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距离,但如果缺少了爱的沟通,就会变成遥远的隔离。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桥梁,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情感,消除误会。因此,一切关系的和谐首先应该建立在良性的沟通之上。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50%的家庭存在亲子沟通障碍,70%的父母表示愿意和子女沟通,但不知道如何进行?另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离婚率逐年攀升,其中70%以上的家庭破裂都是由于无法沟通,矛盾加剧造成的;然而作为家庭中最难相处的婆媳关系,难以沟通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另外,家校之间、师生之间出现的关系紧张也都和沟通不畅有关。由此可见,沟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不容小觑。沟通的方式、途径和状态很多,如:对面交流、打电话、发信息、眼神、手势和语气等等。相对于以上直白的沟通方式来讲,写家书是最理性、最含蓄、最有效的沟通渠道。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正是通过写“家书”真切细腻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家书”传统意义的功能正日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思想交流、心灵沟通、教育激励的独特方式,“家书”又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自古以来,家书就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中,像《诸葛亮诫子书》《郑板桥家书》《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等,都是家庭教育的范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央视《民族振兴》栏目、华夏聚焦网记者在范水家书家风展览馆考察采风
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家长大会上,主办方倡导开展“一封家书”活动,号召全国中小学生的家长和孩子在互联网时代拿起久违的笔,通过写家书让亲情得以链接。倡议仅仅发布5个小时,范县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一封家书”活动,10万余名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本不在这次活动范围内,但孩子们也拿起画笔用稚嫩的小手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画家书,表达一份孝心和热爱。一封封家书,见字如面,情真意切,字里行间都闪烁着鲜活的生命,从中可以触摸到爱的温度,感受到纯洁的灵*。这些家书发自内心,或真情旖旎,或文采飞扬,或哲思深刻,总能热情洋溢着阳光向上的气息,宛如一股暖流,沁人心脾,读后令人倍感温暖,充满力量。之后,全县各校又陆续开展了“读家书、评家书、展家书、演家书、家书进课堂”等系列活动,为构建和谐、美丽新范县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县第一幼儿园重阳节开展“儿媳妇给婆婆读家书”系列活动,孩子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奶奶揉肩、捶背、梳头,呈现了世间最美的瞬间;县第三小学一年级有一位妈妈,她给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爱人写了一封家书,爱人便在收到信的当天深夜写了一封回信。六岁的女儿听着妈妈读着爸爸写来的家书,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次日,女儿便用拼音加汉字给爸爸写了一封家书,信中提醒爸爸不要吸烟,少喝酒,注意保重身体。三封家书加深了亲子关系,让一个小家庭变得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县金堤路小学一位家长给患产后抑郁症的妻子写了一封家书,从此,这位妻子的脸上开始绽放了微笑,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县实验中学一位女同学的妈妈,因各种原因在公里之外的云南老家呆了三年之久,这位女同学通过写家书用心中的爱唤回了妈妈,让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破镜重圆;辛庄镇十五里小学一位留守儿童在信中呼喊:“爸爸、妈妈您别走,您走了,我就像一只可怜的流浪狗……”。看了写给自己的这封家书,孩子的爸爸妈妈决定返乡创业,为的就是能够天天陪在孩子身边;范县龙王庄镇一名外地特岗女教师,由于生活不方便已经着手努力调回老家,却因感动于学生给她写的一封信而打消了调离范县的念头;还有不少社会人士借助“一封家书”活动给逝去的亲人写信追思,表达缅怀之情;值得一提的是,县第一幼儿园举办家书分享会,妈妈们正在给孩子读家书,孩子们普遍流下了热泪,有的甚至抱住妈妈痛哭,这场面令人震撼!如果说中小学生能够明白家书的内容,引发内心情绪的波动尚可理解,那么幼儿园几岁的孩子竟然也能被家书所感动,这足以说明家书这种沟通方式具有不同凡响的特殊效果。而范县家书却不仅限于平常的沟通,同时赋予了其更大的社会教育功能,如:以清正、清明、清新为主题的廉洁家书;以爱*、立志、报国为主题的红色家书;以初心、使命、担当为主题的*员家书;以青春、梦想、奋斗为主题的毕业家书等系列活动,有力加强了*风,廉洁了*风,传承了家风,改善了民风,净化了校风。
濮阳市妇联领导在参观范水家书家风展览馆
