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的养老金,这是增加近7亿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让社会共同富裕的一个有力推进。我们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即使有一小一批人先富裕起来,但是后续还是希望他们能拉扯更多的人共同富裕。现在看来农村群体是在收入结构中最底层的,而农村老人又是在农村中过得最艰苦的。为什么不能提高他们的养老金呢?
我们国家过去是有着城乡两元制的管理。当时考虑的是农村因为有着土地,土地就会产生的收入,而城市没有土地,那么也就除了工作之外没有其他收入。在劳动者具备劳动能力的时候,其实两者之间就有一定的相差。农村是体力劳动,而城市可以做脑力劳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收入剪刀差。
到了抵达退休年龄之后,其实这种差别就再次拉大。因为城市中的社保体系从年就开始搭建,年正式实施。只要过去在工作时有过单位,之后缴纳过社保的城市劳动者,那么在退休之后逐步丧失劳动能力时,还可以得到养老金。如果没有社保的城市退休老人,家庭生活收入不够的话,还可以申请低保,每月进行发放。但是农村老人就不一样了。
农村的社保体系建设比较晚,年才开始建设,在近几年走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前两年又全部并入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中。那么农村居民在有劳动能力时,都是靠着自己在田地里干活,自己获取收入,其实属于自雇形式。在抵达退休之后,如果之前交过新农保,还能有着一定的保障。如果没有条件艰苦,也可以申请农村低保。但是新农保和农村低保远远要比城市养老金和城市社保的金额要低得多。同时参保人群相对也少的多。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对比城市退休老人和农村退休老人就会有着显著的差别。共同点是大家都逐渐的丧失了继续劳动的能力。不同点在于城市退休老人养老金数额稳定,而且足以能够维持在城市中的基本生活保障,但是农村退休老人仅仅靠新农保或者农村低保,还是没有办法保障晚年生活,要么必须自己继续劳动,要么就靠子女的赡养。
老人不管是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一个好的社会就是要保障老人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那么在老人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下,其实有效的提升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就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最好表现。虽然现在国家还不富裕,不能快速提升,但是可以仿照城市职工养老金的逐年调整,而逐年对农村养老金进行提升。
当农村老人也能幸福无忧的安度晚年时,我们这个社会真的好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