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最漫长的复苏和最深刻的变革,我们挥别;满怀最坚定的信心与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我们拥抱。以下为戴斌院长对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年展望,全文如下:
年的旅游经济:最艰难的挑战,最漫长的复苏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国内旅游、入出境旅游,还是投资和就业;无论是旅行社、线上旅行代理商、星级酒店、民宿,还是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游车船;无论是一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还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边境地区,旅游业经历了过去四十年最严峻的挑战和最漫长的复苏。首当其冲的是入出境旅游,除了必要的外交、商务、留学和边境旅游,过去两年几乎处于全面停摆的状态。年,预计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分别为万人次、万人次,[1]然而这些必要的刚性旅行需求,很难转化为传统旅游业的市场机会。澳门特别行*区与内地同步的旅行*策,对于部分时段的大湾区市场有提振信心的作用,但是对全局的意义并不明显。从国内市场看,飞机照飞,火车照开,公路也没有封闭,公务差旅、商务旅行、教育、务工、探亲等刚性旅行的基本消费依然存在,本地休闲和近程旅游逆势增长。但是旅游业长期以来将中远程观光、休闲、度假等弹性需求做为基本盘,公务差旅、商务旅行和家庭出游等刚性需求很难进入旅游业者的视野,导致这些数据只具有统计意义而无明显的市场意义。[2]
从节假日旅游市场数据来看,出游距离、目的地游憩半径、人均消费总体呈加速收缩的态势。以年国庆节假日为例,城乡居民平均出游半径.3公里,同比减少71.7公里,降幅达33.66%;目的地游憩半径13.1公里,同比减少7.7%。[3]在过去两年里,本地游和近程游为代表的“近出行、浅需求、低消费”,已成为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市场。原来的旅游投资、产业供给和旅游需求是同步增长的,一些深层的结构性问题被发展速度遮蔽了,现在需求骤减,供给却一时减不下来,剪刀差就会越来越大,加上游客、居民和*府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期许,企业家信心摇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次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与曾经的*治风波、非典型肺炎、金融危机不具有可比性,历史经验也不能直接借鉴。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遭遇战,无论行业还是系统都对严峻性和长期性缺乏充分的应对准备。尽管主管部门出台了暂还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等纾困*策,并在第一季度恢复了省内游、第三季度恢复了跨省游,但是年整个行业还是被悲观情绪所主导,多次面临信心消逝的风险。与市场萧条、投资收紧、就业不足、停工停业相比,企业信心和消费预期才是最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