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重视胆囊慢性疾病
TUhjnbcbe - 2020/11/30 2:21:00
美国摄影记者镜头下的彩色北平10 http://www.korfushan.com/bgwh/6288.html

我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6.09%,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发病主要危险因素是油腻饮食、缺乏运动、不吃早餐,引起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胆囊结石家族史等。不改变饮食习惯、结构,会逐渐加重病变,引起慢性胆囊疾病急性发作,胆囊结石引起胰腺炎,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引起梗阻*疸等等,甚至病变为胆囊癌,出现疾病加重,损害健康,危及生命。

(一)胆囊炎主要临床表现:

腹痛、消化不良、右上腹压痛、常见并发症带来的各种表现(如发热*疸、休克等)

(二)影像学诊断

1.超声:是诊断慢性胆囊炎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检查,可以显示出胆囊壁增厚、纤维化,以及胆囊中的结石。

2.CT:准确度为89%。

3.MRI:在评估胆囊壁纤维化、胆囊壁缺血、胆囊周围肝组织水肿、胆囊周围脂肪堆积等方面均优于CT,主要用于鉴别急性和慢性胆囊炎。

(三)诊断

1.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痛,可向右肩胛下区放射。腹痛发生可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2.可伴消化不良症状,体格检查可有或无右上腹压痛。3.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和(或)CCK-HIDA评估为胆囊低喷射指数(喷射指数35%)。

(四)治疗

1.饮食调整

胆囊结石及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与饮食及肥胖有关。建议规律、低脂、低热量膳食,并提倡定量、定时的规律饮食方式。

2.口服药物溶石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熊去氧胆酸,有利于结石中胆固醇逐渐溶解。推荐UDCA剂量≥10mg·kg-1-1,应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

3.缓解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嗳气、腹胀、脂肪餐不耐受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常见。对有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宜补充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的消化酶类药物,如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4.缓解胆绞痛症状

胆绞痛急性发作期间应予禁食及有效的止痛治疗。

5.抗感染治疗

出现急性发作,建议首先采用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在明确致病菌后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治疗。

五.外科治疗

(1)胆囊结石手术适应证:

目前尚缺乏对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行预防性胆囊切除的随机对照研究,鉴于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未来较低的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在充分评估胆囊壁的前提下对无症状患者随访观察,不推荐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如出现以下表现,则需考虑外科治疗:1.疼痛无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者;2.胆囊壁逐渐增厚达4mm及以上或胆囊壁局部增厚或不规则疑似胆囊癌者;3.胆囊壁呈陶瓷样改变;4.胆囊结石逐年增多和增大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者,合并胆囊功能减退或障碍。

(2)合并胆囊息肉的手术适应证:

胆囊息肉患病率为1%~7%,最常见的良性息肉是腺瘤。直径≥1cm的胆囊息肉伴或不伴胆囊结石的患者,不论有无症状,均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3)常见并发症的手术处理

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会导致胆囊内胆汁淤积合并感染,如果感染未能及时控制,胆囊壁会出现坏疽,最终可导致胆囊穿孔,临床上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危及生命,此时应以外科治疗为主。

②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总管梗阻、胆管炎的患者,宜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或手术治疗。

③胆总管结石伴梗阻:胆管梗阻引起腹痛、*疸,甚至低血压引起休克,须尽早手术处理。

④Mirizzi综合征:Mirizzi综合征的解剖成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低,邻近胆囊壶腹(Hartmann袋)的结石压迫肝总管或胆总管,炎症反应反复发作可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

⑤结石性肠梗阻:结石性肠梗阻约占所有肠梗阻的1%,是在胆囊与肠道间形成瘘管(以胆囊十二指肠瘘最为常见,占68%),因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所致,多于回盲部发生肠梗阻。结石性肠梗阻的治疗以外科干预解除梗阻为主。

⑥胆囊癌:由于胆囊癌预后较差,高度怀疑胆囊癌的患者无论是否存在症状均应预防性切除胆囊。

六、预后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一般预后良好。胆囊疾病预防:包括增加运动、高纤维饮食、多吃水果、多吃坚果、素食和饮咖啡等,低脂饮食能预防控制胆囊炎反复发作。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视胆囊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