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在地化发展之后,才能吸引三要素回流,引入现代化治理体系
如果农业创造价值的能力高于或者约等于工业,那封建贵族就不会被资本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其实适合工业发展的土地远远小于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地,而这些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能发展成城市的土地就更少了。
现在你搞什么农村有百业,本质上就是拿耕地红线卡着农村的工业萌芽集群。
大家都小打小闹发展不起来,等到规模经济的大城市群发展起来后被人家一波收割走,啥也不剩。
温铁军是农村专家
他的读者中有很多人来自于农村,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凋敝,也不愿意接受农村人口消失,小城市衰亡的现实。
但是经济发展自有规律,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人口都生活在城市而不是农村,农业从事人口比例全世界都在逐年下降也是趋势,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另外,县城和农村的分化肯定会进一步加速,特别是随着交通进一步便捷,部分城镇本身就没有什么自身优势,没必要强行保留,“高铁一通,人去楼空”估计是部分城镇真实写照了。
三农问题日渐尖锐,温和其他学者一起大胆谏言,让三农问题走向公众视野。也是后来取消农业税、补贴农业等一系列措施的推手。
温教授也被称为“温三农”。
温教授不只在一个地方坚决反对土地私有化。在农经领域做研究,在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上,很难完全摆脱温铁军观点的影响。
他的论文数量和影响力摆在那。温大致的逻辑是,中国的结构特性导致人才和资本只愿意去城市。
所以现代治理体系根本无法下乡,只有农村在地化发展之后,才能吸引三要素回流,继而引入现代化治理体系。
很多人的逻辑是,先强制引入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好了自然就发展起来了,实际上反了,比如大学生村官计划在乡土社会已经证明行不通,不改变资本走向,空谈情怀走不动的。
温教授的理论在于,农村百业兴旺。
可这是不存在的。
第一,世界上没有这种例子。
第二,中国曾经有过大量乡镇企业,可是几乎全部消失了。温解释成得不到贷款。
可是城里的私营企业也得不到贷款,却欣欣向荣。
第三,世界的实践证明,当代产业需要人口集中,小城市就没有大城市产业强,产业最强的地方人口最多。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历程,总要有人付出代价,只不过是国外殖民地,本国农民中的一方罢了。
付出代价并不是没有回报的,工农剪刀差,工业反哺农业,体现在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农药化肥的研发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普及。
这种经济基础支撑起社会的上层建筑,为农村亦提供了强大的国防保障和稳定的经济环境。在生产力匮乏的时代,工农也的互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
但出于某种不可抗力,导致农村的上层建筑被破坏,成为城市化的依附。
农村问题的根源在于合作化还是单干?
而后者的成效,从我们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和历史课本中对它的描述就能知道。
温对问题的分析都对,且一阵见血,但一到了实践方面就出问题。你或许会说根源问题无法解决,但不仿我们一点一点解决。
从中国工业建设发展的角度看历史中政策的实施和对经济的影响确实更加客观,尽管我对乡贤是极为反对的,但我很尊重温教授的研究成果。
乡贤这个话题很大,但以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其弊端远大于利是可以肯定的。
扔蛋糕就是说的把人赶回农村。
把城市原本带来的财富放弃,回到效率低下的农村。一个地方之所以是农村本来就说明他的环境不适合发展,撒哈拉沙漠里你投入再多也发展不起来。
而一旦他适合发展他会很快变成城市,比如石家庄本来一百多年前就是个几百人的小村庄。
并不是“因为是城市所以我们发展建设它”,而是“因为这个地方有创造财富的潜力和环境,才会成为城市”。
把人赶回农村,就好比要放弃人类居住的肥沃土地,组织移民沙漠,理由是“沙漠和沃野”发展不平衡,要让“沙漠地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