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浙江之声」
杭州,
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博物馆。
从器物出发,
有茶、丝绸、玉器、瓷器……
这些影响极大、极古老的大器;
还有平时常用、不怎么起眼的小物——
这些美物,
托举起一个洋洋大观的工艺杭州。
让我们于别有洞天的美物之旅中,
一步步读懂杭州,读懂中国,读懂自己。
重磅推荐
《天工美物十八拍》
新书上线
作者简介
简墨,本名陈剑霞,山东高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曾任济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入选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十佳青年散文家等。出版文集21部,在全国重点刊物发表文章余万字,作品曾获刘勰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一等奖等。
本书从器物出发,以沉实的笔调、诗性的讲述,将茶、瓷、玉、伞、扇、绣、丝绸、灯彩、古琴等进行诠释,视角独特,立意新颖。18种造物风景,以及一件事做一辈子的传统匠人,在简墨笔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托举起一个洋洋大观的工艺杭州。生命本应简素,造物有灵且美,人心由此渐趋澄澈温柔。中华文明就是这样默默滋润我们成长的——慢读,细味,于别有洞天的美物之旅中,我们一步步读懂杭州,读懂中国,也读懂了自己。
逆天神技的木版水印绝品
木版水印,是古杭州人的拿手好戏。与一般性刻书印刷的作用不同,木版水印是一种彩色套印技术,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纯手工操作,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水墨画、彩墨画和绢画等各类中国字画。其专业学名为“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据说92岁的齐白石先生曾遇到过一件事:
“
站在真迹《虾》和木版水印复制品前,老人仔细比对了很久,震惊于连自己都分不出真假,摇头叹服道:“这个……我真看不出来。分不清,分不了啊!”还有人曾将《雁荡山花》真迹与木版水印复制品放在一起,请作者潘天寿先生辨认真伪。不料,他却把那张复制的作品当成了自己画的。能骗过作者本人的眼睛,说木版水印技艺百炼成钢都不算夸赞——简直是百炼成精了。因此,木版水印工艺一经发明,即震惊朝野。百姓们奔走相告:木版水印技术真乃不折不扣的逆天神技!
(齐白石木板水印作品《虾》)
木版水印画作品的发展源于雕版印刷的推动,反之亦推动了中国印刷行业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承载的文化功能。遗留下来的精美文献与作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驰名中外的“张小泉”剪刀
在杭州,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张小泉”,家家户户也都在用“张小泉”剪刀。年,“张小泉”的牌子在杭州挂出来后,他的名声就在人们心中扎根。翻开“张小泉”年的历史,每一页都写满了”张小泉”及其传人的勤劳智慧与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剪刀文化有多年的历史,而“张小泉”独树一帜,其伟大之处就在于所创出的“嵌钢”工艺。
(“张小泉”剪刀工序中的关键工序——将钢刃嵌入剪刀铁槽的“镶钢”加工)
传统的张小泉剪刀工艺据说经过3个工段、72道工序,包括从配料到半成品的23道工序、从半成品到成品的41道工序、做垫钱的8道工序。其中,有些工序还包含若干个小工序,贴钢、剪头成型、压角、热处理、精砂磨与细砖磨、整理……纹丝不乱。
如你所知,捶打和煅烧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工序。捶打一般由两人轮流进行,看着有力度,实际更有作用,落锤节奏鲜明,换面及时、默契,敲打的能量逐渐消隐,然后换到煅烧,直到铁块透红,钳子夹好再淬火,白烟缭绕里,铁硬的家伙开始像棉花一样柔软,改变了形态。
(一位刻花技师在手工打制的张小泉剪刀上铭刻“张小泉”品牌字样)
在张小泉独创的72道制剪工序中,他既解决了剪刀刃口坚硬锋利的功能需求,又满足了剪体加工时对材料柔性的工艺要求,使锻制的剪刀成为融刚柔相济为一体的“中国第一剪”。
如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张小泉剪刀的制作传统工艺承载着一路走来的故事,记录着一个人对一门技艺的眷恋和守望。一份情怀和传承,让张小泉剪刀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
◆
《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是一套旨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坚持“讲故事、轻阅读、易传播”,充分呈现时代特色、全域特色、故事特色、开放特色。
整套丛书包括一部专著和十个系列一百余册图书,内容涵盖城史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遗迹文化、辞章文化、艺术文化、工艺文化、起居文化、风俗文化、思想文化等方面,既有全面展示,又有亮点凸显。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尤其是年轻受众,丛书一改以文史专家为主要作者的习惯做法,邀请省内外作家担任主创团队,组织文史专家、文艺评论家把关提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承载优秀传统文化,以细腻的对话和情节蕴含优秀文化思想,但愿成为一套令人开卷有益、爱不释手、喜欢推介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