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5日发布最新一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亿斤,比年增长4.8倍。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在不懈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资料图:轰轰响的收割机穿梭在麦田中,为农民丰收助力。刘浩陈杰摄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粮食总产量为多亿斤,年为多亿斤,土地改革后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未能突破亿斤,直到年达到亿斤,从多亿斤到多亿斤用了14年时间。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多亿斤,从多亿斤到多亿斤用了12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和农产品提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激发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中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亿斤,6年间登上两个千亿斤台阶;到年,中国粮食产量突破亿斤,用了9年时间;此后14年间分别于年、年和年三次达到亿斤,之后粮食产量有所波动,到年又重新站上亿斤的台阶。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前期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再上新台阶。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亿斤大关,年突破1亿斤,之后几年一直保持在该水平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亿斤,比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
此外,其他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也极大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物质生活。例如,年中国棉花产量为万吨,比年增长了12.7倍,年均增长3.9%;年中国油料产量达到万吨,比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3.8%。(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