗程结束就可能要抬着才能出来。这样的病人如果早相信中医,不做放化疗,也许身体机能会更好一些。但凡找中医治病,就不要太理会那些所谓的西医指标。治疗大病的当务之急,就是听医生的话,按时服药,及时反馈信息,不要错过治病之机。治疗过程中,只要能吃能睡,两便正常,身体总体感觉趋向好转,就是好事。不要被那些指标所迷惑。执着于西医的指标,往往会因此而影响中医治疗的方案,也影响病人的信心。比如,高明的中医在治疗高血压病期间,可能会有短时的血压升高,如果因此而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这样的病人可能是最不容易治愈的了。再如治疗肾炎的过程中,短时的尿蛋白增加往往是阳气从内鼓动,驱邪于外的反应,也就是病情出现了吉兆。当然,也不是不看西医指标,治疗过程中主要看症状,指标最后再看,不同阶段的指标变化性质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既然大家已经读到了这本书,说明已经对中医有了兴趣。选择中医,就要按中医的规矩办事,如果找中医看病,就要按中医的治疗思路来配合治疗。也就是说,服一个医生的中药期间,尽可能的不服用其它中医的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这样做不但可以保证中药治疗的效果,还可以让您亲身体会到中医治疗带给您的到底是什么,恶化还是好转?其实,东治疗一下,西治疗一下,表面上显得病人很聪明,但因此而打乱了医生系统治疗疑难大病的方案,结果吃亏的是病人。还有的病人,不相信医生的处方用药,凭着自己学来的一点中医知识,妄加评论医生用药轻重。如此这般,不妨自己给自己处方就是了,不要占用医生帮别人看病的时间。如果对此医生不信任的话,嫌处方不好,也不妨另请高明。病人还要知道,治病不见得要花很多的钱。有时花小的钱也可以治得大病,特别是治疗儿童病。曾经有病人怀疑两付中药才三元钱,能不能治病呀。事实上三元钱的药,病就可以治好了。这样的例子很多,作为病家应该知道,中医治病简便价廉,千万不要因为某些中药处方太便宜而心生怀疑。临床上我每每用针灸,或者中药治疗一些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大病,三五次治疗即大见好转,或者竟然治愈了。病家在惊喜的同时,是不是也因此对中医的简便廉验有更深切的体会呢?!当前,作个好医生不容易,作个好病人,是不是也不容易呀。给中医一个治愈您的机会,也给您自己一个康复的机会,还能给中医一个被证明的机会。选择中医,一举三得。第三节·十不治之人1、不信中医的人。2、对医师有疑虑的人。3、自以为是的人,又要吃西药又要吃中药的人。4、懂一点简单中药,对医师处方指指点点的人。5、拿到处方,不按时吃的人。6、拿到处方,到了药房抓药,听药师说处方用量太大,这个药相反,那个药有*等,立刻就决定不拿药了,或回头来问医师处方问题,此类患者不要治。7、不听医师建议的人,以为光吃药,不用忌口就可以的人。比如:肝硬化是由喝酒引起,吃中药后,仍然不戒酒,怎么可能会好呢?8、重复问同一问题的人。表示病人对医师不信任。不可治。9、有病乱投医的人。有了重病,只要别人说什么好,就立刻去做,结果乱吃一大堆药,此类人没有主见,见风是雨,不要治。10、平时吃一大堆不必要的药或维生素的人。生病时来看医师,随身携带一药囊,并请求询问医师何药可吃,何药不可吃,这类人除了本身疾病外,又自己增添许多本来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给医生,千万不要看。以上十种人,奉劝所有中医师,不要去治,此类病人你就算是治好也不会感谢你,他会认为你是蒙到的,治不好就都是你的错,从不会去检讨为什么自己会得此病,别人为什么没有此病,只会怪医生不好。但是如果他们是去看西医时,态度就一百八十度转变了,完全听西医的话,就像宠物一样,主人喂食什么就吃什么,就算结果是死于西医之手,他们也不会去怪罪西医。(原文录自汉唐中医,有删改。)《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谈到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意思是说这六种情形没法医治:为人骄傲任性,不讲道理,是第一种不治:不爱惜身体,却拼命追求财富的,是第二种不治;衣着不知增减,饮食不知节制,不适合身体需要的,是第三种不治:阴阳和脏气的脉象已经飘忽不定,是第四种不治;形体瘦弱,不能服药的,是第五种不治:相信巫术而不相信医术的,是第六种不治。人生病,又兼有以上六种情形中的一种的,就极难医治了。所谓不治,并不是医生不会治疗,而是不可能治愈。除第四、第五种情形以外,都是患者自取其辱,不是医生无能。第四节·关于庸医何为庸医?临床上曾见到这样的医生,在他的门诊案台的玻璃板下压着几个中医方子,来了病人,不管什么病,就来来去去地照方抄。试想,这样的医生如果能治好病,那还用熟读医书十年吗?病家把身家性命委托给这样的医生,心中不害怕吗?即使是良医,我认为临床上喜欢几个方子是有的。但不用执着于一方治一病,这样也就不是中医了。比如,对于内有寒邪的病证,我总喜欢用麻附细法启邪于表。再如,全真一气汤对于各种心脏病患有不错的效果,对于阳虚证虚阳上扰,或虚脱证有时效果强于炙甘草汤。虽然我们需要辨证,但往这个方向上想总是经常有的。因此,中医有生命力,因为它有效,因为有证可辨,因证处方用药。如果医生执于一方,我想这样的中医也不算是真正的中医。方子千千万万,每个方子都对应着一个不同的证型。执着于证,则随手可处方,总不离六经阴阳。否则,不思辨证,按成方治病,一定是庸医。医生,是白衣天使,还是撒旦的朋友?从东北万天价药费,到深圳万天价药费,这仅仅是经媒体报道过的新闻,我们触目惊心!这两个案例都有背景,而我们目前的这个案例,患者家属仅是一家收入不高的打工家庭,13亿人口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呢?有多少家庭被庸医破坏掉还要回头谢谢医生的“尽心治疗”呢?再看看,现在的大夫们,是天天在看书、学习、进修,还是在天天喝酒、应酬、娱乐?医生作为职业,是救死扶伤的,不是图财害命的。反观当世,有几个青年人报考医学是为了真正去救死扶伤的?大部分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了发财。如此心态去求学,结果就是为发财而作医生,害人匪浅。更见个别高校的教授、专家抛弃人格、医格,为一些药品作虚假的广告。虽然这些教授们的腰包鼓了,可因此害得多少人倾家荡产,他们的良心到底哪儿去了?医院在电视、报纸上的虚假广告更是数不胜数,从医真的成了发财的手段。这样的医生,肯定是庸医。有的医生诊病时,先问病人带了多少钱,或者,有没有钱。甚至于看病人的穿着来决定用药的贵贱。这还算是好的,至少稍有些良心。更坏的医生不管病人有钱没钱,一律大开特开有回扣的药品,以致于病人看个感冒也要花数百乃至上千元钱。有的医生不管诊断如何,只要是个头部相关的疾病,就开颅脑CT,开磁共振检查,且美其名曰对病人负责,不耽误你的病情。其实,稍懂些医的都知道,往往简单的诊断就可以排除是不是颅内的病,并非一定要做CT或者磁共振检查的。比如,我在门诊经常看到简单的周围性面瘫的病人,医院被要求做了脑部磁共振检查,花了上千的冤枉钱,这里头便有某些医生的提成费用。这都是庸医的嘴脸。庸医杀人不用刀。试想病人把身家性命交给医生,说明对医生是绝对信任的,但庸医利用这种信任作为谋财的手段,其手法太过残忍。因此,我极端鄙视庸医。第五节·学点望诊中医讲四诊,包括望闻问切。问诊大家知道,来看病总要回答医生的几个问题的。这就是问诊。切诊,那是中医必需的功夫,不会切脉,也就不是中医了,这里暂时不谈。但对于望诊,大家可能觉得陌生。这里就专门地解释一下什么是望诊,并教大家几招实用的望诊。凡病,都可以在未病之前有所表现出来。一般来说,高明的医生可以在病未发作之前就可以诊查到。用的方法就是望诊,也就是用我们的眼睛来观察病人。古代的名医多有这种本领,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生更多的是相信仪器检查结果,对于望诊反而忽视了。大家知道,古代有一位名医叫扁鹊的。医术高超,以致于现在我们对名医也称之为扁鹊再世。话说有一天扁鹊见到蔡桓公,站了一会儿就说:“唉呀,你有病,但很轻,要马上治疗才好。”桓公不理他。过几天,扁鹊见面后又劝他及时看病,桓公还是不理他。如此三次,桓公仍然不信扁鹊的话,果然数天后病发而死。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古人的望诊水平极高,可以提前预测到疾病的发作。这样的诊断远远比机器检查要方便、高明,而且实用得多。我们为什么不去掌握这种方法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可能的,是编的故事。但事实上,就是现在,根据望诊,我们也能判断出不少疾病出来。比如,大家知道笑星侯跃文以及篮球巨人穆铁柱英年早逝,其病因都是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如果我们懂得望诊,就能轻易地观察到,他们俩人的山根部位,就是两眼睛中间部位,有一道明显的深纹。按照面部全息理论,这个部位是心脏。如果心脏有病,在山根就会出现皱纹。这时就要小心了,要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出大事。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周围有心脏病的人,多有这种现象。那些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心脏病的,可以马上观察一下自己的山根。可怕的不是生病,而是自己有病不知道。再举个例子,小指与肾相关。如果小指非常短小,长度短于无名指的第二指节,往往表示肾虚。如果有这种情况,往往表示女性的不孕。需要及时看医生,补一下肾才对。我们十指的指甲上一般会有八个月牙,又叫小太阳。表示的是体内的阳气非常充足。如果小太阳数少于八个,甚至于只有一两个,那就是明显的阳虚了。这种情况往往容易患肿瘤类的阴性疾病。如果经过医生治疗后,你发现小太阳慢慢地出来了,那就说明你的阳气正在恢复。自己都可以观察出体内的阳气水平,多方便。手腕横纹靠近小指侧是心经循行的地方。如果这个区域出现了明显的瘀黑色,不用说,是心脏的血流缓慢了,中医叫气虚血瘀。往往预示着心脏病的发生,要及时看医生了。足内踝向后靠近跟腱的部位一般是非常深陷的。这个部位是肾经所循行的部位,因此与肾气的盛衰关系密切。健康的人一般在这个部位是深深地凹陷下去的,显得内踝骨头特别地高。如果这个区域不陷反而突起,或者有水肿了,那就是明显的肾阳虚衰了。阳虚不能化水,水湿泛滥在这个地方。要注意及时地扶肾阳,用附子汤或者真武汤这样的方子才行。耳朵是一个全息胚,它表示的全息状态是一个倒垂的婴儿。从耳朵上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的疾病征象出来。比如如果耳外轮部位,就是耳朵的最外一圈显得有些灰暗无华,与耳朵其他部位形成鲜明的对比,那表示的可能是肿瘤。比如,从鼻子两侧而下到唇周左右各有一道纹,叫法令纹。相学有句话,说“法令纹入口中,必主饿死。”意思是说,如果这道纹进入口角,而不是绕过口角向下,就可能出现饿死的疾病。一般来说是食道癌,在晚期出现关格症,吞不下,也吐不出,在古代病人就会活活地饿死。现在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切除病灶。但不管如何,有这样的入口纹的人要注意了,及时预防十分有意义。翻开上眼睑,可以看到眼睛的白睛部位,也就是巩膜,如果上面出现了小片的出血灶,往往提示脑动脉硬化,要及时地预防中风了。或者,两侧的法令纹长短、深浅明显不一样,也预示着脑中风将要发生了。太阳穴部位如果出现明显的静脉血管似蚯蚓团状,多为长期便秘所致,要及时治疗便秘,以免诱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脑中风有遗传倾向,发现疾病信号要及时诊断,及时预防。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就会频繁地打哈欠。临床发现,有八成的中风病人发病前十天左右有哈欠连连的临床表现信号。我认为,当人的身体健康时,要爱护它,重视它,留住它,活得幸福,切莫大意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致残而悔之晚矣。以上只是随手举出的一些例子,其实,望诊的东西非常之多。不但是望面部,还包括手、足、全身形态以及动作等等。而且,望诊需要一定的技巧与功夫。真正高明的中医在看病时,是一定要望诊的。只不过医生望诊得非常高明,病人往往没有注意到。离开望诊,单纯地问诊往往不够全面。切脉虽说可以体会到体内脏腑气血的变化,但仍然需要配合望诊以定位定性。作为病人,如果能学点望诊的技巧,对于及时预防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平时常见的心脏病、肿瘤、脑血病、糖尿病等等,如果能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及时治疗,就可能省去患一个大病,甚至于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第六节·网诊需知所谓网诊,就是在网络上找医生看病。病人把病情资料通过邮件或者QQ留言等途径提供给医生,然后医生回复中药处方,病人自己去药店抓药。网诊与实际看病的方式有所不同,其不需要当面诊病,而是通过虚拟的网络作为媒体来看病处方。