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们要追什么样的明星这是最好的答案
TUhjnbcbe - 2020/11/28 23:42:00
缺铜会得白癜风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90329/7007768.html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人民的战士,更是值得追寻的时代明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17年前“非典”肆虐,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敢医敢言,在“衣原体是病因”几乎已成定论的背景下,证实非典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为众人驱散阴霾;17年后,84岁的他已过杖朝之年却迎疫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1月18日,钟南山刚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当晚便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抗疫最前线。他神情疲惫地靠坐在一列高铁餐车的座位上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钟南山院士敢医敢言,明确了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为之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彰显出了国士担当。而在每一次疫情有所反复的时刻,又是他的“大实话”让所有人吃下一粒定心丸。

他的话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在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上,钟南山院士感慨道,“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为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在武汉封城的灰暗时刻,是他的热泪盈眶让人燃起希望。

“这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国人,什么都压不倒我们。”疫情中,钟南山数次哽咽的话语,诠释了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深情,彰显了中华民族压不弯、折不断的铁骨。

白衣为甲,肝胆相照

“我就出趟诊,到武汉看个病,怎么就成英雄了?”每当学生问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武汉抗疫的经历时,他总是这样笑着回答。

今年农历大年初二,张伯礼接到了前往武汉参与抗疫工作的通知。临行前,他并不知道此行的具体工作内容。“你是医生,当然就得去,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在张伯礼的心中,守护人民的生命是他作为医生的头等大事。

“国有危难,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抵达武汉三个星期,张伯礼就带领团队绘制出了“新冠肺炎病情演变图”,为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有什么办法想什么办法。中医有中医的办法,西医有西医的办法。”一线奋战82天,医院“休舱”时,张伯礼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实现了名患者零转重症、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2月16日,在武汉一线的张伯礼因劳累过度导致胆囊旧疾复发。接受胆囊摘除手术时,张伯礼笑道:“肝胆相照,我这回把胆留这儿了。”

步履不停,跑赢时间

当身患渐冻医院*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步履蹒跚的走上红毯时,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肃然起敬。

那缓慢而坚定的步伐驰骋在疫情的风暴中心。

医院,医院是此次疫情中的“风暴中心”。病*的威力张定宇比谁都清楚,就连自己的妻子也在短时间内被感染。但他仍带领多名医护人员连续奋战,坚守在救援火线,每天休息不到3小时。

张定宇的腿或许因病情难以再“跑”起来,但他忙碌的身影却“跑”在了病*前面。“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当谈到为何始终带病奋战一线时,张定宇反问,“以后我会被困在轮椅上,为什么现在不多做一点呢?”

“一定要为我们的国家筑起一道生命的长城!”9月1日,张定宇动情地说。

渐冻症或许会拉扯着张定宇的双腿,但医者的仁心却让他终于跑赢了时间。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几十年积累的十八般武艺,在这个时候,应该说能够想到的、能够做到的,都用上了。”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闻令即动,率领*事医学专家组紧急奔赴武汉,将实验室搬到了战“疫”第一线。

2月26日是陈薇的生日。在这一天,她收到了最好的礼物,她与团队研制的第一批重组新冠疫苗下线了。

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4月12日,疫苗启动二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当时全球首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品种。目前,该疫苗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三期国际临床试验正在有序推进。

谈到科研的过程,陈薇感慨道,“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陈薇提出,希望能够将生物安全领域的创新性成果迅速惠及普通百姓。“什么叫*人,人民子弟兵,来自于人民,回报于人民。做最好的科研,用最好的科技手段,来给人民的健康提供科技支撑。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科学、不停朝巅峰攀登,这就是陈薇院士的写照。而她坚守在科研一线的背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勇攀高峰。

时代星光,伟大力量

在这场和衷共济的伟大战“疫”中,有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闻令而动的*人战士、勇攀高峰的科研人员……同样也有无数在平凡岗位上实干笃行、勇毅担当的普通人。

他们坚守岗位的画面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脸上布满一道道勒痕。

▲由于长期佩戴护目镜,陆*特色医学中心普通外科护士长蒋小娟的脸被压伤了。除夕夜,蒋小娟辞别家人奔赴武汉。由于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导致她的面部被压伤,1月29日,在开始一天忙碌而危险的工作前,她特意在鼻梁和两侧苹果肌贴上创可贴,缓解护目镜的压伤痛。

社区工作人员把药袋绑满全身。

▲为了方便运送,丰枫在身上绑满了给社区居民拿的药。2月24日早上5点多,丰枫和另外两名同事便在一家药房排队取号,直到下午5点多才买上药。药买给社区重症患者的,由于连续两天没取到号,24日当天他们要拿近份药。带去的箱子装不下所有药物,丰枫索性将其中小份的药,串成两串挂在身上。

创造“中国速度”的火神山、雷神山建设者。

▲当全国人民在吃除夕夜的团圆饭时,医院施工现场的工人们彻夜坚守在一线。医院交付使用,建设现场实行轮班倒制度,7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工人们彻夜施工,一份盒饭就是他们的年夜饭。

风雪中坚守岗位的门岗大爷。

▲风雪把孙贵裹成了“雪人”。“作为小区的保安,我的职责就是保护业主的安全。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岗位……”他朴实的话语让人鼻头一酸。

“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上的这段话,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14亿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万千默默奉献、奋不顾身的普通人,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每一条战线上,用平凡而伟大的民族精神书写出了不平凡的动人故事,铸就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他们都是战场上的英雄,身上闪耀着时代的星光!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孙方慧)

本期编辑:赵航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要追什么样的明星这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