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婧上海报道
3月通胀读数偏低与金融数据高增形成背离。
年4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认为,M1和M2双双回落,“M2-M1”剪刀差为7.6%,较2月的7.1%走阔0.5个百分点,货币活化程度偏低。但是,企业和居民存款高增,货币投放尚未完全转化实体经济的有效“购买力”,实体扩表意愿仍然相对谨慎。
一位券商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3月CPI指数低于市场预期,市场对于CPI转向通缩存在一定担忧。
预期修复仍需时间
4月11日,央行发布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初步统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
在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看来,3月信贷社融继续超预期增长。3月新增信贷3.89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再度超市场预期。而信贷扩张推动之下,社融同样出现超预期增长,3月新增社融5.38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一季度14.5万亿元的新增社融规模同样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达2.5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也回升至10%水平。
同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年3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从同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年以来CPI同比回踩而PPI同比持续通缩,市场对于CPI转向通缩存在一定担忧。通胀走势和经济指标修复背离的原因在于信贷投放未完全流向生产消费领域、总供给修复节奏好于总需求而居民扩表意愿受限。
在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看来,通胀偏低映射预期修复尚需时日。3月CPI同比增速降至0.7%,PPI增速也走低至-2.5%,一定程度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的影响。不过,通胀读数偏低与金融数据一路高增形成背离,一定程度反映出经济的内生修复动能依然偏弱,天量的信贷投放并未能高效地转化总需求的反弹以及经济恢复的活力。可能原因是,当前信贷需求主要来自于受*策主导的房地产和基建,下游消费恢复仍慢。整体来看,当前企业和居民的预期或依然较弱,稳增长*策仍需持续加力。
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亦认为,从通胀数据到经济高频数据指向经济还是弱修复。内需和外需无法形成共振,消费而非投资驱动,这两大特征仍然明显。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