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龚云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除了西方国家制造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化”的思维定势,克服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带来的资本至上、两极分化、生态破坏等痼疾,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神话,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可以依据自己的国情和历史传统探索出一条独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的终结,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核心观点
1、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及其消极后果:第一,西方现代化是一种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造成了资本对人民群众的普遍奴役。第二,西方现代化是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造成了东方对西方的依附性状态。第三,西方现代化是一种过度以人类为中心的现代化,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后果。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第一,在实现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在价值选择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第三,在东西方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摆脱了对西方的依附,探索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路径。第四,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意义:第一,对世界社会主义来说,破除了“历史终结论”。第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破除了“西方中心论”。第三,对国际社会来说,破除了“文明冲突论”。
更多精彩观点
01
引言
大历史观是一种研究和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与视角,它强调要从社会历史的整体结构和长远发展出发,通过大视野、长时间的方式来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及未来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树立大历史观的重要意义。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大历史观不仅是我们理解和学习百年党史的路径和方法,也为我们理解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南。
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最剧烈的一场变革,引发了人类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化。从18世纪60年代西方开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中,西方国家长期走在现代化的前沿,因而,将自身视为人类现代化的样板和唯一路径,并强制推向其他国家。广大后发国家能否摆脱对西方的依附、走出一条独立的现代化路径,一直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饱受争议的命题。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了70多年的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新路。正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时所指出的:“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这条现代化新路的内涵及历史意义,就需要从大历史观的视角出发,将它置于人类现代化历史的“长时段”以及东西方关系的“宽视野”中,进行科学地分析与阐释。
02
西方现代化道路的
本质及其消极后果
18世纪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新生资产阶级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双元革命”,推动西方国家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同时也推动了全球的革命性变革。在资本主义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科技与生产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与此同时,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突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权统治,将人的精神和思想从宗教的束缚与奴役中解放出来,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特权和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西方资产阶级推动的这一系列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人的现代化,实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正因如此,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一度被视为现代化的唯一路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被视为“人类文明的终极形态”。一切背离这条路径的现代化尝试和探索,都被视为背离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主线而遭到批判与指责。但事实上,由于西方现代化道路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推动和主导下实现的,它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带来了很多灾难性的后果,成为了人类发展的桎梏。
第一,西方现代化是一种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造成了资本对人民群众的普遍奴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转型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后果。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既是西方现代化转型的驱动力,也是这种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下,“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资本在其贪婪本性的强制下不断地剥削与压榨工人阶级,造成了工人阶级的普遍贫困化以及社会两极分化的扩大。尽管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压力之下,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对工人阶级进行了一些让步与妥协,通过强化政府干预、国有化以及建立福利制度等方式来缓和社会的阶级矛盾,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工人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中,工人阶级所一度获得的诸多权益又逐步丧失,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与阶级分化。与此同时,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社会频繁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是西方现代化道路永远无法解决的痼疾。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这种痼疾的集中体现。这场危机极大地加剧了西方社会的阶级、种族和文化矛盾,使得西方社会日益陷入动荡的局面之中而无法自拔。
第二,西方现代化是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造成了东方对西方的依附性状态。在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之后,竞争的压力以及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使得资产阶级不断向全球扩张,推动了普遍的世界历史的形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但是,建立在这种现代化路径之上的世界历史,并不是全球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历史,而是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殖民主义、侵略扩张以及广大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依附性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西方资产阶级在全球强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使得“农村从属于城市”,而且“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西方国家通过不断地对外侵略与扩张,将广大亚非拉国家纳入其殖民体系,并通过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从这些国家掠夺财富。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领土占领为主要扩张方式的传统西方殖民帝国彻底瓦解,但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殖民和政治控制依然长期存在。他们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通过不平等交换等方式从这些国家中掠夺超额剩余价值。
第三,西方现代化是一种过度以人类为中心的现代化,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后果。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一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路径。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驱动与竞争的外在压力下,资本的无限扩张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侵蚀自然、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它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全球变暖以及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全球排放的温室气体以及各类环境污染物绝大部分来自西方国家。尽管当代西方国家内部的生态环境在某些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治理和改善,但这种治理是通过污染产业转移、垃圾出口等方式来实现的。这种做法的本质是让西方国家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后果转嫁到发展中国家。
0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
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自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华民族被动地卷入了世界历史的洪流,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自此之后,无数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一系列探索。但由于时代、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这些探索相继失败。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毅然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进行了长达上百年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和政治保障。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要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吸取新中国前三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中国实际和特殊国情,走出一条自己的现代化新路。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提出了“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命题,指出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我们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物质条件和体制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了中国道路的新境界,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这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在不同层面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路径。
