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5月份,CPI同比上涨1.3%,PPI上涨9.0%,年初以来形成的CPI和PPI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对比市场预期,PPI同比涨幅远高于平均预期值,CPI则略低,这说明PPI向CPI的传导效应比市场预期还要弱。
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仍然坚持PPI年内高点将在二季度出现的判断,更有受访者认为,CPI的年内高点已经出现。
*策层面,分析认为,预计年内货币*策仍以稳为主,不会运用利率等价格工具,汇率也将保持高弹性,更多地利用结构性工具实现内部均衡,增强经济恢复的均衡性和恢复基础的牢固性。
PPI同比增幅创年10月以来新高
5月份,PPI同比上涨9.0%,创下年10月以来新高,也就是时隔13年创下新高,远超市场机构的平均预期值。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谈到,在5月份9.0%的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影响约为6.0个百分点,扩大1.7个百分点。
进一步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0%,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5%,说明PPI的上涨动力主要来自生产资料涨价。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5月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涨幅的差距进一步走阔,达到了11.5%,创下了历史新高。
“5月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三者之间的差距再一次拉大,中下游价格涨幅慢于上游,上游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中下游制造业产生较大的挤出压力。”李奇霖说。
利润的挤压在一些行业有所体现。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公布数据,一季度,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51.9%,然而行业利润率由年的7.8%下降至5.3%,出现的是“增收不增利”的情景。李奇霖认为,同样的困境还会存在于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对记者表示,当前上下游利润分化持续加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利于中上游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扩张,降低债务风险;受益于外需拉动,装备制造、高技术制造业等下游行业提价能力相对较强,利润水平保持良好增长;而耐用消费品、纺服等下游行业,由于终端需求尚未企稳,提价空间有限,今年以来利润增速持续走低,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中小企业在持续承受经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7.3,环比下降0.2点,恢复速度出现边际递减。其中,成本指数已连续9个月下降,成本持续上升。小微企业恢复相对较慢,预期不稳、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拖欠、效益状况不佳和投资意愿不足等问题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