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平安证券,魏伟,陈骁)
一、回溯:从分化到统筹再到融合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关系的变迁历史也主要围绕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固化和松动进行演绎,因此回顾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整体来看,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1.1第一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与固化(-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遵循“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农业养育工业”的思路,通过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来吸收农业剩余,以此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城乡二元结构就此形成并日渐固化。
第一,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同年12月初,除西藏和中国台湾以外,全国城乡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统购统销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四项:(1)计划收购,农民应按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分配数字将余粮售给国家;(2)计划供应,对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农民实行计划供应;(3)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经营粮食;(4)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地方在既定的方针*策下,因地制宜,分工负责,保障其实施。统购统销制压低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即低价收购农业品,高价出售工业品)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
第二,建立人民公社,以保证统购统销制度的顺利实施。一方面,农业集体化经营便于集中管理,能够确保农民生产纳入统购统销范围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建立人民公社的目的之一是方便形成农业互助,以促进农业的增产。年,我国通过*治动员的方式推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年,人民公社在我国迅速推广,到年底,全国超过99%的农户加入人民公社,形成了农地统一管理、生产统一组织的农地集体所有制。
第三,建立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迁徙。在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基调下,城乡生活差异和收入水平逐渐拉大,年实行的全国性的工资改革,更是有效增加了工人的收入,年全国工人平均工资是每人元,年提高到元,在4年中间,提高了将近37%。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涌入城市,北京市各部门职工人数由年的43.3万人迅速增至年的.1万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我国粮食短缺问题愈发严重,粮食产量由年的2.0亿吨减至年的1.7亿吨,年又降至1.4亿吨。
1.2第二阶段: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的割裂格局迎来松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策开始向农村倾斜,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松动。该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弥合,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从年的2.6下降到年的1.8,农村居民开始出现大量万元户;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年相差10.2个百分点,逐步缩小到年的1.2个百分点。
1.3第三阶段:城乡结构失衡再度加剧(-年)
年10月,*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策重心重新向城市发展倾斜,城乡制度方面的差异导致城乡差距再度拉大。
一是城乡收入分配制度差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职工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绩效的提高挂钩、企业内部扩大职工工资差距,在企业内部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与此同时,推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因一系列工资增长机制持续扩大,城乡收入比从年的1.9扩大到年的2.9。
二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我国农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养老保险制度,-年,我国农村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处于“老农保”阶段,主要形式为农民个人缴费的自我储蓄积累式养老基金,农民在缴费上承担的压力较大,加上年亚洲危机爆发,央行不断降低存款利率,导致社保基金收益不及预期,部分地区出现无法兑现利息的现象。
三是税费制度改革导致农村税费负担加重。年的分税制改革加强了中央*府财*能力,县乡财*收入减少,为弥补财*缺口,*府向农民征税大幅增加,农民税费负担加重。同时,基层*府预算外收入取消,导致农村公共服务投入能力进一步下降,农村地区教育、水利和公路建设等受到负面影响,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拉大,城乡居民福利差距拉大,年,全国人均福利支出为元,其中城市居民平均为元,农民平均为5.1元;年,全国人均福利支出为元,其中城市居民平均为元,农民为11.2元。
该时期进行了粮价、户籍等方面的局部领域改革,但改革效果有限。第一,-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价格,但是由于价格机制和粮价调控体系不完善,导致粮价大幅上涨,引发全国通货膨胀。对此我国采取压低粮价、抛售粮食储备的方式调控价格,粮食市场再次由国家控制,粮价市场化改革搁浅。第二,户籍制度出现松动,年中央一号文规定,允许务工、经商、办服装业的农民自带口粮进城落户。20世纪90年代后,国有企业改革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日渐增长,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央*府对此也保持积极态度,但是农民工在城市中仍然受到各种限制和歧视,整体来看对户籍制度的冲击仍然有限。(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引发“三农”问题。“三农”由经济学家温铁*博士于年提出,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农业问题指农业生产经营的问题,表现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大,农业生产以小规模农户为主,难以获得规模经济等;农村问题表现为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分割,农村土地问题,城乡的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等;农民问题是指农民收入低、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等。
1.4第四阶段:从二元体制走向城乡融合(年至今)
21世纪以来,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开始引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