网诊有其方便性,比如简单直接,不需要病人出远门,而且可以实时处方,快捷方便。不少病人可能都喜欢这种看病方式吧。网诊可以极大地方便病人,最近几年来我通过邮件治疗了不少疑难杂症,甚至于也治疗过肿瘤、肌肉萎缩等大病重病,效果也都不错。经常有一些怪病患者来找我,医院,其实,通过详细地问诊后,也不算什么大病,数付药也就好了。说明网诊的确可以远程救助,与面诊相比有其巨大的优越性。网诊取效的关键在于医生临床经验丰富。一般来网上找中医看病的患者多数是在当地治不好的疾病,多属疑难病。这就需要医生对一些疑难病有诊断治疗能力。一般外感急病往往可以速效。比如说感冒、发烧、咳嗽等常见病,网诊不需要四诊合参,可以快速处方,效果也不错。网上诊疗用之得当,能让患者少走弯路,大大降低费用。但有利也有弊,用之不当则会让患者雪上加霜,其弊端且不小。以下详细分析网诊的不利因素。一、中医诊治必须四诊具备。但网诊时只有问诊,而望诊、闻诊与脉诊往往缺少。人体的外部,特别是面部、舌体等与脏腑的关系最密切,体内的气血、脏腑、经络等方面的病理变化,必然会在其相应的部位反映出来。不能望诊,医生很难判断疾病。二、网诊时在四诊缺三的情况下,问诊显得尤为关键。怎样发现主症?怎样发现典型症状?这些全靠问诊。而问诊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网诊质量的好坏。因此,网诊的关键在于问诊。而问诊单的设计十分重要。很多病人不知道如何看病,也不清楚应该表述什么,往往是医生问一问,答一句。这也要求医生的问诊单要面面俱到,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病种需要。完善的问诊单的设计对于网诊至关重要,会影响网诊效果。三、面诊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时,医生尚且需要斟酌再三,思虑良久,恐所处汤药不能中病。更何况在四诊不全的情况下处方,单单凭医生经验,极易导致医生进入见病治病的误区。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治证为主。四、网诊因为全面诊断病情有困难,则辨证往往有所缺陷。这时处方很难用到合适的药量,处方用量轻重难于把握。而中医的不传之秘即在于药量。药量上不去,则大病重病就撼不动。如此则效果必差。五、不少病人仅凭西医的检查单或者化验单要求网诊。中医需要的是舌脉以及症状,而不是化验结果。比如,小便常规有血尿两个加号,其他不知道,那医生只能是见血止血,至于是因寒因热,因虚因实也就无从把握了。因此,中医看病时如果仅凭西医的检查结果则其效果极最不确定。六、网诊如果长期无效,病人急,医生也急,这时为了帮助病人取得效果,往往易于走险用药。则会出现医疗事故,病人受损,医生也难辞其咎。七、网诊需要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一旦出现排病反映,患者往往半途而废,最终找西医挂水,也白白浪费了医生前面辛辛苦苦地开了许多方子,更违背了中医治病的初衷。不少网诊是医生业余时间且义务工作,再加上患者众多,但网诊有很多的局限性,显然会因沟通不及时而出现失误。八、病人往往迷信网上的中医,期望值很高,认为中医一定能治好他的病。但在四诊不全的情况下,医生只好勉力而为。有些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医学是无能为力的,俗称为不治之症。即使是面诊,中医尚且不能包治百病,更何况网诊。九、如今之病种非常复杂多变,且多经过中西杂治,坏症难症较多。况且,不少人经过长期且大量的抗生素或者寒凉中药的摧残,阳气极衰,生命之象不稳定,网诊时需要慎之又慎。经常见到有人在家中因心脏病猝死,这些都是下元亏虚之人。如果网诊,极易导致误诊误治,出现意外。十、附子有*,但当前各家附子生产厂家的炮制工艺极不相同,因此所生产的附子的*性也差别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医生不慎用的量稍微大了一点儿,极易导致副作用。附子如此,其他一些常用的有*中药也如此。一般中医医院的中药房,并试服某些有*中药,以便了解各批次有*中药的药性。否则,网诊处方用到*药,医生谨慎小心,担忧不已,病人自己也受不少罪。十一、网诊不是适合于所有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我们知道,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丰富多彩,有汤药、针刺、艾灸、按摩、刮痧等等。而网诊并不适合于所有的中医治疗方法,通常来说它更适合于汤药治疗,而于其他的方法一般是不适合的。这就直接影响了部分不需要服汤药的病人的治疗方案。十二、网诊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病种都适合网诊的。危重病症、婴幼儿、老人以及垂危病人一般不适宜网诊。这类疾病在网上求诊风险较大。求诊、接诊双方都对自已不够负责。一则可能会耽误病情,二则四诊不全,处方困难。稍有差池,即容易见意外发生。一般中医网诊对于慢性疑难病症效果不错。这类疾病病情相对稳定,不危及生命。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网诊的弊端十分明显,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极大地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网诊时需要病人十分谨慎。不要轻易服用网诊的方子,特别是对于一些含有超量*药的方子。但即使是常规的中药,滥服也有弊无利。网上自己找到的方子最好先咨询一下当地的医生才可服用。在这里补充谈一下病人如何择医。不要迷信某个中医,即使是有真才实学的中医大师,他也不可能对每个病都很擅长。每一种疾病产生的原因都极为复杂,擅治肝病的不一定擅治肾病,擅治妇科的不一定擅治男科。能在某些方面独树一帜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每个医生的技术都存在着相对的盲区。因此不要因其治好了某个大病而崇拜不已,也不要因其治不好另一个病而瞧不起,要观其整体或一惯的疗效。一般来说,凡是不断钻研医术的医生,到某一天必能有成。面诊如此,网诊亦如此。网诊时疗效不佳的最大可能的原因是辨证不够精确,其它的都是次要原因。病人要找医生网诊,应该在就诊前多看其贴子或者以往的医案。这些资料里往往可以了解到医生为人、医德、医学教育经历、临床经验或者擅长的病种等等,对于看病十分有好处。鉴于网诊的巨大弊端,也为了对病患负责,以后我不再对未曾面诊的病人提供网上处方,请谅解。建议大家平时多学点中医知识,本书亦可聊为一读。多进行自我保健,以预防疾病。第七节·六经体质与疾病人类的体质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个体特性。中医把人分成不同的体质类型,分法的依据却各有不同。按照《*帝内经》的分法,是从五行的道理来分的,分为25种人。五行各五种,五五二十五种。但我更倾向于按照三阳三阴六经的层次来区分不同的体质。六经的观点是从《伤寒论》一书来的,六经学说历来为医家所崇。简单地说,就是三阳与三阴。三阳包括太阳,阳明,少阳,三阴包括太阴,少阴,厥阴。为什么这样分,我认为这样可以更明确地理解不同类型的人群可能会发生的疾病,并能理解病理的发展过程,对于指导临床实践,了解疾病的变化进程与预后结果有着积极的意义。什么是六经体质呢?所谓的六经体质,就是把人群分为三阴三阳六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对于邪气的抵抗程度会有不同,其所产生的病理变化以及预后也有所不同。这样便于医生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进行治疗,以便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外感杂病以及各种慢性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优势。并且这种体质分类方式可以更精确地预测疾病的转归,对于垂危病人如何挽救其生命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先看看邪气侵入人体的过程。一般来说,只要是有生命,就会有防病的能力。简单来说,当邪气侵入人体时,体内正气势必起来抗争,而这个抵抗能力是由体内的元气所产生的。根据邪势和正气的盛衰变化,必然会出现各种复杂多变的证候。由于元气的状态不同,其抵抗邪气的过程与方式也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抵抗特点。伤寒六经,就是从整体出发,根据所产生的各种证候特点,正气强弱,受邪轻重,病位深浅,以及病情的缓急,进行分析归纳,组成六个不同的证候类型。而这六种抵抗类型是由其体质不同所决定的。这个体质的不同就是六经体质。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正气的旺盛取决于人体气、血、精、津、液的充沛和脏腑生理功能的正常与相互协调。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是六经体质的生理基础,而六经体质的实质是由于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的盛衰而形成的个体特征。所以说,六经体质的本质反映了正气的盛衰,也决定于正气的盛衰。由于个体的差异,对各种病邪有不同的反应性和易感性,其发病倾向也不相同。关系到受邪后是否发病,以及既病之后的发病倾向与证候。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六经体质的不同抵抗能力。六经体质是对应于六经病而言的。一般来说,三阳体质的人正气比较充实,抗病能力较强;三阴体质的人正气已衰,抗病机能减退。所以三阳体质的人感受外邪生病后,病位多在表层,病证多为实证、热证;而三阴体质的人感受外邪生病后,病证多为虚证、寒证。另外,从发热的程度也可以判断出体质类型。三阴体质的人也会发热,但一般只能是低热不退,很难发成高热。因为三阴体质的人的元气没有足够的能力抵抗邪气了。而三阳体质的人如果发热,往往是高热。太阳体质太阳体质为元气充足,抵抗力足够强。邪气侵犯到太阳经的层面时,即遇到太阳经元气的正面强烈抵抗,邪气很难继续深入。这种体质的病人,一般如果感受了邪气,多患太阳病。一般太阳病的症状包括:感冒、发烧,而且是高烧,恶寒、头痛、身痛、有汗或者无汗、咳嗽、喘、干呕等等。脉一般是浮缓或者浮紧的,舌苔是正常的薄白苔。太阳病的治疗方式是解表法。包括发汗解表、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等。太阳体质的人如果患病,就是麻*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之类的方子,效果明显,是明显到效若桴鼓。中医最喜欢治的就是这种体质的病人,因为太阳体质的病人非常容易康复,而且,不容易变生其他病症。太阳体质的人一般健康程度相当不错,往往感冒后很快即会痊愈,不太容易导致心肌炎,肾炎,哮喘等等。甚至于邪气稍强一些,太阳体质的人也能发挥充分的抵抗力,而且抵抗力会恰到好处,这叫适度抵抗。按中医的说法,叫太阳伤寒证。一般来说,从未看过西医的孩子以及从不吃西药的部分成年人属于太阳体质。但这种体质在现实中是越来越少了。一般来说,治疗外感病,即使是偏向于太阳体质的病人,也最好在麻*汤中加*参以护住正气。这样开表而不伤正,且能加强祛邪力度。太阳体质的人也不可能患的全是太阳病,如果邪气太强,人体元气能力不足以完全排邪外出,就会出现抵抗的断断续续,未能完成其任务,这就叫太阳少阳证。至于太阳经的抵抗超越正常自卫的目的,邪气机转而激化,正气为之扰乱,这时就叫太阳阳明证。也就是说,太阳体质的人也可能会有三阳经兼证的发生。但不管如何,外邪一般进不入三阴层次。太阳的底面是少阴。太阳体质的人如果不知持养,阳气消耗太过,可能会直接转为少阴体质。有些病人本来感冒了一下子就好了,但年纪大了之后,或者经西药或者寒凉中药治疗之后,出现心肾炎症,这就是太阳的阳气消耗过巨,邪气直入少阴层面了。这时就要既扶少阴阳气,又开太阳之表。麻*附子细辛汤正好是治疗此类病症的一个实用而有效的方子。少阳体质少阳体质为元气略显不足,抵抗力不如太阳体质之强。这时,邪气入侵后,由于太阳经的抵抗不能完全把邪气驱除出去,外邪可能会经过太阳经后,进一步地深入到少阳经的层次上。这种体质的人如果感受了邪气,多患少阳病。包括常见的口苦、咽干、眼睛发花、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减退、心烦、呕吐、恶心等等。另外,妇女在经期感受外邪后,也多产生少阳病,再有疟疾、*疸以及一些内伤杂病也多是少阳体质易生的疾病。少阳病其脉多是弦的,舌苔是薄白的。因为邪气尚没有深入到脾胃的层次,因此,舌苔不受影响。产生少阳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少阳体质的人受邪后发病,其人体本身元气不是非常充足,正气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另一种可能是太阳体质的人,但由于庸医不该用清法而妄清之,导致正气受损,其抵抗不济,产生少阳病。这是外来因素影响了人体的抵抗能力。