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精彩的老电影相比较,这部影片还算很年轻。甚至比德普的另一经典《剪刀手爱德华》还要晚两三年。可是,即便不计较约翰尼.德普蜕变后饱含更多内容的深情眼神,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少年脸庞还是印证了岁月流逝的痕迹。所以,在时光流转的轨迹中,每个电影的独特路标还是留在了过去,如果转身回望,能抓住的也只能是对影片意境与自身经历的回忆。对这部影片,想说说和故事内容相关的感悟,权当是掀开收纳记忆的盒子。很多年前,我看到此片的时候,就是被恬淡细腻的情节征服的。
乏味的人生,冷清的家庭,枯燥的工作,基本上是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的心声,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失去自我,沦为生活的奴隶。而这部电影也以同样的道理告诫我们,不要被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所吞噬,要懂得改变生活,并学会辞旧迎新。在影片中,对于年轻的吉伯特来说,家庭像块极为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难以喘息。母亲因无法接受父亲自杀的事实,而不断地进食,最后变为像鲸鱼一样的大胖子,还有一个一出生就被诊断活不过一岁,却活了十八年的智障弟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倔强任性的妹妹和一个姐姐。而这一家子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物却全压在了吉伯特一个人的身上,这也让他有种哑巴吃*连,有苦说不出的感受,但作为长子,他又不得不承担其家庭的重任,在这个只有人的小镇里,安稳乏味的过日子。对于吉伯特而言,生活是极为苦闷的,每天都在重复,除了照顾智障的弟弟,就是超市的工作,没有任何新鲜感与乐趣可言,而这种压抑与苦闷的心情,也唯有通过与有夫之妇的调情中寻找刺激,才能得以宣泄。
从整部影片中,我们清楚的了解到,无论是有智障的弟弟爬上油梯、超市老板因生意而苦恼,还是愁于汉堡车计划等等,都足以说明不单单只有吉伯特一人不满足于现状。但人是活的,生活是可以改变的,经过时间的磨合,以及思想上的挣扎与思考,峰回路转,大家逐渐走出了生活平淡如水的阴影,迎来了更有意义的人生,母亲安详的去世,不必再担心沦为别人的笑柄,妹妹找到了好工作,弟弟顺利过了十八岁生日,汉堡车也成功营业,吉伯特终于可以卸下重任,重识自己,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墨守成规一辈子,只会饱受内心的压抑与折磨,要大胆迎接新的事物,才能使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最喜欢看的是人性在高压下的爆发,以及扭曲的,极端的,黑暗的,不可告人的东西。不是因为丑恶而美,而是因为真实而美。我大概是个性恶论者,但又折服于最原始的善意。然而所有的矛盾却在这里达到了统一,这是让我吃惊的地方。基拔“关心着每一个人,却忘了自己的存在”。汉堡店开业的时候,碧姬来告诉他,汽车已经修好,她马上就要离开。他只是呆呆地看着她,仿佛什么都没听见,已经没有余力为这告别而悲痛,没有力气挽留甚至不想再抱怨。生活塞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他已经习惯。周遭圆满,唯你离散。这一处对比,处理得真残酷。另一处印象很深的对比是在葬礼上,艾伦对着汉堡店大声欢呼尖叫,而牧师在朗诵着冗长的经文。宗教的超度,对生死的敬畏,瞬间都变得很可笑。
影片的最后,JohnnyDepp带着弱智的弟弟踏上了所爱的女孩的旅行车,去开始新的生活。也许,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也许,会有其它的困难在等着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丢弃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去的弱智弟弟。他不会让他消失。活着是一场回归,从起点走到相同的起点。在这场旅途中,崩溃然后解脱,每个人。那场火烧掉的不是一座房子也不是一具无法搬运的尸体,它不能让肉体升华也带来不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它一个清算,一种象征。它烧掉的是牵挂和负累,是活着的人能为自己所做的最后的解救。影片过程让我沉默,寝食陆续回来了人,我却一直在沉默……眼睛盯着屏幕,想着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存在于我脑海的东西。不知不觉电影接近尾声,值得庆幸的是,结局虽然伤感但是不是彻底的绝望,那长长的公路和灰色的天空正如开头一样带给我淡淡的忧伤和心底些许的安慰。在那片不一样的天空下我沉默于此。