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管”字了得
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大人管,一不顺心就发脾气:“不要你管”。其实大人也常常讨厌一个“管”字。那种管得人精神受压抑,人性受摧残,灵*被扭曲,被砍头还得喊一声“谢主隆恩”,谁能喜欢?
然而,现代社会又是绝对少不了一个“管”字,少不了按照法规实施一个“管”字。不管交通,就要出车祸死人;不管治安,百姓就居无宁日;不管司法,犯罪分子就疯狂。就是夫妻不相互管着点,说不定哪天就有第三者插进一条腿。一个祥和稳定的社会,焉能丢掉一个正当的“管”字?每一个社会人,都得受法律、法规、纪律以及社会道德的管束。
即使是封建皇帝,能否把握一个“管”字也十分了得。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有句名言,“谁让我一天不高兴,我就让他一辈子不舒服”。她独裁专权无法无天、不受管束是舒服了,结果国家羸弱,她也就万年遗臭。唐太宗懂得“君不约己而禁人为非,是犹恶火之燃,添薪望止其焰”,就比较在乎大臣的“管”。一次,他坐朝却兴致勃勃地玩耍一只爱不择手的小鹞子,魏征忽然入朝奏事,太宗担心魏征见而谏其玩物误国,急藏于怀中。待魏征奏毕,鸟已闷死。这就管出了一个开明有为的唐太宗,管出了“贞观之治”,使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于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总统似乎也被管得很紧。克林顿风流泡“小蜜”,参众两院和最高检察官就毫不留情地出来“管”他了,弄得他尴尬难看不说,还差点从总统宝座上翻到阴沟里去。
我们现在说“人民当家做主”,可有些“公仆”偏偏把自己看作“救世主”,是专管百姓的,百姓是管不得他的。他们把法律视为手中玩物。一个人,尤其是位高权重的人,到了目无法纪,没有人管他,没人管得住他,或者没人敢管他的地步,十有八九要应了那句格言,“上帝要让你死亡,先让你疯狂”,疯狂得兽性大发,最后只好交给阎王老爷去管了。解放初期的张子善、刘青山,今天的陈良宇们均属此辈。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人大闭幕会上庄严表示,“诚心诚意地接受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监督”。是啊,一个人最可贵的是真诚地接受别人的管束和监督,同时又有自知之明,自己管住自己,一辈子自我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管理。这应该是“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的古代先贤早就认为修身而后才可以齐家,而后才可以治国平天下。一个人不会由于位高权重,道德修养就会自然发生根本的变化,职务的上升与人格的提升并不成正比。“远华案”中上自个别京官,下至部分地方要员,一个个走进赖昌星的“红楼”就变成披着红色外衣的魔*,其教训是极为深刻的。最要紧的是真正落实好一个“管”字。
不抓住“管”字,没有严密的“管”的机制,那么,即使抓几个贪官只会如同割韭菜一般,前边割了后边跟着又长起来,甚至越抓越多。相关美文阅读:·论“心态也要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