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子不悔
01
降杠杆,已经成为今年以来楼市调控的主要基调之一,这一点本号强调过多次。
比如给房企划定的三条红线,比如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政策宣布限制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给五类银行设置上限。
1、工农中建交、国开行和邮储,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是40%,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是32.5%2、招行、北京银行、农发行等中资中型银行,两个上限分别为27.5%、20%3、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等中资小型银行与非县域农合机构,两个上限分别为22.5%、17.5%4、县域农合机构,两个上限分别为17.5%、12.5%。5、村镇银行,两个上限分别为12.5%、7.5%
比如前些天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的东莞,将首套购房为非普通住宅首付从3成变成4成,此外未结清首套贷款,购二套房首付从4成变为5成。
比如更早之前的无锡提出,未结清贷款,买二套房首付比例上调至60%。常州二套房首付比例上调至60%。
再比如西安,提出买二套非普通住宅,首付最高70%。在调整之前,西安二套房之前最高的首付比例是50%,最低是40%,现在最高上调至70%。
这些举动无一不是在降杠杆。
今天,降杠杆又多了一个践行城市,它便是成都。
成都市今天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开始抄深圳、杭州等城市的作业,从土地、资金到二手房价格发布机制建立等等做了全方位调整。
02
作为西南巨擘的成都,一直都是热钱流入的重镇。
这些年,在新一线城市的炒作下,成都风光一时无两。哪怕调控加身,房价依旧没能被摁住。去年7月份本号就统计过过去五年新房房价涨幅排名,成为位居前五。
排在第一的是西安,其次是徐州、武汉、合肥,成都位居第五。
数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以城南为始,成都多个板块开启了抱团涨价模式,很多二手房都出现了价格跳涨,让整个成都的楼市都躁动不安。
这次成都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有按部就班跟随北上深脚步之意,更有肃清成都房地产市场,将蠢蠢欲动之心扼杀在摇篮中。
《通知》提出:
超出房地产开发企业“三道红线”、存在重大失信行为的竞买人,不得参与成都土地竞拍。
这是给房企施压,让触碰红线的房企直接出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论是成都本地房企还是外地房企想要入局成都,都得把自己拾掇干净了才能入手。再也不能加杠杆、空手套白狼去拿地了。
房企的杠杆降了下来,土地市场就能回归理性,最终传导给二级成交市场。
《通知》提出:
将法拍房也纳入了限购限售政策,通过司法拍卖、变卖等取得成都住房的主体,均应当符合成都住房限购、限售政策的规定。
这是继杭州之后,又一个将法拍房纳入限购范畴的城市。
法拍房一度成为炒房客入局的一个通道,这种背景下也导致法拍房价格大涨,并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商品房的价格市场。
杭州此前将法拍房纳入限购之后,法拍房立刻出现了降温。不少法拍房悄悄撤回,另外有些法拍房最终的成交价格远低于评估价。
《通知》提出:
成都还将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严格金融审慎监管。
这是在抄深圳的作业,深圳此前就发布二手房官方指导价,一夜之间,所有的二手房平台都不再公布二手房挂牌价了。
成都决定建立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是对一直以来成都二手房市场挂牌价格混乱、哄抬房价、部分业主“抱团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回击。
深圳发布二手房指导价后,其成交市场出现了明显下滑,但价格依然坚挺。
《通知》还提出:
成都“人房比”超3倍楼盘限售期限将变为5年。
这一招上海、杭州等城市都用过,目的是防范打新热。至于效果,本号早就强调过,并不怎样。
杜绝打新热最好的招数,是缩小新房与二手房之间的利润剪刀差,才能真正见效。
03
《通知》还提出:
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年度全市住宅用地供应总量增长20%以上,占经营性用地比例不低于65%,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
这一条,本号认为是调控中最有诚意,也是最有效果的。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