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马爽张利静
4月以来,大宗商品及A股市场同步迎来连续上涨行情,A股涨幅更为显著。
研究人士指出,复盘历史上的流动性宽松周期与经济修复周期,“流动性溢价+经济修复”的组合下,大宗商品与权益资产往往同步迎来拐点,另一个显著特征则是大宗商品领跑效应突出。
相对权益资产而言,稍显落后的大宗商品会否后来居上,成为领涨选手?
股票商品大幅走强
4月之后,大宗商品进入上涨通道,4-7月,文华商品指数连续四个月月线收涨,涨幅分别为2.78%、3.95%、1.44%、4.21%。几乎同期,作为权益资产的A股迎来了长达4个多月的上涨。Wind数据显示,4-7月,上证指数月度涨幅分别报3.99%、-0.27%、4.64%、10.90%。
同样是反弹行情,从涨幅来看,A股似乎更“香”。但进入8月后,商品走势总体强于A股,8月以来,文华商品指数反弹了0.85%,同期A股涨幅为0.32%。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M1增速回升至6.9%,而M2增速回落,意味着两者剪刀差收窄。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认为,剪刀差缩小或提示我们实体经济投资需求在增强。
中粮期货研究院宏观资深研究员范永嘉表示,复盘历史上的流动性宽松周期与经济修复周期,“流动性溢价+经济修复”的组合下大宗商品将领跑大类资产。目前各国*策应对与经济表现符合上述特征。
“叠加刺激效应弱化、修复节奏错位、逆全球化的新属性,本轮修复周期可能会较快走完,幅度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三、四季度全球风险市场牛市基调仍在,只是悄然向区域性、品种结构性转变,大宗商品即将‘崛起’。量化宽松成为主要货币工具后,大宗商品相对权益的走势将类似于-年的先苦后甜。”他认为。
“强商品”是否来临
“重点观察年之后,年-年、年-年两轮经济修复周期,可以清晰发现,无论是权益资产还是大宗商品,在两轮修复周期中均有强势上涨。”范永嘉表示。
他认为,这个过程有更多细节可以来对比印证。第一是权益资产与大宗商品的筑底反转时间相同。此前4个月商品、股票市场的走势似乎是对此的有力诠释。
第二,范永嘉特别指出,从修复力度看,大宗商品强于权益资产。“二者都依赖于经济向好基本面,在套利面前不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幅度上如果需求持续旺盛,那么大宗商品价格强势,而拥有更远预期属性的权益资产则开始考虑通胀上行后的潜在收紧。这是为什么经济修复周期下无论涨跌,大宗商品的表现整体强于权益资产的原因。这也符合“美林时钟”上经济过热时大宗商品相对强势、权益资产开始筑顶的特征。”
连接股市、期市的宏观指标中,PPI(生产价格指数)近期被众多分析人士看好,认为继续回升的确定性较高且动力较足。
华创证券分析师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尽管预计PPI跌幅还可能继续收窄,但PPI加速上行并在年破位翻正的概率仍然较小。
张瑜分析,从宏观视角看,国际贸易额同步于PPI走势,确实预示了下半年的回升趋势,但年M1一直在3%-4%之间震荡,M1领先于PPI的走势(1年左右)暗示未来上行空间有限。
这似乎又为商品市场尤其是工业品板块的强势打上问号。至少从需求端看,需求能有多强、能维持多长时间,将是未来商品市场面临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张瑜认为,大宗商品——原油、黑色、有色三类商品价格的供需关系较二季度进一步紧张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年7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8%,较上月下跌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跌。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和库存指数继续上升,销售指数则连续下降。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告诉记者,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和库存指数继续上升,销售指数则连续下降,显示出在*策的引导下,生产方对于*策的预期较为乐观,但下游消费仍然没有出现根本好转,导致库存积压,持续性不强。疫情以来经济总体呈现出弱复苏迹象,供给端恢复较快,结合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来看,生产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但是需求端复苏仍较为缓慢。往后看,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需求端表现或强于7月。
“天花板”有多高
综合来看,多头观点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总体有利于催化商品结构性行情。
范永嘉分析,从具体品种来看,经济修复周期里金融工业属性较强的品种很容易与周期共振。诸如原油化工类、有色金属、棉花等均有正向强势的表现;贵金属需求旺盛时表现可圈可点,这中间也夹杂了美元弱势的因素;农产品更多还是依赖于自身的供需,与经济周期关联较弱。
景川认为,在目前经济弱复苏的状态下,美联储不会加息,美债实际收益率跌破0,这是造成近期贵金属行情火爆的主要原因。往后看,随着本轮美国财*赤字即将达到创纪录的3.7万亿美元,美联储大幅扩表,美元的信用正在不断被削弱,中期来看,贵金属还是最值得期待的品种。其他大宗商品,当然也受益于流动性支撑,并且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欧美国家若能延续目前的PMI回升态势,那么需求端逐步企稳也会对有色品种产生进一步支撑。相对更看好贵金属和有色品种。
但市场上也不缺乏谨慎观点——本轮商品上涨存在明显的“天花板”效应。
“当下市场多以期货价格的涨幅直接量化测算PPI后续走势,但从历史经验看,这一方法存在瑕疵。由于PPI波动区间较大,这一模型在趋势展望上有意义,但在近月预测和单月点位预测上,仍然常会有1-2个百分点上下的波动。因此实际预测中也要结合历史PPI环比表现作参考。”张瑜分析,根据环比推算,PPI年内翻正意味着未来5个月PPI平均至少每月出现环比0.5%的涨幅,即大宗商品供需关系要较二季度更为紧张。相对应的,到年末布油或达到56美元/桶,螺纹钢期价达到元/吨,而LME铜至少应保持在当前水平以上,而这存在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