当前,网络发达,交通便捷,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却渐渐疏远。有多少家长能够坐下来与孩子促膝谈心?有多少夫妻能够静下来好好说说话?又有多少家长和老师经常坦诚交流呢?家书是家人、亲友、师生之间传递信息和情感的载体,具有真实性、情感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其表达的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情绪理性;传递的是人世间的真、善、美;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单就沟通交流而言,家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一,家书更冷静、更理性,有效避免了说教唠叨造成的负面情绪;其二,家书是双向交流的载体,通过平等的交流,可以达成相互理解和尊重;其三,家书文体不限,可以写诗,可以作画,同时可以收藏回味,延续教育的时效性;尤其重要的是,家书是一面镜子,通过写家书可以自我反思,自我疗愈,自我成长。家书可以锻炼写作能力,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用心书写一封家书,装进信封,塞在枕边,或者贴上邮票,投进邮筒,重温先辈鸿雁传书的意境,别有一番幸福。情在家书里流淌,爱在家风中传承,坚持写家书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好处,同时对于亲情关系、家庭和睦、家校合作、社会和谐也大有裨益。由此看来,家书是当下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促进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家校协同合作、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四年来,范县各学校先后征集亲情家书、师生家书、廉洁家书和红色家书等各类家书40余万封,同时,也激发了全县*协委员写家书的热情。年4月,范县隆重举办“最美家书”颁奖典礼;6月份,“万人最美家书展”亮相市民公园;年10月,组织全县个班级,0个家庭实施《相伴成长》家书校本课程实验;年元月,中国“好家书传承好家风”创新教育高峰论坛在范县精彩开讲;年3月,范水家书家风展览馆全面建成。四年来,范县家书系列活动先后展示了多本家书集、多幅优秀家书作品、多本《相伴成长》家书手册、余条亲情寄语、30多个家书故事原创节目;《范县最美家书》《范县家书故事》《范县家书手册》《花开范水》等系列丛书已编写完成;范县网络读家书已录制10余期,点击量突破10万;范水家书家风展览馆现已收藏余本家书集、10万余封最美家书,家风和、校风清、社风正、家校社共育四个展示版块多幅照片,生动再现了范县人民家风和睦、校风清纯、社风向上的新风尚。
多年的实践证明,范县“一封家书”活动成为了“家校社共育”的重要抓手,促使全县的教育生态明显改善,更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据社会反映,自开展家书活动以来,师生关系亲密了,家庭关系融洽了,家校关系和谐了,家长更有责任心了,孩子变得感恩知礼了,校长们更有人情味了,老师们干劲更足了,学校也更像一个大家庭了,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达到了98%,教学质量逐年攀升,连续三年中考、高考成绩居全市前茅。目前,范县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家校社共育”工作,已把家庭家风文明建设上升为德*工程,把“一封家书”活动确定为新时期范县的教育品牌。
范水家书家风展览馆风采展示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丁说:“范县了不起,在诸多教育方案中找准了家书这个突破口,可以说抓住了教育的牛鼻子。倡导家长和学生读家书、写家书,不仅可以破解家庭教育的难题,而且使学校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如长久坚持,还能促进家风、民风、*风、*风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中国家长大会秘书长、北京三宽家长教育科学研究院总院长萧斌臣说:“家书让亲情得以链接,让教育回归理性。‘一封家书’点燃万千家庭的教育热情!从发动写家书、读家书、晒家书、评家书、展家书、演家书、到家书进课堂,打造‘家书教育之乡’,范县成了名副其实的家书‘模范县’;上海傅雷中学校长傅国庆说:“范县家书是古老的范水大地上‘家校社*共育’的一个新标杆,是家庭亲子间最真实情感的源泉,是拓展家校联系的新途径,更是践行傅雷精神的新体验。她用悠久的家书文化,为现代教育增添新动力。”
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家长,对象是孩子,环境是家庭,优势是亲情,因此,能否把亲子沟通的优势转化为一种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因此,在对一系列家教失败的案例总结后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源于沟通不畅,于是就产生了隔阂、矛盾,更谈不上有效的教育了。甚至有些家长因此放弃了教育,任由孩子“野蛮”成长,直至问题严重才追悔莫及。近段时期,国家颁布的“双减”*策犹如一把锋利的剪刀,剪断了束缚孩子手脚的“绳索”。“王者”归来,“神兽”回家,亲子四目相对,不知所云?双方矛盾冲突,常常陷入困境。当前又处于疫情特殊时期,家庭成员蜗居隔离,孩子上网课将成为一种常态,紧张、烦躁和焦虑的氛围给彼此之间的和谐相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此时写家书正好派上了用场。家书能够以爱化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能够及时化解矛盾,用其承载的理解、尊重、赞美、鼓励、接纳、包容等心理营养来滋养安抚每一颗不安的心灵。
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从此,我国的家庭教育开启了新纪元,“家事”瞬间上升到了“国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种千百年来居高临下传统的说教方式应该改革。相反,取而代之的平等、尊重、理解、包容的新型沟通方法会更加适合现在的孩子。闲暇之余,家长不妨拿起笔,试着给孩子写封家书,你就会油然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惬意和幸福。
尺瀚之美,虽薄如蝉翼,却能触动心灵。
参考文献:
《从范县的实践看家书在改善教育生态方面的作用》
作者:张丁(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01-16.
华夏聚焦网编辑:王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