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你会拔倒刺吗?
近日
有网友爆料
因为这个小习惯
吃了大苦头
▽
网友
独角兽咕咕我一直以来手都比较喜欢抠指甲。前段时间,大拇指有根倒刺很不舒服,一咬牙一狠心就给拔了。刚拔完就感觉这次的倒刺根很深,但是因为之前也经常会拔,也没怎么样觉得应该疼两天就好了,也没太留意。
然而,第二天就开始红肿了。其实也算是意料之中,之前也会红肿、痛痛的,但过个1-2天就会消掉。我还一直手欠的去按压,觉得很酸爽,结果又过了两天,越来越肿了,变得开始无时无刻不在胀痛,疼得整个人很烦躁,去学校医务室,医生只给开了涂抹的药膏,涂了两天感觉没什么用……
等差不多过了一周,红肿的局部已经开始发白甚至变绿了,这莫非是里面化脓了???这可吓死宝宝了……而且整个大拇指感觉胀得都要爆开了,能感觉里面很多像脓一样的液体,立马请假,医院……
医院,医生看了一眼就给我开了单子,让我赶快开刀,挤脓,拔指甲,说只抹药没什么效果的,会很难受,开刀把脓挤出来,很快就会好的。听到要“拔指甲”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医院,又害怕又绝望啊直接吓哭,本身就是个很怕疼的人,更是无助……好在医生小哥人很好,一直安慰我。
过程:用消毒水冲洗伤口,打麻药(麻药打在手指根部,过程着实有点痛啊),然后就是把靠近创口的部分指甲拔掉了,这时候也挤出来巨多脓液啊,黄黄白白的,我看了一眼(回想了一下,我真的是真正的勇士),那酸爽……可惜当时有点吓蒙,没拍照。最后就是继续消毒,包扎伤口了。结束~
整个过程很快,就十分钟吧。得夸一夸这个医生小哥的技术,确实又快又好,总算是没白挨一钳子......,等我打车回去到家,晚上麻药退了可真疼啊,呜呜呜呜呜。
要注意的是:
遵医嘱,不能碰水、按时吃药(开的口服药,头孢,6小时一次),不能喝酒、一天换一次药,清洗伤口,三、四天会消肿恢复,然后等伤口长好。
真的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以后绝对绝对发誓再也不敢拔倒刺了,还是老老实实用指甲钳剪吧……拔指甲的痛苦经历,我这辈子有这么一次就真的够够的了,太受罪了。
帖子一经发出,不少网友想到拔指甲的场面就觉得可怕。
一些有此类经验的网友更是直接表明,太痛,夜不能寐,不想再尝试第二次。
就连打麻药都是痛的!
看到这,部分网友开始强调,倒刺不能拔一定要用指甲钳剪。
有网友就因为拔倒刺,手指肿了一圈,筷子都没法拿,也很痛苦。
而且拔倒刺后,容易感染发展成甲沟炎……
长倒刺不是小事
随意撕扯很危险
很多人在手指靠近甲根的皮肤上出现皮肤裂开,形成翘起的三角形倒刺,如果刮到衣服或碰到这些刺儿会觉得疼痛,一歇下来看见它们总会不自觉想将它们拔掉,可要是真拔了,不仅疼,还常会弄得手指血迹斑斑,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感染。
这些“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是指从甲皱襞的近端或侧缘开裂而翘起的小块长三角形表皮,时有疼痛。
长倒刺最主要的原因是皮肤干燥、出现裂隙及习惯性咬指甲引起。咬甲癖是很常见的一个原因,因此青少年更容易长倒刺,而成人也会长倒刺,更多的可能是与皮肤干燥有关。如果很久了仍不愈合,那就可能与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导致的皮肤长期干燥有关。
这种“倒刺”只是皮肤浅表层的损伤,本不足为患,但常有人拔撕倒刺,由于甲上皮的结构是向下和向后连接,企图撕下会造成倒刺的进一步撕裂,其结果是倒刺越撕越大,越撕越深,造成皮肤深层的进一步损伤,并引起出血及感染。
指甲与周围皮肤交接处的沟称为甲沟,倒刺一旦感染,很快会波及甲沟而引起甲沟炎,使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化脓;如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甲下脓肿和脓性指尖炎,前者要拔甲,后者要切开指尖引流排脓,才能得到治愈。可见小小倒刺,由于处理不当,会带来多大的痛苦。
手指倒刺正确处理方法
因此,如果发现手指上有倒刺切不可撕扯,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有倒刺的手约5分钟,等指甲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后,再用指甲钳或小剪刀在倒刺的根部将其剪掉即可。
因为干燥的倒刺在剪除时可能形成皮肤微小的撕裂,导致出现更多的倒刺,为了避免发生创口感染,因此在剪之前,指甲钳或小剪刀需先用酒精消毒,倒刺在剪掉前与剪掉后也需涂上碘酒。如果倒刺周围发红或出现了化脓,则很可能是出现了感染,医院就诊。
多搓双手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长倒刺
其实预防倒刺最重要的是避免皮肤干燥,不要经常用肥皂、洗涤剂等洗手。由于倒刺大多是角质层过于干燥而发生分离导致的,而角质层表面有一层皮脂,是皮肤的天然保湿剂,可以减少角质层水分蒸发,使角质层和下面的皮肤紧密贴合在一起,常用肥皂、洗涤剂等洗手会祛除皮肤表面的皮脂,令角质层失去保护,出现干燥和剥离。在洗手后即刻涂抹护手霜,以保护湿润的角质层。
此外,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补充有助于皮肤代谢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皮肤角化的过程也依赖维生素A,建议多吃蛋类、胡萝卜、肝脏等食物。还可以适当补充动物脂肪、胶质丰富的食物。另外,经常搓搓双手,可以帮助手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脂腺的分泌,也能一定程度上预防长倒刺。
来源:19楼(ID:my19lou)
综合19楼论坛、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