所以有句话说:太阳偏清,则为少阳。反过来,如果太阳偏温,不该补而补,就可能导致抵抗太过,可能会转为阳明病。到了阳明病,就可以用清法了,但太阳病却不可以清。少阳病的治疗方法是用和解法。因为是少阳经的层次,用开表法只能把太阳经的层次打开,用清热法又会深入到阳明层次上,因此,只有和解法才是少阳经层次的正确治疗大法。和者,和协之气;解者,解除其障碍。一般用柴胡类的方子。包括大小柴胡汤,正柴胡汤,四逆散,蒿芩清胆汤,柴胡枳桔汤,柴胡达原饮,柴胡疏肝散等等。柴胡宣畅气血,散结调经,是少阳经去除阻滞,和解正气的专药。再结合其它各药,辨证治疗,以纠正人体正气的偏用。比如少阳伤寒,正气未能充分协调,应该和解少阳,直接用小柴胡汤。如果太阳表层正气应充而不充,汗出不畅,就要用麻*、桂枝、柴胡、葛根等诱导气血充实体表。如果溏泻、口渴、尿多,这是少阳正气的抵抗力偏下,要配合葛根升提气血上行。少阳病是邪气进入机体的第二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治疗起来也非常容易。如果辨证准确,用方得方,往往也是一两付药就可以取得明显效果,再几付药就能完全治愈。这个层次的体质虽然正气略显不足,但至少仍然是把邪气抵抗在三阳的层次上。也就是说,仍然可以阻止邪气向三阴经的层次深入。少阳体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可以慢慢地变成太阳体质,这是体质增强的过程。一般来说,如果感冒时正逢月经,少阳体质的人往往会形成“热入血室”,以后每逢月经即感冒发作。这样的病人需要用小柴胡汤治疗。如果病邪继续深入,可能会直接进入少阳的底面,即厥阴层次,发为厥阴病。即使是厥阴病,其邪气仍然是要从少阳而解,因此,总离不开柴胡这味药。阳明体质阳明体质的人如果感受外邪,正气反应太大,抵抗过猛,产生了明显的抵抗过度。阳明体质一般是体实气盛之人。往往声高气粗,脸色红,肌肉健壮而结实,气血旺盛,这是标准的阳明体质。一般农村的劳动人民往往有这种体质。一般来说,气盛血旺的阳明体质的人如果感受热邪,其正气反应过猛,往往会产生抵抗过度,造成邪机益亢。但阳明病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阳明体质引起的,也有医生失治造成。比如有的是太阳体质的人感受寒邪,但郁而发热,产生阳明病。再有一些太阳或者少阳之人突然发生的急暴病,气壅血乱,庸医误用补法,造成邪机益张。或者太阳病本应该用发汗解表的方法,但却用了寒凉药物,造成汗出不畅,邪气内闭,气机闭遏,里热不宣,形成阳明病。甚至于还有大便秘结,应该用泻下的方法,却被误用补法,造成大便积滞于肠道,郁蒸大肠,也会形成阳明病。所以说,不仅仅是阳明体质的人会生阳明病,其他太阳、少阳体质的人都有可能因为误治而成阳明病。阳明病一般有太阳阳明、少阳阳明、正阳阳明之分。正阳阳明,是标准的阳明体质。一阳为明,如果两阳合明,是阳气过于充盛了,就容易产生抵抗过度,产生两阳合病。阳用太过,不能自制,亢则为害。这时,病人往往表现为高热,非常口渴,大汗出,脉洪大而实,用白虎汤清之即愈。太阳阳明,是邪气刚刚侵入人体,但抵抗有余。比如太阳伤寒,正气比较充实,邪从火化,机能兴奋,抵抗力太过,出现高热,非常口渴,脉洪大滑数。因为是太阳证,如果不能开表,热证更是亢越。如果平时就有些精神异常,这里就会出现精神亢奋、谵语、妄言,甚至于脱了衣服满大街跑。这里就要抑制其兴奋,并且宣通其壅塞。太阳证表闭用辛,比如生姜、桂枝、麻*等,气盛用凉,象菊花、薄荷、淡竹叶等。表亢用甘,比如大枣、炙甘草、粳米等,气亢用寒,比如生石膏、知母等。辛甘理表,寒凉制亢。但是这些药都有所偏性,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少阳阳明,元气有所不足,但抵抗太过。不足的原因是元气的阻滞,原因不一,在阳明者多为腑实。腑实就是胃肠道有积滞。但这与“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以元气的阻滞为少阳,元气的有余为阳明。《伤寒论》有许多寒凉攻下的方子,比如象白虎汤、人参白虎汤、犀角地*汤、大柴胡汤、大小承气以及调胃承气汤等等,都是为元气充足但运行有阻滞而抵抗太过设计的。这些方子稍用气通邪退即可,过度就会伤害正气。治病要在了解其体质,不能知病不知人,知邪不知正,人与病,不可偏废。阳明体质的人需要两味常用的中药。一是大*,这是通下的药,可以把瘀滞的浊气泻下来。另一味是生石膏,这是清解的药,可以把郁住的热邪清解掉。能用好这两味药,就算是完全理解了阳明体质的特点。但如果滥用这两味药,就可能伤害元气,导致疾病加重。但事实上,当前的中医好象对这两种中药情有独钟,滥用不休。所以,病人的元气慢慢地也就不多了。阳明体质目前也不太多见了。现在的人,一般多显示为明显的三阴体质。能产生阳明体质的抵抗,需要很强的元气,但目前由于不知节制地消耗以及西药、寒凉中药的砍伐,我们的元气都变虚了,也很难产生抵抗过度了。即使是长期便秘的人,也少有是真正的阳明体质,多是阳虚便秘,是属于三阴体质了。阳明的底面是太阴。一般来说,阳明体质的人与太阴体质有着根本的不同。但阳明体质如果阳气消耗太多了,对邪气的抵抗越来越不足,也会慢慢地转为太阴体质。反之,太阴体质的人如果感受自阳明进入太阴的邪气后,经过正确的治疗,也可能再从阳明排出来,表现的就是高热与便秘。阳明与太阴用药完全不同,阳明是用凉药,泻药,而太阴要用温药,补药。石膏、大*这类的药最伤阳气,如果应用不当,极易导致病人的阳气耗损,形成太阴病,这时就要用*参、干姜类的方子来温补中阳了。太阴体质太阴体质的人元气已经明显地不如三阳体质的人了,其对邪气的抵抗也不足。但至少还能把邪气抵抗在太阴的层次上,也就是说,由于元气在太阴层次上的抵抗,邪气尚不能深入到少阴层面。太阴体质的人一般容易腹泻,或者长期慢性腹泻。太阴体质的人是绝对不敢吃任何的冷凉食物的,一般稍吃凉东西即会腹泻,甚至于坐在稍凉的凳子上也会引起腹泻。其面色显苍白无华,略显浮肿,气力也不太足,不能耐受久劳。这种人一般皮肤颜色略白一些,似乎是长期见阳光不足一样。一般科技工作者多是太阴体质。太阴体质的人,正气已显懦怯,在全体或局部部位的抵抗已经不足。太阴体质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种是素来形体虚弱,另一种是伤于寒凉药物。形体虚弱的人是标准的太阴体质,这种体质的人从邪气刚刚侵入机体时就有明显的抵抗不足,那时的病证当属太阳太阴全病,应该用麻*理中汤。如果是素体阳气尚足,但由于久服寒凉、滥用攻下,或发汗太过、生冷无节等造成元气大伤,导致正气抵抗不足,形成了太阴证。如果是外邪刚刚侵入,就要一边开表,一边加温壮之品以扶助太阴层次的阳气。所以说,太阴体质的伤寒证,本质就在于正气的不足。其治疗之法,始终宜温,宜养,千万不可滥用寒凉。如果太阴脾阴不足,可佐以滋养之品,比如山药、大枣、白术等等;如果是在表的正气不足,就要温补卫气,如*芪、桂枝、甘草等;如果是太阴本身的阳气不足,那就直接温养太阴之阳了,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是正合适的方子。如果病人乏力,明显的是正气不足,要用温养元气的方法,如保元汤之类的方子;如果是精血的不足,要用血肉有情之品来补充精血,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等。所谓温法,就是用温性的中药以加强元气的方法,非用温法不足以振奋元气的衰惫,非用温法不足以加强元气的气化功能。所以《*帝内经》说:“劳者温之,怯者温之。”这是这个意思。这种体质的人要经常服用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而且要服大蜜丸的那种。慢慢地可以改变体质。这种体质目前非常常见。这也与当前人们普遍的阳气不足有关,而更与不知节制的消耗以及滥用西药、寒凉中药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太阴体质的人如果出现排*反应,一般是通过大便排出的。而且,其大便多是又黑又臭的,次数极多。但即使如此,病人反而会越来越精神,面色也会慢慢地红润起来。这就表示病邪排出,正气渐复,而病人向三阳体质转化了。少阴体质少阴体质的元气也与太阴体质一样,是不足的,其所产生的抵抗邪气的能力也是不足的。但这种体质比太阴体质的元气更显不足,所以邪气得以能深入到少阴的层面上。这个层面的抵抗几乎是在为生命而抵抗了。少阴体质的病人在初感外邪时,从太阳层面的开始抵抗之时,就有不足,这是太阳少阴合病。治法是一边按太阳伤寒之法开太阳,一边加温补强壮之品,麻*附子细辛汤是比较合适的一个方子。另外,象麻*汤配合四逆汤也可以应用。总是要兼顾到少阴阳虚以及太阳开表两个方面。这样的病例特别地多,不少少阴体质的人如果感冒了,都要如此治疗,否则其治疗就会不彻底,也会导致邪气内陷少阴。少阴不足,重在扶阳。这句话是治疗少阴病的总纲,也是改变少阴体质的总纲。少阴体质,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阳虚。表现出各种阳虚的症状出来,可以参考一下本书《何为阳虚》一节,其中大部分表现都可归纳为少阴证,也多是少阴体质的常规表现。临床上,少阴体质的人最容易出现感冒后猝死。古人有句话说“伤寒偏死下虚人”,这种下虚人就是少阴体质的人。经常见到有人感冒后挂水出现急性心肌炎、急性肾炎,甚至于猝死,这都是少阴体质所特有的。因为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二者一个管表层,一个管里层。而如果少阴阳虚,就会导致太阳的邪气不按六经的顺序深入,而是直接陷入少阴。而手少阴是心经,足少阴是肾经。邪气内陷于少阴,或是心病,或是肾病,都是因为少阴层面的阳气不足所造成的。少阴体质的人,平时就要常服四逆汤,或者附子汤,或者真武汤这一类的方子。这些方子可以把少阴层面的阳气补充起来,这样遇到外邪入侵时,就可产生有力的抵抗。否则,外邪深入少阴,疾病往往比较重,如果光是治标,也难以完全治愈。临床上常见的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肾病、肿瘤等等多属于少阴病,这些病人也多是少阴体质。也只有少阴体质的人才会得大量的慢性病、难治病。比如,低热不退,西医说是免疫系统低下,按中医理论就是明显的少阴病。要用扶少阴的方法才可能治愈。再如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尿*症、脑炎等等,这些都是少阴病。一般来说,大凡西医久治不愈的病人,或者久服寒凉中药后,多数都成了少阴体质,其所患的疾病也多是少阴病。理解起来就是这么简单,但治疗少阴病却不容易。因为机体在少阴层面的阳气非常虚弱,如果不能补足阳气,就不可能把少阴病治好。如果要补少阴阳气,就非要用到附子不可。可以说,附子是少阴病的主药。如果能用好这味中药,往往可以救治不少大病、重病、垂危病、疑难病症。临床上附子可以用数克,数十克,也常常需要用到数百克。我就曾经用到过克,这是每天的用量,但病人效果明显,并持续用了近两个月。甚至于有时要用到生附子。虽然其*性更大,但回阳救逆,救人性命的效果也更好。不会用附子的医生,就不可能会治疗少阴病。少阴体质是可以改变的。经过医生的正确治疗,这类体质的病人往往可以向太阴体质转变。最明显的症状是从明显的少阴症状转变为腹泻等太阴层面的排*反应。这是少阴阳气足了,把邪气向外赶到了太阴的层面上。这里医生要有定见,病人也要相信医生,配合医生的治疗。慢慢地就可能把一个大病重病治好。我认为,当前的社会,由于过度地阳气消耗以及药物滥用,人们的体质普遍地下降了。从三阳体质向三阴体质转化,而最常见的就是少阴体质。可以说,少阴体质的人生了慢性病,如果不能积极地重视健康,去找到正确的治疗,而滥用西药,滥用寒凉中药,则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于恶化。少阴多死证。如果病人死亡了,那么大多数都是死于少阴病。邪气到了少阴层次,如果继续用错误的治疗伤害少阴阳气,则病情往往会恶化,恶化就可能死亡。其他五经都不太有死证,独是少阴,死证最多。而死亡的最关键原因就是少阴阳气虚脱。所以说,如果少阴阳气足了,就可以极大地预防死证,回阳救逆也多是在这个层面上展开的。好的中医擅长挽救垂危的病人,就是掌握了少阴病的阳衰欲脱这个根本。少阴的表面是太阳,如果能把少阴体质的人的阳气扶起来,把病邪从少阴层次向外,透发太阳层次而去,则病人会逐渐向太阴以及三阳体质转化。一般来说,少阴体质的人如果得到了正确的治疗,邪气会向外透出。若是直接透出太阳时多伴有发热、咳嗽、或者皮疹等反应。如果少阴之邪逐渐向外透发,则可能先出现腹泻臭稠,那是向太阴病转化了,以后慢慢地还会一层一层地透出三阳层次。持续扶助阳气,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病人的体质也将慢慢地向健康的方向转化。厥阴体质厥阴体质的人元气已经非常虚弱,当外邪侵入时,存亡危急关头,正邪相搏,是人体正气的最后反抗。在厥阴这个层次的抵抗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正复邪退,病情机转。一个是正虚邪盛,病重而亡。产生最后抵抗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因为元气得到药助。所谓药助,即医生用兴奋回苏之药,比如激素、强心剂、中药附子等扶阳剂等应用于病势危急之时,这会帮助病人元气进行最后的抵抗,这个层次就是厥阴。此时,病人命在旦夕,元气接续不力,非要扶危救急不可,可给病人带来一丝生机,于病人有利。其二是因于药误。所谓药误,是因为病在少阴层面时,医生误用了清法伤了元气,导致邪气内陷,转入厥阴。