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孟珂
国家统计局将于下周发布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五位首席经济学家或首席分析师,对5月份数据进行前瞻,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研判。
专家普遍认为,当前通胀水平依然温和,CPI存在一定上行可能,但在“猪油共振”风险可控的背景下,上行幅度不会太大。随着国内上游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加码,后期PPI同比涨幅下行势头还将延续。
预计5月份CPI
同比小幅上行
“预计5月份CPI同比上涨2.3%,较4月份温和上行。”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5月份,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CPI或小幅上涨。但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物流进一步畅通,上涨幅度会有所减弱。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5月份CPI同比涨幅约为2.2%。尽管近期欧美等经济体高通胀压力凸显,但国内物价形势整体稳定,继续处于温和可控状态。
王青具体分析称,对CPI走势影响较大的猪肉和蔬菜价格在5月份出现了新变化。随着生猪产能去化加快,抛栏现象缓和,叠加需求有所回升,5月份猪肉价格较4月份上涨11.0%左右。不过,5月份蔬菜进入供应旺季,价格较4月份大幅下行,叠加去年同期价格基数较高,5月份蔬菜价格同比涨幅显著回落。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预计5月份CPI同比小幅上涨。疫情造成的短期影响在5月份数据上仍有所体现,高频数据显示,食品项中,水果、鸡蛋依然超季节性上涨,猪肉价格上涨。非食品中,成品油涨价带动工业制成品涨价,服务价格受疫情影响或有小幅回落。此外,翘尾因素对5月份CPI也有一定贡献。
“CPI或同比小幅上行,但速度会放缓。”太平洋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尤春野表示,一方面,猪周期已经启动,猪肉价格或一定程度上带动CPI上行。另一方面,5月份以来鲜菜价格继续下跌,鲜果、蛋类等食品价格上涨势头趋缓,疫情影响对蔬果价格的推动作用趋弱;同时,国际油价涨幅已于4月份开始收窄,5月份相关产品价格将进一步回落,抑制CPI过快上行。
5月份PPI同比涨幅
或为7%左右
“预计5月份PPI同比涨幅或为7%左右,较4月份的8%有所回落。”连平表示,5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分化,能源产品价格小幅回落,以粮食为代表的非能源价格继续上行,进而带动PPI分项中的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回落、生活资料价格环比上行,由于前者权重高于后者,PPI环比将因此走弱。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5月份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都出现明显回落,尤其是出厂价格PMI,已滑落到荣枯线以下;石油石化、黑色有色、煤炭水泥等主要商品价格环比多数持平或小幅下跌,总体上看,5月份PPI环比小幅下滑,在高基数效应下带动PPI同比进一步下滑。
王青预计,5月份PPI同比涨幅约为6.8%左右,涨幅较4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正得到缓解。
尤春野预计,未来PPI将加速回落,原材料价格下降造成的影响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显现,未来上游成本对下游行业利润的挤压将会有所缓解。
连平也表示,PPI走弱,一方面有助于缓解PPI向CPI传导的涨价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善中下游企业经营被“两头挤压”的状态。
“5月份至6月份,CPI与PPI的‘剪刀差’将进一步收窄,收窄幅度或因PPI大幅下降而扩大。”连平如是说。
下游小微企业成本压力
将得到缓解
“当前通胀水平依然温和。近期国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