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峰万仞剪飞云,经天纬地斗日昏。不似群峰争矗立,嶙峋骨气满乾坤。”诗中的剪刀峰,位于巫溪县宁厂古镇的前河西岸,关于它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
大宁河南岸剪刀峰摄影:马景艳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的舅舅王莽篡权,逼得刘秀兵败入川。刘秀兵马行至巫溪大宁河畔,兵员由原来河北起兵时的数万人,锐减到不足1万人。
一日,刘秀率军由大宁古城向川陕鄂三省交界处的“鸡心岭”进发,兵至大宁河南岸的前河(门洞),王莽追兵赶到。厮杀中,主帅刘秀被王莽发现。王莽挽弓拔箭准备向刘秀射去,霎时,大宁河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人间的一幕恰好被天上的织女看见。雷霆万钧之际,织女立马从空中抛下裁衣刀,只见地动山摇,从天而降的裁衣刀化成一座剪刀峰,插在了王莽与刘秀之间,险峰峭壁既挡住了王莽的利箭,又阻滞了王莽的追兵。
大宁河南岸剪刀峰摄影:马景艳
雨过天晴,王莽追兵四处找寻,都没有发现隐藏在后山铧沟里的刘秀。多嘴的八哥(鸟)提醒王莽,放声高歌:“铧沟里、铧沟里”。此时,友善的乌鸦连声劝慰:“莫哇,莫哇......”王莽听见乌鸦此起彼伏的长声短叹,认为是不祥之兆,于是班师回朝,刘秀兵马化险为夷。
剪刀峰美景摄影:马景艳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登基庆功宴上,光武帝刘秀割去了八哥(鸟)的舌头,从此多嘴的八哥再也不会说话,只能“鹦鹉学舌”。与此同时,刘秀给善良的乌鸦赏赐了一个“白玉项圈”。从此,大宁河一带便出现了一种颈项长有白色圆圈的“白颈乌鸦”。
宁河畔的白颈乌鸦摄影:马景艳
动人的传说,不仅诠释了人间的惩恶扬善,也丰富着大宁河一带民间耳口相传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