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并刀如水今不在,并刀是什么样的刀,竟
TUhjnbcbe - 2024/5/11 16:28:00
山西占有煤铁之利,丰厚的煤矿资源为冶炼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春秋时,人们就掌握了一定的冶铜技术。据《史记》载:赵简子始建晋阳城,“宫中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而赵简子在抗击智伯大军时,又拆了铜柱锻造了无数箭簇,由此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据出土的文物考证战国时太原就能制造铁锅、剪刀灯台等五金日用产品,及秦汉时,刀、剑等兵器可大批生产,到了唐宋时期,太原的冶炼业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比如晋祠内的宋铸铁人,虽历经千年,但至今光滑明亮,显示了当年高超的治铸水平,而唐宋时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则是并州的刀剪。唐代,太原出产的剪刀被誉为“并州快剪”。杜甫曾作诗咏叹:“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诗人的名人效应,加速了并州剪刀美誉的传播。据传,杨贵妃听闻后,做女工时对并州剪刀爱不释手,自此“并剪”成为贡品。随着消息传开,贵族以及黎民百姓也竞相仿效,以拥有并州剪刀为荣。除了杜甫以外,唐诗宋词中有关并州剪刀的描述,还有很多例子。除了杜甫的诗外,唐代卢纶在《难绾刀子歌》中对并州剪刀的称赞也很传神::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到了宋代,随着并州剪刀在民间的口碑相传,同时也成了文人墨客的笔下风物。陆游在《秋思》中曾借用并州剪刀来抒发感情:“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姜夔也曾吟道:“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周邦彦则在《少年游》中描写道:“并刀如水,吴盐似雪”。周邦彦这句“并刀如水”,堪称妙句,不提质量如何好,将刀面比喻成如水面一般光滑并隐隐泛出水一样的清辉,这样的剪刀能如何质量不好呢?故而拥有这样的刀剪,自然也是一种荣耀了。及至明清,太原的冶铁技术达到空前水平其规模之大、产量之高,均超过了以往。洪武六年,太原设置官营冶铁所,铁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清代,炼业和制铜业甚为兴旺,太原的大小铁匠巷都是明清时期制造铜铁器具的场所。而精工制作刀剪的传统也得以传扬,比如剪子巷,铁匠巷等。宋代曾经是生产剪子的集中地明代时,晋府店出产的刀剪已享誉全国,各大商埠码头都有专营商号。如今的太原刀剪厂,便是在晋府刀剪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清代顺治年间,太原柳巷有“宋家铁炉”,擅长制菜刀,时称“宋刀”、“府刀”。明清也有大量赞誉并州刀剪的诗句。如陈维崧《念奴娇·与任青际饮》:“沥尽并刀悲壮血,看有何人怜惜。”朱锡梁《白门怀古》诗:“销铸并州刀,剪尽尾形辫。”清代赵翼也有诗云:“其笔快如并剪。”华章绝句,尽显并州剪刀的风华神韵。太原人素有吃面的饮食习惯,就连面食名称都与剪刀连接起来,“剪刀面”一种历史悠久的山西传统面食。正是有了精致锋利的并州剪刀,剪出的面条才犹如银鱼,才有了“面如天下、亦当速剪”的一段佳话。太原的剪纸艺术是艺苑一朵奇葩。元代杨维桢有诗:“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副玻璃烟。”也许诗人的初衷并非是形容剪窗花但用到这里也蛮合适的。当然,如果没有精巧的并州剪刀,多姿多彩的剪纸艺术也就无从谈起。关于并州剪刀曾有不同辨析,有人说是专指剪子,但更多人说是指剪子和刀子的合称。其实,剪子和刀子本来就密不可分,材质和制作工艺也相仿,所以,能制作好剪子,做刀子也不在话下。早在明代时,人们对晋府刀剪社生产的并州刀剪就给予了上好评价。然而,到了近现代,并州刀剪的声望却逐渐消退了尤其是现代,一提刀剪,人们往往会说:“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但其实它们的历史,均是从清代才开始生产。其中北京王麻子刀剪的王麻子王掌柜,原是一个经常往来京城拉运货物的山西商人,后来才开设了口碑日隆的王麻子刀剪。这其中是否借鉴了并州刀剪的工艺,只有几百年前的王麻子自己清楚了。“并刀如水”今不在,这件事当然也告诉我们,品牌虽然重要,但生命贵在创新。假如故步自封,再好的东西也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因此,保护并发展地方品牌,任重而道远。
1
查看完整版本: 并刀如水今不在,并刀是什么样的刀,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