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陶德》是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年出品的一部惊悚电影,由蒂姆·波顿执导,约翰尼·德普、海伦娜·伯翰·卡特、阿伦·瑞克曼和萨莎·拜伦·科恩等联袂出演。
电影讲述天才理发师本杰明·巴克和妻子鲁西还有女儿乔安娜一起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但当地法官因为觊觎鲁西的美貌,巧立名目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本杰明·巴克流放。多年后,本杰明重返英格兰,化名为斯温尼·陶德,与馅饼店女老板一起联手,开始了血腥的复仇之路。
这部电影根据斯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Sondheim)的惊悚音乐舞台剧改编,所以影片中有大量以歌表情的场景,且演员们都在拍摄前进行了一定的声乐培训。这为影片增加了很鲜明的特色,也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
编辑搜图
显而易见,《理发师陶德》是一部哥特式风格的电影。整部影片以黑白灰为基调,气氛压抑阴郁,不论是周围布景还是演员造型,都带有一丝诡异的感觉。因此感染力极强,使观众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发展,内心也渐渐沉重悲怆,不自觉的和剧中人物感同身受,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情绪跌宕起伏。而影片中唯一的亮色则是本杰明的女儿乔安娜,它年轻貌美,充满活力,是这个黑暗世界里唯一的亮光与希望。
编辑搜图
说到这儿,我不得不感叹导演蒂姆·波顿真的是个鬼才。他将哥特艺术与歌剧表演完美融合在一起,自然流畅又极具感染力的为观众呈现出一朵血腥之花的绽放过程。
编辑搜图
再来说说男主演约翰尼·德普。多数人对他的认识来自于《加勒比海盗》以及《剪刀手爱德华》。他的英俊帅气无可置疑,即使是在《理发师陶德》这样的惊悚片里,我也仍旧不时发出“好帅好帅”的惊叹。然而在今天在这儿,我还想赞叹的,是他的演技。
最近流行一个词——剧抛脸。意思是夸赞演员演技精湛,演谁就是谁。我也想用这个词来形容德普。《加勒比海盗》、《剪刀手爱德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等脍炙人口的电影无需我多说,至少在《理发师陶德》中,我没有看到杰克船长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古灵精怪的威利·旺卡,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心碎的刽子手。
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女,却被迫背井离乡颠簸流离。当他终于归来时,当他得知妻子已离去女儿被仇人囚禁时,当所有光亮熄灭一切希望破灭时,他选择拿起锋利的刀,亲自手刃仇人。德普将本杰明心中的刻骨悲痛和滔天恨意演绎得淋漓尽致,将这个悲情又残酷的角色栩栩如生的展现于我们面前。
编辑搜图
当然,这部电影也并不是单纯展现血腥的惊悚片,它还包含了对人性的拷问和对仇恨的思考。
它批判了法官以及一众帮凶的的邪恶残酷。其手法圆润老练,令观众很容易将陶德时代的同类相残与当下的弱肉强食联系在一起。
它展现了人性的矛盾。馅饼店老板娘看似真诚正直,一心帮助陶德展开复仇之路。但她却能因为养子发现了陶德与她的秘密而对其痛下杀手。而影片看到最后也会发现,其实在刚开始,她便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可以说,是她,无形中逼迫着陶德走上这条注定通向悲剧结尾的道路。
它将“仇恨”这个谈论题赤裸裸的摆在我们面前。是否应该心存仇恨?妻离子散,自己颠簸流离多年,仇恨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我们也理应让坏人受到惩罚。但真的要任凭仇恨在心中滋长吗?看完《理发师陶德》,答案又似乎是否定的。仇恨使人蒙蔽双眼——你爱的人就在眼前,你却因为仇恨将双眼遮蔽而视而不见。
你的仇恨,往往在最后刺伤的,是最爱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