如生命之火,日益浇漓,以至湮没而不彰。其三是病人元气的自复。所谓自复,是病人久患少阴病,元气得不到补充,迁延日久,阴极出阳,转为厥阴。这不是正气自己的恢复,是邪气自己退出,是邪退而正复。所以说,厥阴伤寒病也不全是死证,应该说是生死各半。厥阴的逆转即是阳面,从阴出阳,可能会是三阳病变。而且,临床上厥阴会逆转到三阳的每一个层面。三阳的第一个就是太阳。如果能逆转太阳,往往可以不药而自愈,这就叫正气来复。此时病人会突然出现太阳伤寒的症状,象感冒一样,头痛、恶寒、发热、咳嗽、汗出或不汗出等等,但病人会说,最近没有感冒呀。这是邪气从厥阴透发到了太阳层面。此时就当成太阳病来治即可。甚至于不治也行。只有太阳体质的人才可能出现这种转机。其原因大多是由于阳气暂时被药物所损,邪气陷入厥阴而成厥阴病。但过一段时间阳气恢复了,就会奋起抗邪,直接把邪气从厥阴赶到太阳层面上。如果逆转阳明,病人出现高热惊厥,这里需要用清法,清去邪热而病人自安。如果温补就会误事。因为病人本来是阳明体质,元气素强。由于误药伤正而使阳气虚弱,邪气得以进入厥阴层次。此时病人体力未伤,只被药物郁住。郁久必扬,药误越久,暴动越是强烈。此时由于邪气的激发,元气暴厉,不转则已,转则气亢而势张,如虎下山,如马脱缰,要赶紧用清热之品,如水牛角、生石膏等寒凉药,如冷水灌顶,顿时清凉,可以恢复原来理智,从事正常抵抗,则病可愈。如果逆转少阳,那一定是元气的运行有所阻滞,原来的阻滞因素没有完全除掉。阻滞的因素一般包括血瘀和痰浊。比如胸中有痰饮,血络中有凝滞的血瘀,都可能导致元气调节功能失畅,出现烦乱不解,四肢厥逆,或者低热不退。这时就要分析原因,去除其阻滞因素,则病即向愈。所以说,逆转到少阳这个层面时,病能不能痊愈全在于阻滞的血瘀痰浊能否清除出去。厥阴体质的人,其元气不足之极。因此,其患病极容易出现厥阴证。如果元气尚足,则或能转出生机,如果元气暴脱,就可能是死证。关键还在于能不能出现逆转。一般来说,厥阴病逆转之后,出现阳症的多能好转,比如高烧、四肢暖和、面色红润等等。而如果出现的是阴症,比如四肢冰冷、昏迷不醒而面色转白,此时容易出现死证。因为厥阴病有寒有热两种可能,因此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就要寒热错杂。最合适的莫过于乌梅丸。通过大量的乌梅把寒和热的两种力量引入厥阴,去扶助元气,清除郁热。厥阴体质的人,平时往往多易生肝病。而且其面色略青、两面颊不华、鼻梁高耸、身体细瘦而高长。人群中也每每可见。相学里说的阴损小人多是此类体质。这种体质平时需要常扶元气,可以用治疗少阴病的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等方子。平时厥阴体质的人也可以服一些带乌梅的方子,比如乌梅冰糖汤,用乌梅15克,冰糖30克,*豆30克,以机转厥阴升发功能,收藏元气下归丹田,会有不错的效果。乌梅是治疗厥阴体质的人的主药。这是味极酸之品,酸属木,木入肝。而厥阴正是肝与心包的层次。厥阴的表面是少阳。所以,厥阴体质的人如果得到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出现少阳证,那是邪气从厥阴直接透发到少阳层面了。或者,邪气会一层层地向外透发,从少阴到太阴,再到三阳。或者,邪气转而透出太阳。因此,厥阴病如果治疗得当,会出现三条排邪途径。体质因素与疾病转化疾病是会变化的。根据元气与邪气的强弱盛衰,疾病会变好或者变坏。而疾病的转化还决定于体质的不同。比如三阴体质,多易寒化,这类体质的人如果生病了,容易变成虚寒证。而三阳体质的人,多易热化,变成实热证。但事实上,由于三阴体质占大多数,临床上真正的热化病人不多见了,见到的多是寒化,也就是说,虚寒性病症特别地多。具体的六经不同体质,其可能的疾病转化也不相同。比如阳明体质的人如果感冒了,就容易出现大汗淋漓、气喘等症状,这是从太阳伤寒病转化为阳明病的邪气壅肺了,要用麻杏甘石汤来清肺热。再如少阴体质人素体必然阳气不足,如果感冒风寒后误用大量抗生素或者寒凉中药,极容易变成急性心肌炎、急性肾炎。这是外邪直中少阴了,就要用麻*附子细辛汤来治疗。再如太阴体质的人往往正气不足,外感风寒后如果误伤正气,则会转变为腹泻、腹胀。这是外邪因于其太阴体质的脾虚气弱而内陷了。由于病人体质不同,阴阳所偏有别,当误治后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足见体质偏颇直接影响着病理机转,变证的形成。一般来说,三阳体质者,抗病祛邪、修复能力强,三阴体质者,御邪抗病修复能力差。疾病预后的善恶,虽与感邪轻重,治疗及时得当与否有关,但相当程度上由体质因素所决定。比如,三阳体质者感冒风寒后,多可数日未见加重,且痊愈很快。而三阴体质者因为抵抗不足,外邪容易内陷,所以往往变化多端,不易康复。所以说,三阳体质者正气充足,病邪难于侵入,病情简单易于恢复。反之,三阴体质者正气不足,邪易侵入,病情多变。医生如果能掌握六经体质,则治病自然心中有数。而病人如果能晓得自己的体质类型,也就方便随时保健,并可以慢慢地把自己的三阴体质转变过来。生不生病,会生什么病,如何尽快康复,寻找什么样的医生,这些都由病人选择。而了解了六经体质一定可以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体质的转化体质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三阴体质可以变成三阳体质,这是体质增强了。相反,三阳体质也可以变成三阴体质,这是体质下降了。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衰老,人体的元气逐渐衰退,原来的三阳体质会慢慢地转化为三阴体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年轻时身体比较健康,到老了就会生出不少慢性病,象肿瘤、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等,这都是三阴体质所可能生的疾病。但在现在,不少年轻人也会患上各种慢性病,那是由于过度地消耗或者西药以及寒凉中药的滥用,把人体的元气过早地伤害了,结果人还没有完全衰老,体质已经下降了。这样的病人就要开始警醒了,再不注意健康,结果是疾病会越来越重,以致于永远也治不好了。具体的表现如下:下肢开始变冷了,甚至于整个晚上都是冷的。手指甲的小太阳慢慢地减少了,或者一个也没有了。面色开始苍白了,人也变得怕冷怕风了。精力也慢慢地下降了,体力往往也不如前了。药物能伤害元气,也能补充元气。如果人体的元气得到休息和补充,就可能产生积极的抗病力。这时,原来的三阴体质也可能转化为三阳体质。这是体质向好的方向转化了。表现为:面色红润了起来,手指甲的小太阳也一个一个地出来了,手脚变得不冷了,也不怕风寒了,精神大振,精力也更加充沛了。这些表现都是元气恢复的反应。伴随着元气的充足,原来的各种疾病也就慢慢地不见了。下面谈一下改变体质的方法。按照以上的分析,元气越是充足,越能对邪气产生积极的抵抗,其体质越是偏于三阳。相反,元气如果不足了,对邪气的抵抗能力也下降了,其体质则偏于三阴。因此,如果想改变三阴体质,唯一方法就是补充身体的元气。根据体质的不同以及不同的证候,用中药可以扶足元气,祛除邪气。在伴随着治疗的过程中,体质也将慢慢地改变。吃中药是改变体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但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开方子,而且,需要病人的配合。因为在三阴体质向三阳体质的转变过程中,会出现不少反应,这些反应大多是元气修复反应,也可能是排邪反应,这时就需要病人对医生的信任以及医生的经验与定见。我给个小方子,各位三阴体质的病人可以常服,必有一定的效果。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水煎服,日一剂。这个方子叫回阳饮,是可以让三阴体质恢复阳气的有效方子。千万不要因为它太简单而忽视了。除了服中药之外,病人自己也要注意减少无畏地消耗元气的错误行为与习惯。比如,晚睡是消耗元气的坏习惯之一,一定要改正。尽量少吃或不吃寒凉性食物,适度性生活,少用或不用西药以及寒凉中药,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等等。这些行为习惯的改变都可以帮助补充元气,从而慢慢地改变体质。气功、体操也是有效的提高元气的途径。特别是对于三阴体质的人来说,如果能经常地刺激足三阴经,可以增加三阴层次的元气的抵抗力。这里推荐两个动作,一是经常地压腿,两大腿尽量地分开,比如象舞蹈演员那样大劈叉。这个动作可以拉伸足三阴经,反复的拉伸即可以让足三阴经气血通畅,对于三阴病的恢复极有好处。第二个动作是踢键子。踢键子时小腿与脚向内收,可以刺激小腿部位的足三阴经,其道理与压腿一样,可以让足三阴经的气血旺盛起来。特别是踢时如果能让脚高过膝盖,更有效果。这个动作不仅可以增加三阴层次的阳气,还可以促使督脉气血通畅,治疗痔疮效果极为明显。有这种病的朋友不妨一试,一周就可以见效。对于小儿来说,推拿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父母愿意辛苦一下,坚持每天给自己的孩子做做捏脊,一年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完全地改变孩子的体质,并且对于孩子的各种疾病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方法是从屁股根部开始,大人用双手拇食二指捏住皮肤,边搓边提,逐渐上移,一直到脖子根部的大椎穴。第一遍只是直接搓上去,第二遍与第三遍可以搓三次,向上提一下,这样可以产生更大的刺激。如果每天能做三次捏脊,每次三遍。日久自然见成效,而且小儿也非常舒服。第一节·中医体检“治未病”当前,各个单位都会一年一次给职工提供免费的体检。一般情况下,体检的项目相当地多,从头到脚,从外到内,又是抽血,又是用机器内外照射扫描,每个受检的人都要忙碌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当然了,这个体检非常有意义,可以帮助职工在疾病的早期就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府对于各行各业广大职工健康的重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体检也还不完善,也只是亡羊补牢,是事后诸葛。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所谓的体检就是通过各种机器的使用,去发现体内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定要是看得见的,才可以被查出。也就是说,一定要是物质上的,已经成型的疾病,才可查出来。虽然现在有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提前数年发现肿瘤,但也需要病人去做这个检查。目前来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去检查自己的基因的。对于常人来说,如果体检时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但如果一年后再体检,却发现有心脏病。那这是不是说明病人这个心脏病是在这一年的时间生出来的呢?我想大凡善于思考的人都知道,一个慢性病是不可能马上生出来的,一定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到某一天,量变形成质变,无形的气机阻滞变成了有形的疼痛。而如果受检的人还没有生心脏病,目前的体检是不可能提前发现的。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所谓的体检不过是帮助职工在早期发现疾病而已,并不能帮助职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体检的意义岂不是减小了许多。如果能找到一种体检的方法,可以真正帮助职工发现潜在的疾病因素,从而早做预防,这个意义岂不是更大。不但可以省去治疗大病的花费,还可以从精神上促进职工更好地投入工作当中。什么样的体检可以做到未病先防呢?西医的体检不行,中医的体检才可能提前发现问题。也只有中医的体检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以预防疾病为目的的体检。我们来看看两种医学的理论差别。西医是现代实验医学发现的产物,它更重视物质上的、看得见的问题,其治疗手段也只是从物质上改变疾病的组织细胞学的病理因素,因此,它是一门形而下的医学。当前西医的检查检验手段只是在器质上进行,它不能发现潜在的功能上的疾病。比如病人周身不适,但所有的检查项目都显示为正常。于是西医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治疗,甚至于认为病人是心理上有问题。中医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包括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医学,它不仅重视物质上的问题,更重视功能上的、看不见的问题,其治疗的手段多变,包括针灸、推拿、中药以及外科手术等诸多方面。因此,中医是一门形而下与形而上兼有的医学。