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么一部童话电影是你心中无法忘记的存在?在经过时间的冲刷之后仍然锋芒毕露,仍然精彩依旧。在我的心中,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首先,谈谈演员的选角。电影的主角WillyWonka的扮演者是JohnnyDepp。
看过德普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和《剪刀手爱德华》之后,我个人认为他十分擅长演绎有些奇怪的角色,这几部电影中他都是出演一些较为怪异的角色。
爱丽丝中的MadHatter以及机器人爱德华,他的眼神以及面部表情通常都比较夸张,但是却又让观众觉得十分自然,他能很好的将这种怪异与自然有机结合,使其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此外说到夸张我还联想到一位演员,就是JimCarrey。
看过太多英俊帅气身材完美的典型好莱坞男星后,这两位反而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实上JimCarrey也曾经作为扮演Wonka的人选之一。在这部电影中,德普很好的诠释WillyWonka这个奇怪至极的工厂主人,给电影增加不少亮色。
其次,这部电影的表达手法是十分直白的。除了演员的表演都很直白而夸张之外,故事所蕴含的表层道理也是十分显而易见的。
故事开头,爷爷讲述为何WillyWonka要把工厂关闭的时候说到,由于有一位员工背叛了他,将制作糖果的秘方告诉了别的商人,因此WillyWonka一怒之下解雇了所有员工并关闭了工厂。
在之后的故事中还是体现了Wonka对于这件事情耿耿于怀。这里就是一种对于背叛与不忠诚的控诉,很直白的表达了出来。后来,WillyWonka发出布告,要挑选五位买到金券的小孩参观他的工厂。
然而查理是一个家境贫穷的小男孩,他最终在路边发现了钱币,并通过这些钱幸运的买到了带有金券的巧克力。
而在那个时候旁边的人却想通过钱来贿赂他致使他放弃金券,在我看来,有关于金钱贿赂的情节是不应该在童话中出现的,但是这部电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童话。
影片将查理塑造成一个非常懂事,善良并且纯真的小男孩,在得到金券后,他竟然想放弃金券而将其抛售来赚钱养家,而最后wonka想把工厂送给查理,但查理却因为没有办法陪伴家人而拒绝了这一个无比慷慨的提议。
这些都十分符合正直的主人公的特点,也增强了这部片子的童话色彩。
此外影片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能到达各种地方的玻璃电梯,巧克力做成的房子,由小松鼠构成的坚果工厂,可以传送巧克力的电视机,用瀑布来搅拌巧克力,流水作业的巨型工厂等等奇幻的场景,通过鲜明的粉、绿、红、棕色等基调颜色表达出来,在视觉上是十分享受的。
色彩对于电影是十分重要的,令我印象最佳深刻的色彩布局上十分优秀的电影是《布达佩斯大饭店》,其中所使用的粉、黄、红、蓝、黑、白、紫等基调色。
或温馨明快,或热情奔放,或忧郁沉静,或纯洁神圣,无一不传达着导演的创作情感,观众的情感也随着基调色的变换产生不同的心理认知。
观看电影的同时沉浸于导演的奇思妙想中,给电影加了不少的分。
从内涵上来看,我认为本片作为童话还是有极强的教育意义的。家庭的概念贯穿整部电影的始终,无论是开头一家七口其乐融融的住在一间不符合建筑原理的房子里,还是影片的末尾一家八口更是其乐融融的一起吃晚餐,以及中间无数的关于家庭的小情节,导演只是想简单粗暴的展示给我们:Familyisthebest。
除了主角查理十分有爱的一家人以外,每一个被选中的小朋友都有各具特色的父母,甚至连说到parent这个单词时都会颤抖Wonka也有着十分爱自己的老爸。
个人觉得wonka和父亲的情节穿插得手法十分自然,并且也十分令人感动。例如就算wonka离家几十年,父亲也没有搬离原来的地方,就算所有邻居都走了,就算时隔那么久,父亲还是能一眼认出wonka的牙。
就算发生了矛盾与口角,父亲仍然关心着wonka的一举一动,甚至将所有有关于他的报道都小心翼翼的裁剪,加框,挂满了墙壁。父爱如山,虽然难以用言语表达,但是却能在各种细节流露出来,温暖人心。
除了Familyiseverything这一观点外,导演还想表达另一种观点----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本片具有强烈的讽刺性,通过塑造几个被宠坏的小孩形象,然后再通过故事的叙述使他们的结局都十分可怜来反映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上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不正当教育的抨击。
除了溺爱以外,本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要求极为严苛,功利心十足,在进入工厂前对女儿说的唯一一句话是eyesontheprize。
后来女儿受罚变成蓝莓后,她没有立刻关心女儿是否安好,而是说howisshesupposed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