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5/7 22:38:00
图为王春梅在家乡光山县方洼村教授乡亲们剪纸技艺。 梅曙贤 摄中新网信阳10月7日电(阚力梅曙贤)“金剪刀”剪出致富路,“银绣针”绣出新生活。豫南大别山小城河南光山县方洼村的王春梅是当地剪纸和刺绣技艺“弦绣”的非遗传承人,其作品遍布全国。作为当地走出去最年轻的剪纸艺人,她每年都会定期从郑州返乡举办培训班,传授剪纸、刺绣技艺。图为王春梅返乡举办的班训班里,乡亲们展示刺绣作品。 梅曙贤摄近日,记者在王春梅的培训班里看到,各类颜色鲜艳,风格独特的剪纸、刺绣作品映入眼帘:有极具少数民族特色舞的姑娘,有灵动鲜活的十二生肖图,有独具特色的京剧脸谱,还有各种吉祥喜庆的“福”字“喜”字、香包等作品....。。数百幅大大小小的剪纸、刺绣作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小的时候就喜欢看妈妈和奶奶她们绣花、绣鞋垫。”今年40岁出头的王春梅,从小对剪纸、刺绣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告诉记者,12岁她便能独自拿起针线,绣鞋垫私香包。起初,王春梅是照图样学着绣,后来自己开始设计、创作,因此读大学时她选择了工艺美术专业。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和自我摸索,她精通多种刺绣和剪纸等技能。“大学刚毕业做平面设计工作,结婚生子后,我就辞职开了剪纸网店和刺绣网店。”王春梅在接受采访时说。图为王春梅返乡举办的班训班里,乡亲们展示剪纸和刺绣品成品。 梅曙贤摄如今,王春梅的作品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有的被展馆和个人收藏,有的还应用到影视道具中,销售供不应求。小有成就的王春梅,没有忘记家乡热爱剪纸和刺绣艺术的乡亲,不间断返乡为乡亲举办培训班,进行剪纸和刺绣艺术的交流指导。同时,她还帮乡亲加工半成品,代售各类剪纸和刺绣品等。“组织村里的姐妹们学习剪纸、刺绣的技法,动员她们发展这一产业,这样既可以为我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我也可以帮他们拓宽销售渠道。”王春梅说,仅今年1至8月份,她就帮乡亲代售余件剪纸和刺绣品。图为在培训班里,光山县文殊乡方洼村党支部书记李信远与王春梅等人交流刺绣品工艺。 梅曙贤摄吴基娥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跟王春梅学习剪纸、刺绣的技能后,已经熟练掌握鞋垫、枕头制作的流程,收入也随之增加。“学会了做鞋垫和刺绣后,一个月可以挣到一千多块钱,还没有耽误农田干活。”吴基娥说,她现在已经脱贫了,生活正在走向富裕。据介绍,现在在方洼村,像吴基娥这样学习剪纸、刺绣的女性有30余人,每年生产剪纸、刺绣品上万件套。“目前已培养剪纸从业人员达3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20余人,拓宽了增收渠道,也为我村打造规模发展剪纸、纳绣工艺产业提供后续力量。”光山县文殊乡方洼村党支部书记李信远表示,一个从原材料供应到制作再到销售的剪纸、刺绣产业链条已经在该村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