传统以来,中医强调“治未病”,就是说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就把它消灭掉。这是中医最核心的功能,而不仅仅是治疗一些已经发生的疾病。按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仅能诊断出已经发生的疾病的病机变化,更可以提前发现疾病。比如,肿瘤病人在其肿瘤被机器发现之前,中医就可以从脉诊与望诊上发现疾病的端倪。因此,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才算得上是目前真正高明的医学思想,是预防医学的最高境界。行文到此,想起《鹖冠子》这本两千多年前的古书上的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这才是最高明的医学。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及时地看看中医,作作中医体检,岂不是可以预防很多将要发生的大病重病。中医体检,不用仪器设备,就在四诊上下功夫。好的中医完全可以凭四诊判断出将要发生的疾病,而且可以开出汤药或者针灸处方,帮助病人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说脉诊,诊的不是心脏所跳动的那个脉,而是一身的神气。脉诊分三部九候,各有讲究,对应于不同的脏腑部位,这与西医的诊脉确定脉率完全不同。可以这样说,中医的四诊是对于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神气变化的判断,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对人体健康状况的诊断。因此,这种诊断有其预知性,特别是在身体尚未产生实质性的疾病时就可以预先发现潜在病机,从而可以提前预防。以当前最常见的亚健康状态为例,所谓的亚健康,不是病但也是病。只要不舒服,就属于生病。但西医查体又不能发现实质的损伤,因此,给起了个名字叫亚健康状态。按中医理论来看,这其实是属于阳气不足,气虚血瘀的状态。中医完全可以按照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提供出合适的汤药处方来。只要方证相应,数付药就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在另一篇关于亚健康状态的文章中,我专门提到扶阳的问题,可以互参。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面的最大的不同是,中医讲究因人因天因地而异。相同的疾病,如果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其治法处方各不相同。比如说感冒这个常见病,虽然症状都一样,但因为有南方与北方,冬天与夏天,壮人与虚人等等的不同,其治疗方案可能会完全不同。中医强调的天人相应,其实是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协统一性。可以这样说,中医重视的是每个人的自己的元气状态,重视调整其与自然界的相应与平衡。中医治疗讲究一人一方,同病可能不同方,同方也可能不同病。再比如发热,不同的病人其中医处方必然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元气充盈度不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就不同,其处方自然有所差异。从这个道理上出发,中医治未病就是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处方。这就完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西医的一种抗生素治所有人的各种炎症完全不同。听上去中医极好,但实际的操作性如何呢?可以这样说,中医是一门与天地自然相应的医学,它既有哲学属性,也有医学特征,还有经验的积累,因此,它不是一门可以象西医一样“批量生产”的医学。它讲究医学理论的传承,强调个体的经验积累。因此,中医的教育体系目前没有办法大量地培养名中医,这就大大地限制了中医的普及与发展。当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现,中医这门传统医学技术慢慢地变成了没人重视的臭老九了。但就是这挣不到钱的技术却能断死生,处百病,调虚实。因此,如果能重视中医的“治未病”理论,重视中医的体检,把这项*策推广开来,我想对于中医也好,对于每个人的健康也好,都将是福音。第二节·问诊单 病人看中医时,往往不知道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资料给医生。这里我拟出一个详尽的中医问诊单,如果病人能照此单回答,则非常有利于医生诊病辨证处方。 要提供的资料:你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标明阳历农历,出生地。性别,婚否,工作特点,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性格特点,有否生育。身高,体重,体形。当地最近一段时间温度、天气情况。有无不良嗜好(抽烟,喝酒,手淫,熬夜等)。面部照片以及伸舌照片各一张。以下描述的内容越是详细越有利于医生辨证用药。A、疾病最初是如何引起的?西医诊断的病名。B、最初发病在什么时间?后来如何加重的?病情是如何变化的?(按时间顺序描述)C、现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那些条件可使症情加重或减轻?)D、以前得过什么病?有无西医治疗史?是否长期用过激素,消炎药?E、吃过别的中药没有?效果如何?有的话,尽量把医生的处方列出来。F、还有没有其它不舒服?(相关伴随症状)请把以下问诊有的症状留下来,或者加彩色,没有的症状直接删除。并请适当排版。体质:平时经常感冒,平时不容易感冒。感冒则会发高烧,感冒一般不会发烧。多少年没有发烧了?面色偏红,偏白,偏暗,偏青。有否脱发。寒热:怕冷,怕热。冬天睡时双足发冷,冬天睡时整夜双足不暖,夏天睡时也有双足发凉,平时足后跟冷。出汗:不容易出汗,稍动即出汗,经常全身大汗淋漓。只有某个部位出汗,只有某个部位不出汗。(说明其部位)大便:每天一次,每天二次及以上,二天一次,大便三天以上一次。大便偏干,大便偏稀,大便先干后稀,大便硬如羊屎呈颗粒状,大便软而成条。排解迅速,排解困难。小便:色清,色*,不畅,喝完水后很快就想小便,小便淋漓不尽,刚解完不久又想再解。夜里不起床小便,夜起小便一次,夜起小便二次以上。饮食:食欲一般,食欲不振,食欲较好。喜温热饮食,喜冷凉,喜清稀饮食,喜干燥饮食。口淡乏味,晨起口苦,夜半口苦。口渴饮水较多,口渴但不欲饮水,口渴饮水多而不解渴,口渴喜冷饮,口渴喜热饮。喜甜,喜咸,喜酸,喜辣。胸口:经常痛,经常发闷,偶尔抽紧。运动后喘不过气来,运动后胸痛,平时不运动也喘不过气来。咽喉:偶而咽喉干燥,咽喉干燥明显,夜半时咽干,咽喉疼痛。睡眠:半小时可入睡,半小时以上可入睡。无梦,少梦,多梦,恶梦。易惊醒,不醒。劳逸:容易疲劳,困倦乏力。腰膝酸软,动则气喘(上楼或跑步时)。平时不爱活动,喜欢坐着或躺着。情志:性格外向,乐观开朗。性格内向,抑郁、多愁善感。舌象:舌体正常,舌体瘦小,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正常,舌质淡,舌质红。舌尖红,舌边尖红。舌苔少,舌苔薄,舌苔厚,舌苔白,舌苔*。规律:冬季加重,夏季加重。下午加重,夜晚加重,早晨加重。遇热加重,热冷加重。活动后加重,活动后减轻。休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饮酒后加重,饮酒后减轻。与情绪有明显关系。疼痛:胀痛—痛而且胀;刺痛—痛如针刺;酸痛—痛而有酸软感觉;沉重痛—痛有沉重感;牵掣痛;麻痛;放射痛;灼痛—痛有灼热感而喜凉;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热痛;走窜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隐隐作痛—痛不剧烈,绵绵不休;绞痛—痛势剧烈如刀绞;掣痛—抽掣牵扯而痛;空痛—痛有空虚感;疼痛得热缓解,得冷缓解。女性病人回答:月经:每月准时,提前3-7天,推后3-7天。月经量正常,月经量偏少,月经量偏多,月经淋漓不尽。颜色淡红,颜色鲜红,颜色污黯,颜色呈黑色,有紫黑色块状物。月经前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小腹胀痛,头痛。月经前情绪烦燥。月经后无力。乳房有无硬块。带下:顔色,气味,稠度,量。孕产史。第三节·中医看病为什么有效?谈起中医中药,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没有现代化的提取设备,只是从山里田间采集一些草根树皮,煎汤喝了就能治病,不懂中医的人觉得十分神奇。那么,中医是如何让这些草根树皮产生治疗效果的呢?我们知道,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一个生命圈子。相生相克,维持着生命的平衡发展。各种生物都有其生命的循环,人类也属于生物之一种,也当然有与其他生物一样的生命循环规律。所以说,地球上的生物圈其实就是互生互克的一个大循环,因为凡物皆有其偏性,有其偏,就有其有余不足,于是造就了生命圈的稳定发展。而中医就是这个生物圈中维护人的生命的最自然的医学体系。中医凭什么治病?就凭着生物圈的多样性,因为凡物皆有其偏性。人生病了,就是体内的阴阳气血经络平衡被打破,产生了偏颇。所谓生病,其实就是出偏,而治病就是纠偏。大偏产生大病,要大纠,小偏产生小病,要小纠。用什么来纠偏?用中药,尤其是草根树皮等等这些东西,因为它们有个自的偏性。以中药之偏来纠正人生命之偏,就是治病之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知道生病之偏是偏在何处呢?这就需要中医的辨证了。中医讲辨证论治。什么意思?就是根据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与体征来分析综合,从而总结出一个证候出来,而这个证候就是疾病的本质。然后,根据其生病的本质用药处方来治疗。如果能精确地辨证论治,临床效果会特别好,往往是一剂知,二剂已。医圣张仲景就有这样的本事,你看他写的《伤寒杂病论》,就知道治疗效果是如何地神奇了。后世中医治疗效果差,不是中医本身差,而是没有学到医圣的本事,关键还在医生自己不争气而已。所以,有人叫嚣要废除中医,其实应该废除的是这些没有掌握中医真正本事的庸医们。辨证,就需要四诊合参,就是医生要望闻问切。望诊,就是看病人的形态以及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异性变化。古人称“望而知之谓之神。”极言望诊的重要性。临床所验,的确如此。一般不管何种病,都可以在问诊之前通过望诊得到一切信息。我非常重视面部以及手部的望诊,而且,基本上每个病人都能望出点东西来。比如病人来诊腰痛,看病人的下巴尖细而苍白,不用说,素体肾阳不充,必是腰部肾阳虚不能运化气血所致,再诊脉以帮助确诊,十有八九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治疗方案。再如头晕,望其面略灰暗,诊其手,见十个指头肚红而略暗,即是气血瘀滞所致,病人需要很好地休息,并要扶正气,活血化瘀。不孕症见其掌根低陷,小指偏短,环唇苍白,就知道先天肾气不充,后天肾精失养;高血压见大鱼际青暗无华,山根(两眼睛中间部位)处有一横纹,就可以明确是由于心血瘀滞所引起的;胖人拇指根粗壮有力,必是消化功能太强所致,减肥效果一般不够理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指部位偏暗,即是阳虚,尽可扶阳为先。如此等等,皆在望而知之。扁鹊望蔡恒公而知病变部位,张仲景望同事而知二十年后将眉落而死,这种的记载很多,说明古代的不少名医已经切实地掌握了望诊的技巧,并且应用地出神入化。现在需要我们努力地继承,千万不要认为只要有CT、MRI,血液化验等等现代化的检查检验手段,已经不需要再用中医诊断了。现在中医界流行一句话,叫“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意思是说,诊断上要依赖西医,但中医的临床效果也还不错。中医真的不能诊断吗?我认为,中医的诊断极其精确,其意义远远地超过了仪器设备的检查结果。中医的诊断是对于生命阴阳气血的整体把握,而且可以提前预测到将要发生的器质性病变,而机器只能在已经发生了器质性疾病时才能发现。而且,中医的诊断,是整体的,是关于人体经络气血阴阳的一整套的变化规律,远非西医所能理解。那些妄自菲薄,只认机器设备而不认中医的临床中医大夫,不知道离开了西医还能不能生存?闻诊与问诊,比较简单。有明确的原则与规程可以参考。再说说切诊。有人会问,切脉,切出的是什么东西呀?我认为,切脉得出的是人体左右气血阴阳的升降浮沉情况,是五脏六腑的虚实变化。其中精义,非临证有验,且深入摸索数年者,不能体会。举个例子来说,病人剧烈腰痛,如果不切脉当然会按经络辨证,取太阳膀胱经,小肠经的穴位一般都有效果,用中药一般是开太阳,扶少阴,健脾运之类的方子。但如果治疗无效或者反复发作呢?那就需要凭脉来找到腰痛的本质。如果脉弦紧,那是肝气郁结,攻撑作痛了,要取太冲、阴包才会有更好的效果,用药也要加疏肝理气之品。