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陈凯歌什么叫真正懂戏的导演
TUhjnbcbe - 2025/1/9 21:43:00

在热播综艺《我就是演员》里,影视化拍摄环节请来了大导演陈凯歌,他的本职工作是导演,但在节目中,他对竞演演员的指点,真真让观众看到了什么叫真正懂戏的导演。

在徐娇和胡先煦的《卧虎藏龙》里,大家都觉得他们的「表演不对」,但是直到陈凯歌说话,我们才真正明白,当这两个人物换成徐娇和胡先煦来演的话,要「怎么样去对」。

陈凯歌先是问胡先煦,小虎什么时候喜欢上玉娇龙的,胡先煦说上药的时候,陈凯歌说那是剧情很后面的地方了。

然后陈凯歌又问胡先煦小虎为什么给玉娇龙鸡吃,胡先煦说不想让她死,陈凯歌又继续引导说,对他的土匪身份来说,死个把人不是事,言下之意是,为什么就不想要玉娇龙死呢?

这其实是在用问题意识,引导者演员们自己去找寻角色情感的变化节点。

他也指出了徐娇的问题所在,玉娇龙就是恃宠而骄,九门提督之女,碧眼狐狸的徒弟,为什么在罗小虎走近的时候要后退?

然后他还直接走到了台上,给徐娇示范了小女孩「得意洋洋」的演法,让徐娇和胡先煦用小孩子的表演再来一遍。

胡先煦和徐娇都是童星出道,年少成名,近年来也都有一些作品备受欢迎,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他们的竞演片段出自李安导演的名作《卧虎藏龙》,原作玉娇龙的扮演者章子怡还端坐在导师席上,两位的压力可想而知。

学员是摸索、揣摩和尝试人物。评委们则是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和判断人物。陈凯歌是站在了更高的立场上,去看这段故事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甚至包括了人物的前史、情感变化、甚至还有未来的走向。在他的脑海里,应该早就有了整个完整的故事,甚至是所有人物的人生。

在任素汐和左小青的表演里,陈凯歌又起了一针见血的作用,他表示左小青和任素汐表演的路子完全不一样,她们是在各演各的,但是这种各演各的发生了化学反应,搭一块儿了,言下之意是,这两种表演方式没有高下。

不过他也很隐晦地表达了,这其实有着题材占优势的因素在「在这个过程中间,你不会很冷静地看说她们,演得好还是不好,错还是对了,这个东西就特别厉害。」

既能够看出问题所在,又能用不让人尴尬的话术指出背后的原因,陈凯歌真是又懂戏,又懂说话的艺术。

在宋洋和杜淳的那一场里,陈凯歌的点评也非常到位,他说宋洋是前面比后面好,杜淳是后面比前面好,很明确地指出了他们表演阶段性的问题。

他还给宋洋分析,他自己觉得曹植是不怕死的,因为曹丕必然杀曹植,所以他的《七步诗》念得太悲情了,应该是站着念,杀我是对还是不对你自己琢磨去吧。

综合这三场的点评看来,陈凯歌一针见血的能力,的确证明了为什么他是国际大师级导演,他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

这或许跟他导演和文人的身份有关,从他的电影作品中我们便能看出来,陈凯歌是一个非常会拍历史,很懂拍历史的人。

所以他的点评,是把人物本身当成了一段历史去研究、去摸清楚这个人物和这段表演变化的每一个节点脉络,让每一次动作上的牵一发而动全身,都精准到背后的每一个心理变化,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点评,能够既简单通俗,又醍醐灌顶的原因。

不知什么原因,胡先煦和徐娇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两个角色本该是既有对抗又暗生情愫,可他们的诠释是只有对抗。胡先煦不清楚匪徒给玉娇龙送食物的真正意图,徐娇也不明了玉娇龙的骄傲与娇俏,两人没有吃透剧情、嚼碎台词,情绪自然难以到位。说白了,两位年轻演员都不在戏里。

陈凯歌在点评时直指要害,纠正了两位演员对角色认知的偏差,并亲自为他们导了一出戏,在陈导的指点和示范下,徐娇终于有了少女的娇媚,也显示出拒绝指婚、要自己寻找心上人的倔强,胡先煦的状态也明显松弛,戏自然就更好了。

当时章子怡就在台上说:“遇到一个好导演就是一个演员的成长。”果然,能把商业片和文艺片临界点掌握的炉火纯青的导演不是虚的。

一个功成名就又富有文人气质的导演,在千万人的注视下放下身段,为两位年轻演员导戏,还亲自做出少女姿态以作示范,这波操作真的是太圈粉啦!

在执导《妖猫传》的时候,陈凯歌仔细介绍了对杨玉环的期待,还要求扮演者张榕容做到“眼神平静动人且装满情绪”,“越静越有力量”。

赴死的杨玉环没有流泪,却仍旧能显露出大悲,这样的悲恸甚至更能洞穿人心,她的爱情愈发显得荡气回肠。角色杨玉环没有哭,演员张榕容却在拍完这出戏后哭了出来,虚实之间,情绪是一样的。陈凯歌导演的调教可见成效。

陈凯歌或许是第五代导演中最温和、最爱说戏的一位。

在“诗书风流说大唐”论坛中,曾与多位优秀导演合作过的黄轩就透露,“凯歌导演每天都是一个频率,到现场就坐在监视器那里,把这一天要拍的按照1、2、3、4、5,从镜头到演员到剧情,全部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他告诉我那个时代的自由与松弛,我才能演出现在这样外放的白乐天。”

陈凯歌曾经是整个中国内地最一流的导演之一,这点毋庸置疑,说不定这个“之一”也能去掉。

年,陈凯歌携张国荣、巩俐、张丰毅踏上戛纳红毯,凭借《霸王别姬》那些迄今为止华语电影唯一一个金棕榈大奖,就像陈凯歌那时候摆出的透着几分傻气又带着得意的剪刀手一般,当真是意气风发。

处女作《黄土地》,把目光投向在黄土地上生活的平凡人,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层关怀与挖掘。电影助41岁的陈凯歌,拿下了中国导演圈的第一座戛纳金棕榈。

《荆轲刺秦王》,取材历史事件,探讨、传播民族文化。《无极》,创造了一种极度风格化的东方魔幻审美。《霸王别姬》,说透了对国人生存状态和人性的思考。《梅兰芳》,陈凯歌擅长的名人传记题材,是他一心想拍的“牛人故事”。

然后,怎能料到,一个转身,又招来高圆圆、赵又廷,从社会热点切入,拍出了现代题材《搜索》。

把它们摆一起,还真是……百花齐放。

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陈凯歌,既是冒险家也是艺术家,冒险,让他“不疯魔不成活”,对艺术的信仰和追求,又令他永不妥协。

“电影对我就是这样,它本身是一个冒险,我童心未泯,还要继续做下去。”陈凯歌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凯歌什么叫真正懂戏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