第一,在实现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本质特征与显著优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之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和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者、领导者和践行者。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成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第二,在价值选择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群众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体,也是其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相比于西方现代化的优越性所在。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避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所带来的资本奴役、压迫和社会两极分化等问题,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强调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党和政府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下,我们成功在党的百年诞辰之际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在东西方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摆脱了对西方的依附,探索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路径。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能建立在其他民族和国家人民苦难的基础上,也不能为了实现快速工业化而陷入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和依附。因此,中国选择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化战略目标,并探索出了一条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为基础的内向型积累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国家以较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取得农产品,同时又以较高的价格向农民销售工业品,剩余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从农业部门转入工业部门,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积累,进而建立了一套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在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依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第四,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较于资本主导下的西方现代化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超越资本逻辑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过一些弯路。一些企业和个别地方政府的环保意识相对不足,片面地把经济的增长视为唯一的发展目标,盲目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纠正了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找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点,探索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互促进的光明前景。
0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意义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指引下,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堪称当代世界最伟大、最成功的现代化实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艰辛探索所创造的这条现代化新路,既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繁荣进步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这条道路的成功实践,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的终结,在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第一,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破除了“历史终结论”。苏东剧变发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到了重大挫折。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15个社会主义国家只剩下5个。原苏东地区的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他们或改旗易帜,沦为了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或作鸟兽散,自行宣布解体。其他发达或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也大多陷于危机,共产党人总数(中国除外)从万减少到年的万人。与此同时,西方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也纷纷转向,他们彻底放弃了工人阶级的政治立场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改造的政治目标,而沦为了新自由主义霸权的同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然而,中国共产党人顶住了巨大的压力,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借鉴世界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唯一一条经过实践检验的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以铁的事实证明了,资本主义不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路径,通过社会主义的方式同样也可以实现现代化。它展现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强大生命力,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第二,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破除了“西方中心论”。二战结束后,尽管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纷纷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但是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仍然是第三世界国家普遍面临的课题。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在西方的鼓吹下,片面地模仿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最终陷入了一种“依附性发展”的陷阱。事实证明,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一条“西方国家压榨发展中国家、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支撑西方国家发展的不平等道路”,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发展陷阱。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摆脱对西方模式的迷信,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充分彰显了现代化发展的“共性”与中国的现代化“个性”的统一,从而为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一条新路。尽管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得到了全球社会的认可,但中国也不会将自身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强加给其他国家,而是尊重和鼓励不同国家依据自身的国情,探索独立的发展道路。
第三,对国际社会的意义:破除了“文明冲突论”。西方现代化道路建立在对外扩张侵略的基础上,是一条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零和博弈的发展之路。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就是这种零和博弈思维和对抗思维的集中体现。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度,没有穷兵黩武的文化基因。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屈辱史,也决定了中国不会重走侵略扩张的老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各个国家开展平等互助的友好合作。改革开放后,我们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要走不侵略、不称霸的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力图走出一条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抛弃了西方的零和博弈思维与对外扩张的现代化老路,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这条现代化道路克服了“文明冲突论”的陷阱,推动了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对话和合作共赢,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05
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不是建立在对外侵略殖民、对内剥削压迫的基础上,也没有盲目照搬、模仿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路径,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科学把握中国历史文化与国情、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开辟的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这条现代化新路径,一方面,破除了西方所制造出来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化”的思维定势,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带来的资本至上、两极分化、生态破坏、对外侵略扩张等痼疾;另一方面,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神话,证明了现代化道路的多元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凝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合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年9月下
原文标题:《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世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