不管什么病,都需要凭脉来找到疾病的本质,同时也可以找到体质情况,再对证治疗往往效若桴鼓了。中医为什么能两千多年来长盛不衰?为什么欧洲、印度、中亚、非洲等地的传统医药学在现代正逐渐消失?是什么原因让中医中药充满生命活力呢?是中医理论。中医不但有治疗疾病的中药,同时还有一套符合自然规律的医学理论,这套理论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以脏腑经络气血为中心,形象生动,既贴切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又不失其实用性。可以说,中医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生命以及自然的完美结合。我们说中医非常美,美在什么地方呢?就美在它是自然的,文化的,而且是充满生命力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来应用中药,于是中医临床有了理论的指导,其为什么有效,以及如何有效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中医的临床基础就是中药。中药之所以能治疗疾病,关键是要把中药之偏与人体生命之偏结合起来。因此,通过辨证,我们了解了人体疾病就是阴阳气血的不平衡状态。然后需要用具体相反偏性的中药来纠正其不平衡即可。中药是什么?什么东西才能当中药?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中药,认为只有在药房里摆着的,透着奇怪的味道的那些草根树皮等等才是中药。其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偏性,也都能因其自身的偏性而纠正人体疾病之偏性。因此,大自然中的任何东西都是药。不但各种植物是药,各种生物也是药,甚至于各种矿物也都是药。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东西不能作药来用。重复一遍,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让我们的疾病有了康复的保证。每种生物都是一个生命体,因其生长地域和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偏性。且各种生物本身也有其特殊的偏性。如*芪性温而补气利水,而芍药性寒而收敛元气,即是植物各自的偏性。石膏甘寒清热,灶心土辛温止血,也是矿物各自的偏性。麝香辛温开窍启闭,五灵脂甘温活血祛瘀,是动物中药的偏性。如此等等,皆可以其偏而治疗人体疾病之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中药,就是自然界的万物。中医永远离不开自然界,所以说中医是最自然的(其治疗原理符合自然的变化规律),并且最贴近大自然的(中药离不开自然界)一门医学。中医中药能治病,这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人类的一份宝贵的财富,它完全不同于西医西药。如果任意地破坏大自然,世界上每消失一个物种,也就意味着人类可能会永远失去治疗某种疾病的一种特效药物。等自然界的生物消灭地差不多了,人类也就活不多长了。人类要想永远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中医中药。按西医现在的研究思路去治疗疾病,去维护人类的健康,是注定没有前途的,到某一天必然会遭受彻底的失败。以破坏自然的代价来挽救人类,结果只能是人类被自然所抛弃。第四节·如何学好中医有不少人从中医上得到了好处,多年的疾病终于痊愈,因此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并且想多学些中医知识。于是找我问了一大堆的问题,比如中医难不难学?如何才能学好中医?应该从哪里入手?先看什么书等等。我尝试着慢慢地解答,但有时自己也怀疑我所提供的那些浅显的中医书是不是真正的满足了别人的需要,那些真的是中医的入书之书吗?如果别人听了我的话而读了这些书,会不会得不到真正的结果却浪费了时间与精力。思考良久,觉得有必要认真地写篇东西,系统地谈一下如何学中医的问题。也算是给那些问我问题的人的一个全面的回答吧。中医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最近几年,社会上颇有一些鼓吹取缔中医的人,让人对于中医的前途生出不少的担忧与无奈来。到底中医怎么了?在中国以及周边数个国家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中医怎么到了现代,反而越来越不能适应了呢?是中医理论本身有缺陷吗?或者是学中医的人没有学到真正的中医呢?中医真的已经不能治病了吗?中医到底有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也困扰了社会上的不少人。我们先来看看,中医是一门什么样的医学?在这个时代为什么中医频频碰壁?大家都知道,中医是一门古老的自然医学。它是中国古人长期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总结出来一门关于自然的学问。中医的特色就在于它是传统的,自然的,它没有经过现代科学的雕琢,因此,它透着纯朴的气息。而且,它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一门学问,它与中国传统的其他学问,如算学、天文学、地理学、星象学、预测学等等没有绝然不同的界限,反而是紧紧地缠绕在一起的。中医的理论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一模一样,毫无二致,因此中医注定有其哲学性与医学性两个方面的属性,是一门夹杂着古代朴素哲学理论的医学。所以,中医既是哲学,又是医学。现代医学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我们一般称它为西医,因为它来自西方。现代科学有其自己的一套标准,凡是符合其标准的,就是科学的,就是可以接受的,而如果不符合其标准的,就是非科学的,就是迷信,是垃圾,就要抛弃它。虽然说现代科学在不断地发展,但它绝不会接受非科学的东西。在现代科学看来,中医纯粹是一门经验医学,它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阴阳五行是没有科学性的),没有经过小白鼠实验,没有现代统计学的数据支持,因此,中医不是科学。这也造就了在这个现代科学横行的时代,中医只能是在边缘生存,绝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由此,中医在现代的地位可想而知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符合科学的现代医学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而传统且自然的中医学则慢慢地萎缩了,至于中医到现在还存活在现代医学的夹缝,居然没有被消亡,实在已经是万幸了。考虑到经济因素,现代医学是市场经济的宠儿,它会造势,会赚钱,会发展。它财大气粗,自然统治了医疗的市场。中医既不会宣传,又不会赚钱,更难以在理论上有更大的发展,因此只能缩起尾巴来了。于是西医愈强,中医就愈弱,恶性循环至今,自然应该有人跳出来要求取缔中医了。现代社会,谁有钱,谁有权,谁说了算。西医已经控制了中国医疗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当然不止满足于此。当前,中医固缩在不大的医疗市场上飘摇欲坠,却仍然是动了西医的奶酪,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如何才能学好中医?一、志于医天下。无论为人、处事、治学,圣贤教人,都从立志开始。因为“志者,心之所之也。”所以说,立志的不同,决定了治学的成败。学中医亦如此。古人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说的是读书人要有志气,或者进而经纶天下以报国,或者退而学医而治天下人。这就把从医看成是一件为国为民的大事,是一项人生的事业与追求。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我觉得,这个条件现代许多学中医的人都不具备了。可以试医院校的学子们,为什么学习中医?恐怕多数想的是混中医这口饭吃吧。至于是不是想要学到医治天下百姓的本事,恐怕他们自己也没有信心。既然没有“志于道”的精神,也不会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行为,目前市场上庸医横行,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二、聪明勤奋之人。有了志气,还需要几个条件。一则是一个聪颖智慧的脑袋,并且超乎常人的勤奋,为什么呢?因为中医不好学,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既要聪明,又要肯学。试看历史上的名医,都是极聪明极努力之人。所以必需是这样的人,才能学到真正的中医。《内经》也提出不得其人不传,因为中医是至精至微的一门学问,需要学中医的人一定要聪颖肯干。另外,学好中医还表现在要有很强的背功,就是背诵中医经典的功夫。中医历来重视方歌(就是中药方子编成歌诀)、脉诀、药性赋、针灸歌赋等的背诵,学中医的人还要背诵大段的《内经》、《伤寒论》以及历代名医的精彩论述。背诵是临床熟练应用的基础,这一点千万不可偷懒,前代的名老中医已经充分地证明了少年时背诵是多么地重要。三、国学基础。除此之外,学好中医还需要在国学上下一番苦功夫,就是说,中医需要有传统中医文化的底子。学国学经典就需要学习古文,犹如与古人相与对坐应答,能进行跨时代的交流,而且学好古文是打开中医药宝库大门的钥匙。古人语: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意思是说,读书人学医实在是手到即成。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读书人有文化的底子,而这才是学中医的实实在在的根基。因此,培养中医的底子就要从文化入手,先学古代读书人所应该学习的东西,特别是先秦的文化,如四书五经,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周礼、周易、春秋等书籍。这些东西不是糟粕,相反,它是中国文化的最精华的东西,是作为一名中医所不能不具备的基础。现在的中医为什么掌握不了真正的中医知识,我认为最缺少的就是这个。中医是中国古人从自然界中观察而总结出来的学问,它上关乎天,下关乎地,中间还关乎人事。因此,学中医要有环境——文化的环境。就好比是学外语,不能关门学习,要有一个外语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快地入门,更快地掌握外语的精髓。试看现在学中医的环境,课堂上听老师讲一讲,课后懒得复习。而周围的环境全是西医,全是现代的知识与文化,这如何能把中医学到精深之处。因此,要想学好中医,一定要先构建一个扎实的国学根基。以此为基础,再花个三五年功夫,中医理论必有小成。最近两年来,我在临床之余,颇觉需要提高国学功底,因此很是在先秦文化上下了一番功夫,读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越是学习,越是感觉对于中医的理解更为透彻,这种理解不但没有影响我的临床技术,相反,从理论的最深层次上帮助我极大地提高了对中医底层的把握。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使我对于中医理论有一种源流而下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重要,也非常实用。它让我更容易地理解中医,实践中医,并能创新一些东西出来。四、好且乐于医道。再者,不仅仅是要学中医,还要乐在其中,且越学越乐,越学越是兴味无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中医就是要学到这个境界上,然后才能体悟一些东西出来。只有亲身的体悟才算是真正地把中医融合到骨髓里去了。这个时候再上临床,感觉完全不同,而且,临床疗效自然极高。至于如何才能由学到好,由好到乐,这需要用心去体会中医的妙处。中医很美,其理论美,方子美,临床也美,但只有能沉心于此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这种美。正如学唐诗宋词的人,能沉浸在诗词的美妙之中,乐而忘忧,中医之道亦是如此,甚至更甚于诗词之美。能欣赏到这种美的人,自然会乐在其中,流连忘返了。老师能教的只是中医知识,中医的美是教不来了,需要学中医的人自已去悟,去感受。什么时候悟到中医的美妙了,什么时候也就入了中医之门了。那时,赶也赶不出来了,肯定是铁杆中医了。五、重视中医经典。此外,要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博士极为重视经典,我认为他这话其实是给学中医的人提供了一条捷径。不明白此理的人,要好好地把《思考中医》读一下,一定要明白经典对于中医临床的重要性。然后始可开始学习。