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问两会决胜小康创青春”系列评论之九
(资料图:安徽马鞍山濮塘镇返乡创业种草莓的90后女大学生杨杨)
一年一度的两会,三农问题始终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对于有着数千年以农立国传统的中国,乡愁永远是人们挥之不去的情结。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冲击改变着乡村原有的旧面貌,但过渡时期,毕竟“新的还没完善起来”,以至于年那位博士生的回乡笔记道出了无限惆怅和迷茫,引发社会阵阵讨论。
然而,在中国农村这片神奇的土地上,14个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光芒四射,革故鼎新,消解“乡愁”,每天都在变化。诚如年中央1号文件开篇所总结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数据显示,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实际增长6.2%,增速方面已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万,农村危房改造多万户。
不过,新的历史阶段也隐含着新的问题。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审示上述一系列问题,要焕发乡村的活力,除了政策的支持,社会的投入,还需要那些有梦想、有乡愁的青年投身乡村建设,乡村中国未来的希望最终还是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人,与其在各类回乡记中坐困愁城,在“乡愁”中浅唱低吟,无奈无为,不如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为建设美好家园做点贡献,实践自己的青春梦想。这是当代青年的“青春答卷”。
这份“青春答卷”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三道“实践题”:如何遏制土地产出能力下降?如何改变农村公共治理的窘境?如何解决掌握新技术的农业劳动力奇缺的问题?
土地正越种越薄,产量已基本“封顶”,虽说取消了农业税,但随着生产资料成本的加大,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的增大,土地的“魅力”不再,青壮劳动力所剩无几,抛荒现象严重。改变现状需要青年力量的回流。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青年创业者协会在新光村通过线上展示特色农产品、教授创意乐器演奏,吸引了许多游客到村里实地体验。“电商+旅游”的新模式,使过去无人问津的新光村开发出花道体验课、民宿、婚纱拍摄等多个项目。仅今年初一到十五,他们就创收了25万元。同样的土地,不一样的风采,不一样的价值奉献。
农村公共治理还遇到许多尴尬事,好多村落“暮气沉沉”,多见黄发垂髫,伛偻提携,而像解决如厕难这样的公共事业亟待兴办。在此情势下,大学生村官可大有作为。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毕业后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七个年头。他“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农村呼唤千千万万个像秦玥飞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公共治理,给农村增添活力,提高现代文明化程度。
解决掌握新技术的农业劳动力奇缺问题也是急不可待。眼下,农民还是“靠天吃饭”,科学种田的战略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许多农村,虽然土地规模经营已形成,但缺少掌握新技术的农业劳动力,规模经营的效益难以发挥。农村召唤种田人才,青年回乡种田同样有出息。目前“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村一间房”的观念已经在高校毕业生中悄然改变。坦然放弃城里闲适的工作,回乡扩大父母经营的草莓农庄,每日辗转于草莓大棚,安徽马鞍山濮塘镇的90后女大学生杨杨,走出了一条返乡创业种植草莓的美丽人生。靠着悟性和知识,不到4年,杨杨已经成了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她的30亩草莓大棚成了她靓丽青春的生动写照。青年人返乡投身农业,一样可以有成就感和归宿感。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青年才俊们为乡村中国书写的“青春答卷”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投身乡村,也是青年人成才的渠道。一切既是使命担当,也是全新的价值观激荡。留下有梦的年轻人,乡村才会更有希望。(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蔡恩泽)
“青年之声问两会决胜小康创青春”系列评论:
一、中青网评:网红青年要引领时代清流
二、中青网评:“钱学森之问”不能永远在路上
三、中青网评:青年的坐标中没有“苟且”
四、中青网评:让理想信念做主青年精神世界
五、中青网评:逆风飞扬更能成就夺目青春
六、中青网评:青年加油干脱贫有栋梁
七、中青网评:用文化自信建设青春中国
八、中青网评:搭好两岸三地的青春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