否则从后世诸家入手,浪费许多时间学到一点东西,一查经典,原来早就写在那儿了。我读了十多年的中医书,最近几年才悟出这个道理:中医的真谛是要从经典里寻找的。希望大家能重视中医经典,不要走弯路。在此基础上,进而博览群书,淹通众家之长,并广泛吸取今人经验,再大量临床,积极思考,如此必成中医大家。古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早临床、多临床,是培养和造就铁杆中医的另一条捷径。以上谈了这么多,只是学好中医的一个大概的方法。如果大家看后觉得中医太复杂,因此而打消了学中医的念头,那就是我的罪过了。我可不想打击大家学医的兴趣呀。这样说的目的是想让想真正掌握中医的人了解一下学医的大概的步骤,也许可以为社会多培养一些好中医出来。当前只是拿着一两个祖传的方子就说自己是中医的人,也不在少数。害人害已,何如一把火把方子烧了。中医的理儿不通,要方子有什么用?学医,就是要学这个理儿,舍此另无其他捷径。学医与治学一样,是非常严谨的。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因此,如果马虎成性之人,最好不要学医。否则因此而误治,责任不小。学中医网友问答Yangyang:帮我提供些最基础的书,《思考中医》看得我云里雾里不知所以。医者佛:最基础的,莫如现在市面上所流行的各种中医保健书了。如果想好好地学点中医,那些书或失之于偏颇,或流于简单,不太适合,要不,就读大学课本吧。从中医基础理论学起,这才是正道。更正的路子,是直接从经典学起,学《*帝内经》、《伤寒论》,难是难了些,但却是条近路。怕是不太容易入手。更简单的,是看韩国的电视剧“大长今”以及“医道”吧,至少可以对中医培养些兴趣。学中医,需要几个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了书,得自己看,自己思考,自己辨别,自己试用,这样才能慢慢地上手。学医尤其重视实践,光看不练永远也不会看病。反之光练不学,也是瞎练。古人作学问尚且有这五个步骤,我们学中医更需要学习古人为学的精神。小涵涵:咱们不要求成为医学大家,但只要潜下心来学,至少会学到些有用的东西呀,对家人都有用的。医者佛:是这样的。我认为不管什么专业,都应该懂些中医。因为生命是自己的。学医,关键在于对自己,对家人,对亲人朋友有个帮助。但是要有了大病,就不要自作主张,滥用中药,还是赶紧找个好中医治疗。医圣张仲景在他的书中对于不知养生的人有过深刻的描述,他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涕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说的几乎与当今的一些人一模一样。感受着年前医圣的一番苦心,我们岂能无动于衷?!海:中医学确实为国之瑰宝,会者多精者少。我认为对于中医要么就成为大家,至少对中医学有着较深的了解,要么就不要去学了,因为你不用毕生精力去钻研,一知半解误人误己!医者佛:学医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病,是别让庸医给害着。入门难,但一旦明白了,自己的健康,家人的健康,全有保障了,再难学值得呀。附子理中丸:我是一个半道出家学中医的人,为实现这个学中医的梦想,曾苦苦挣扎多年。如今刚刚入门中医,即已惊羡与痴迷于她的美丽!世上没有哪一门学问能与之媲美!可是,现今学中医的学生,还有一半的必修课程是西医,要分夺我学中医的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真是无奈之极!Agent:现在大陆社会风气很浮躁,钱味太浓,已经有人在说了,好中医在国外了。也许,中医师们多读读《道德经》会很有帮助,“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用宗教徒的坦荡随缘心态学医,医术会更好些。蝗虫的大腿:中医实在是太精深了!老祖宗留下那么好的宝藏,国人就是不懂得去继承,盲目迷信西医婀娜多姿:中医治疗急症,真是给中医露脸了,对于它的神奇,我从未怀疑过,可自己却有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中医知识博大精深,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怎一个难字当头!医者佛: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每个人都可能成名医,关键是立志,不在中医本身是不是难。悠然:我父母没有保健意识,到老了病很多,苦了她们,也苦了我啊,我以后要跟你多学学中医知识,多点生活常识,好给家人调理身体。医者佛:欢迎学中医,自己健康,家人健康。既可孝敬父母,又可自己保健,何乐而不为呢。兰子:现在伤寒注也比较多,不知您认为,谁的比较好?医者佛:见仁见智,还真不好说谁的最好。自己多读几遍伤寒论,自己体会吧。别总听别人的,自己悟出的,可能是最好的。兰子:嗯,确实,若不熟到极致也不会有大的眼界和灵活思路用法,戒除浮躁,您都是博士了还如此认真,惭愧,我也该书读百遍,总共条,就是一天背一条一年也差不多烂熟了。兰子:看到你,我有希望了,嘿嘿,小时候我想成为大医,因为我伯父是中医,后来想,如果我的病人是穷人怎么办,我能为他免费吗,我有那么多财力吗,于是我的理想改为商人,先挣钱,再学医,给人看病不会再让病人担心钱的事。遗憾的是,我还没有长大,自己就生病了。好有趣,一切皆在预料之外。同时也明白了,只有体会了病人之苦病人之痛才会具有医之*,也许久病成医,对中医特有兴趣,悟得点点,不敢卖弄,还望指教,首先对先生之德致敬,我的楷模啊。医者佛:久病成良医,那是因为自已对疾病不理解。与其生病了再作良医,何如未病时即学点中医,知道养生保健的道理与方法,从而避免生病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而不是完全地推给医生,让医生为你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不是一种对自己的生命的漠视与损害呢。波八:简单生活,平平淡淡。今天到此作客又学习了很多东西,给我很多启发,给我这一段时间的混沌,重新开启一道门。能认识您,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让我继续坚持中医之路。第五节·学医的四个境界学医与治学一样,不仅仅需要方法,还要经过一定的程序,然后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每一个层次的提高,都将伴随着境界的提升。初学者以此入手,循序渐进,慢慢地积累医学知识与经验,并在临床上发挥出来,进而有所创新,终将成一代医学大师。1、学习中医知识学习是第一步。要会看病,必需先要学习基础中医知识,但这样的学习应该不以考试或者赚文凭为目的,否则,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学习还不仅仅是学书本上的东西,还要学书本上以外的东西,就是临床实习。这样,才能既学到课堂上学的东西,还能学到课堂之外的东西。既知道了书本的东西,还知道书本之外的经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过程。非此无以为临床。在中医的整个范围之内,要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固然有些难,但总要对于古今的中医典籍要多多地涉览。虽然要求专精一些,但也必需贯通了解整个的中医发展史与各家学说,然后确定目标,在一症一病上用功夫,循序渐进,方能求专求精。学习才能知道中医各家的观点,累积前人的临床经验。学习是一个回顾过去的过程,回顾古代名医的成就,掌握他们曾经创造出来的医学理论与方法。古人都已经死了,但他们的中医临床经验都保存在医籍里,所以要读书,要学习,这是学中医的基本方法,是鉴往而知来的必要工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中医亦需要经常复习与实践。总之,学好中医,学习是最最重要的一步。那些想不学而精通中医的想法,根本就是痴心妄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天下也许有不学习的好人,但绝对不会有不学习的名医。想作名医,必须从学习开始,而读书是必不可少的。达到这个境界,已经读过古今各家医述,这是第一个境界。凡学中医的人非要经过此境界不可。2、明白中医道理学中医数年后,已经有了些根基了,就要开始贯通中医的整个道理。这是在学习的基础上的进步,就是通过思考与临床,把所学的中医知识完全地融会贯通,达到事理圆融,理事无碍的地步,方才算的上是真正的通理了。这个境界往往伴随着无数次的小悟与一两次大的顿悟,然后才能医理贯通无碍。达到这个境界,已经是了不起的中医了。在这个层次上什么病都能治,而且,效果都不错了。中医的理是临床的关键。往往见到这样的医生,拿着一两个方子治病,有效也不知道为什么,无效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医生,其实根本就没有明白中医的理,也就算不上是真正的中医。只是混中医饭吃的而已。真正的明理,是彻底地明白,是心无丝毫不爽,是临证时脑中澄清一片,毫无滞碍的感觉。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当前极好的中医了。而纵观国内能到此境界的中医当前也没有多少。要达到明白通晓中医的道理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学习积累。所以说,没有第一步的读书与学习,没有认真的用心思考,就不可能产生顿悟,也就不可能达到这个境界。当前因为经济利益第一,所以,不少临床中医荒废了读书,反而忙于交流应酬。这样慢慢地把以前所学的东西也丢光了,技术自然也谈不上提高,想有所顿悟,那是绝对不可能了。如果病人找这样的医生看病,心中不害怕吗?把自己的宝贵生命随随便便地交给一个庸医,这样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至于因此而损命折寿者,临床比比皆是,悲哉,哀哉。达到这个境界,已经通晓医理医论,并能应用于临床。天下为医者而能达此境者,已经不多了。3、对医理质疑,进而思辨光是通晓了医理,不过是掌握了中医的术而已。只能算是继承的不错,但还需要更进一步求疑。中医的每个道理都可能存在着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疑问。而从这些疑问处进行思考,就可能促进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才高识妙的人,通读中医百家并临床数载之后,往往能提出问题。这时用心去思考,则可超入玄微,疑破而悟生,学医的境界又可再上一个台阶。不但是学医,学任何学问都是如此。在继承之后,都要有所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就是怀疑。由疑而生辨,由辨而有得。中医的许多道理都有必要产生怀疑,进而思辨,以求出解决之道。由怀疑而破疑,一定要经过搜集资料,得出信证的过程。所以,还是要去读书,去思考,去临床,这三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古人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又说“思之思之,*神通之。”就是说如果能有思辨之力,则可以与*神争奥,达到*神莫测的境界。质疑的前提是先要通晓中医理论,然后经过大量的临床之后,对古代医家的某些理论与方法产生怀疑,进而思考其解决之道,以找到更好的理论与方法。比如,同样是读同一本《伤寒论》,两千年来却产生了数百家不同的学术观点,这些观点互相质疑,互相诘难。每一个观点都是对前人的质疑与思辨,却都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作为一名中医,不是光会看看病,那是作医生的本分。作到一定的程度,临床积累的经验多了,就要开始质疑与思辨,通过查找资料,与别人讨教,或者自己独立思考,慢慢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时医生的水平自然提高了。进而写出著作,垂传久远,以惠后人。达到这个境界,不但是临床水平提高,而且对医理有所研究发挥,其对中医的认识程度自然更加明白晓畅了。纵观历代名医,多有此等境界者。4、创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继承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产生创新的冲动。当前国内中医水平并不高,现在虽然还谈不上创新,但在一些边角的地方还是有可能进行创新与改良。墨守成规,学葫芦画瓢,那不是真正学中医的人,也谈不上是真正的中医学者。只有由故而出新,由常而得变的人,方算得上是真正的中医学者。创新的方法或者是纠正前人的所误,或者发明新思想,新工具,新方法等等,都是超越前人。这是不朽的事情,需要极好的中医基础与临床经验作支撑。比如清代的王清任通过解剖实践,创新性地发展了瘀血理论,并创制新方,应用至今,这是中医理论在近百年来的最后一个创新。扶阳学派在清代一片滋阴降火的温病理论中脱颖而出,就是创新。再如,现代有人创制出小针刀、刃针、浮针、头皮针等等,都是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但创新不是随便弄几个新方子,那只能算是发展而已。现在有不少狂妄之辈,既瞧不起张仲景,也看不上传统中医学,认为只有他最新创造的理论与方法才是真正的中医学。如此不是创新,那是无聊,是闭关自守,是妄自尊大。达到创新这个境界,实在不易。能达此者,多是多学科结合而为之。近数十年来每见针灸技术方面的创新,即是对古代针灸理法的发扬光大,殊为不易。达此者,必聪明颖达之士也。综上所述,学医的四个境界层次分明。学者必要本源次第了然于胸,然后一步一步地循梯而上,则不会产生拔苗助长的忧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理,心急也学不到真正的中医。只有不急不躁,从容进步,慢慢地一旦来一次大的顿悟,自然一通百通。中医非博学不能精通,非精通不能执着。以后,从粗到通,由博返约,博古通今,则医理交融,心中无滞,最终成一代名医。记得中学语文课本有这样一句话“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掌握了以上的途径与方法,剩下的就是去做了。因此,既然志于医,就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功到自然成。学医如此,做任何事情皆如此。第六节·学医的秘诀高校里的中医学子万万千千,个个都想学好中医,但不少学生花了数年功夫,却未能得窥中医殿堂。是中医难学吗?还是没有找到学医的途径与方法?我认为,中医不难,难在用心。但光是用心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如何去用心。这里我就详细地分析一下学中医的两个关键途径,亦是学好中医的秘诀。学医之道,贵能有所自得。欲求自得,必先有所悟。悟而生智,从此中医医理一通百通。试看当前国内中医界,有终身学医而不悟者,则一生行医,浑浑噩噩,一直没有明白医理。如此看病,疗效必差,更不要谈对于中医的信心了。此辈学医,误人误已,虚度一生,良可悲哉。要之,要通医理,必先有所悟。而自悟之道,源自读书。中医是一门传统学问,非读书不能得其真谛。因此,想学好中医,先要下功夫去读书。学问是没有速成的。学医亦如此,非熟读强记,精思体悟不能得其真意。又非转益多师,切问近思,无以收功。或问学医有何秘诀?我认为,学医只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功夫,一个是智悟,除此之外,别无良法妙方。下点切实的功夫天下事没有不需要下功夫而能成功的。做学问如此,学医亦如此。记得中医课本里有一句荀子谈劝学的话:“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就是说,如果别人能一天做到,我就花十天的功夫,别人需要十天,我就花百天的努力。如果真能坚持下功夫,则即使是笨人也能达到学问的极致。因此,学医,首要的就是下功夫。要学医,就要做大医,而作大医有如一件工程,需要严谨的态度,而且要很下苦功,坚持不懈。以下有三个步骤可循,愿意学医的人不妨琢磨一下这三步,循序渐进,自然能成大医。一则,积累医学知识与经验。每个人初学医时都要学会积累,只有日积月累,才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中医知识包罗万象,既有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人情世故的学问,更有星算诸子的学说,还包括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经验,这些都需要慢慢地掌握。所以说,不积无以广大,不学无以成医,每天都要学一点儿,坚持不懈,积累自多。孔子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温故而知新”,都是积累学问的基本法门。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博学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初学医的人来说。望着如山的知识,成堆的医书,恐怕会有种畏难的感觉。天下的病并不好治,也并非每个学医的人都能治好大病重病,想当大医,想掌握生死人肉白骨的本事,就得有定力,有信心,不急不躁,不矜不伐,持之以恒,必有所获。凡是大医,都是在一天一天的积累过程中坚持下来的。每位历史上的名医,没有谁不经过此积累的阶段。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指这个阶段的积累是成功的基础。二则,循序渐进。中医知识浩如烟海,非循序渐进不可。要积累哪些知识呢?我认为首先是先秦四书五经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医的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医德与气质也是这个文化之上建立起来的,这是学医的首个捷径,舍此没有别的捷径。所谓的“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就是真实的写照。在文化背景上再进一步钻研医理医法,古今两千年来有成百上千的医书,约之先读《*帝内经》、《伤寒论》、《难经》、《金匮要略》以及《神农本草经》等经典以求本,再读明清诸家以明名其源流即可。另外,还包括西医以及易理术数、文化历史等,都需要慢慢地涉猎。这样由点而面,由易入难,由今及古,由约而博,渐而入医道之门。总之,沉于斯术,浸之愈久,积累愈多,将来的成就也将越大。中医的学习过程一般先基础,后临床,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学中医基础理论时,要完全搞通,然后方可学中医诊断学以及中药学。对于每一本书来说,要先掌握每一章的精义,然后可以渐而到下一章。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顺序,量力而学,坚持不懈。前面的没有学好,就不要急着学后面的。一本书没有掌握好,就不要急着学下一本。这样层次清楚,一步一步,渐而汇通,亦不会学得乱七八糟,漫无边际,犯西瓜芝麻之戒。三则,熟而生巧。学医需要精熟,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或者浮光略影式的读书,那是不可能学到中医精华的。如果守不住精熟这两个字,即使泛览千卷,才一掩卷,便茫然无所得。因此,惟有精熟方能通其意旨,得其义理,悟其巧妙。所以古人学医,无不注重精读熟记。苏东坡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读医书不是看小说,需要反复琢磨。特别是读《*帝内经》,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读十遍时的体会与读一遍一定有不同,及读至百遍,又必然会有新的体会。我大学的一位老师说过,《*帝内经》要一年读一遍,临床干到老,就要读到老。因为随着临床进步,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我相信此言,临床之余,读书不怠,的确深有所感。医理之精熟不仅仅是背诵而已,还要经常沉潜体味,反复熟演。使古代名医的话就象是自己说出来的一样,即使是恍然梦寐之中,亦会自然流出,这样才叫真正的精熟。其实真正需要如此精熟的中医经典也不在多少,以树立中医根基的经典为主,数十百段《*帝内经》以及《伤寒论》即可。到了这个境界,涵诵熟久,人书合一,习与性成,自然为我所用,则临床上应用无穷,受益匪浅,辨证处方如有神助。综上所述,学医说容易也并不容易,要成大医,必需下切实的功夫方可。如果真能下到以上三条功夫,才算是入了医之门,否则难免根基不牢,流于滥疏。至于有些人拿着几个所谓的祖传方子当成宝贝,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忙于吃喝玩乐,而不思读书学习,那就根本是医之蠹虫了,斯辈何足谈医。疑而生悟读书仅仅是学习中医的第一步,其目的还在于对于医理的自悟。自悟的感觉就象是击石出火,豁然贯通,顿悟无余,理事无碍,明体达用,就是这个境界。到了这个境界,才算是有所收获了。这种收获不是学到了知识,是真正的医我融为一体。所以说,前面下了这么多的功夫,一定要有悟才算是有收获了。否则,这些功夫还是在量变的阶段,医术也还是隔了一层。自悟是自己的感觉,不是老师教的。正如前贤论做学问一样,其“悟入之法,恒在于片言之义,人所不经意之处,此则会心各有不同,父师不能以喻之子弟者也。”自悟也不是天生出来的,需要极深厚的功夫作底子。只有下过苦功学医的人,心中有所疑问,有所滞塞,才有可能在某一时刻,某个机缘下顿悟,从此医理贯通,而达到化境。而且顿悟有大有小,伴随着大的顿悟的往往是数不清的小悟。这样大大小小,反复自悟,医理于是愈来愈透彻,而临证对病,心中澄清,医理无碍,这种透彻的感觉用言语实在无法形容。要达此境界,亦有门径可循。一则,提出问题。这是自悟的第一步,一定要有所疑问。医者疑也。古人云:“凡事疑则思,而三思,是思愈屡易计愈工,医犹是也。”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不管大小,都需要先疑。疑则求,求则知,知而明,则疑释筹高。存疑是破疑之本,必需用心读书方能找到疑问。医书精深,非浅尝者所能体会。一般如果只是粗略地翻一翻医书,一目十行,不务精思,根本就找不到什么疑问。疾病复杂,千变万化,医理亦变化万千,左右逢源。两千年来医书各有所述,各有所旨,读后怎能无疑。若真无疑,那是根本没有理会得到,是不用心的表现。历史上每一位医家都有其医学思想,而且,各有传承,各有不同。是不是每位医家的每条医理都正确呢?我认为读医书当学会思考,不轻易相信任何人。读书时认真思辨,考虑其所述理法脉方药是否合理,有没有确实的证据,这样就会有问题,这就是存疑。我的经验,在初读某某医家著作时,先从有疑问的地方入手思考,慢慢地再从没有疑问的地方思考,这样就会发现,不是没有疑问,深入一层之后,自然对其医学思想又有所理解。或能得其偏其失,或能得其理之所以然所未然,这都是领悟。二则,解决问题。这是自悟的第二步,就是要解决疑问。光是存疑还不够,还要能用心解决问题。疑贵在思,在求。因为问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因此解决问题的时间也有长短的不同。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促进自悟的过程。对于中医问题来说,解决的方法,不外乎数点,或者参合各家观点,以穷其理证;或者临床实验,以证其真实;或者穷心深思,以明其旨归。其实就是通过自己问难,来促进思考。这种思考,必然伴随着进步,越是思考,越是进步。大疑大进,小疑小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是比较痛苦但也快乐的过程,心中因疑惑而存滞,极是想一通为快。但医理往往比较复杂,并非一看即解。因此多需要一段时间来解决,有时甚至于要数年的时间。但心中存着疑问,不停地读书临证。随着问题的逐渐解决,心中的郁塞也慢慢地透亮起来,这种感觉非沉迷于此中者不能体会。某一天豁然而解,即如醍醐灌顶,上下透彻,简直就想手舞之足蹈之。其快乐如此,其所得亦必然如此。如果能经常有这种解决医理困惑的快乐,我想也差不多领悟出不少了。所以古人有云“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可通。”三则,疑而得悟。学医的目的是心悟。悟就是豁然贯通的感觉,是对医理的了无凝滞,是临证的清明晓彻。悟是自己的心悟,与他人无关。禅宗有“顿悟”之说,我认为与医之自悟实同出一辙。一旦心悟,一了百了,洞彻无馀。悟有大小,有浅深,随着医理困惑的不断被解决,医法圆通,领悟由此而生。几经领悟之后,于是顿然明白,于是出现了圆融明彻的顿悟境界。顿悟的境界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历史上每一位临床大家都无一不经过此境界。如医圣张仲景医理通晓,自创六经辨证,必然是顿悟之人。即使如明清的不少医家,医学理论贯通无碍,亦需要数次的顿悟方能达此境界。悟有门径,必由疑而生悟。所以说,疑问是觉悟之机纽。医理深精,旁通百家,要成名医,必要一番觉悟,方能得一番长进,否则别无他法。而且,真正的名医在其到达极高的境界前,往往需要数次大的顿悟。我学医十数年,总觉心中有所滞塞,未能彻底贯穿所学。随着不停读书,不停思考,不停临证,渐而由疑而解,由惑而明,前几年始能得一大悟,自觉心中明了,忽然贯通。此种舒服的感觉,直如黑夜中忽然见白天,上下左右光明一片。但悟后仍有所困惑,继而再思考,再解惑,渐渐地又有所郁塞,所以我正期待着再次的顿悟。学医必勤奋聪敏之人,亦需掌握方法。否则学医十数年,不识门径,荒废经典,滥读后世医书,就如同胶柱鼓瑟,必然无功而返。此时纵使再是勤奋用功,亦有可能“死在句下”,一生无悟。师者之传道授业解惑,于此显得十分重要,必要先通门径方可。总之,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学医的人,先用点功夫在先秦诸子,必是有效的法门。然后,志于求医,舍心忘已,狠狠下点切实的功夫,数年之后,因疑而悟,渐疑渐悟,渐悟渐进,自然能成一代名医。再者,医者操人生死之术,不可不谨慎,要不得马虎轻率,要之,先把性格磨砺得扎扎实实了,再来学医吧。学医不比其他,需要严谨的态度,这又是在下功夫之外的要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